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高分辨双螺旋CT扫描及其多方位重建(MPR)的应用对面神经管的显示效果。方法:对50例(100耳)进行了轴位、冠状位扫描,并对面神经管进行了多角度的MPR观察及测量各段的长度与角度。结果:轴位扫描可良好显示面神经管各段;冠状扫描垂直段全程单层显示率27%(27耳),而矢状或斜位再重建全程单层显示率100%(100耳)。结论:超高分辨双螺旋CT可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各段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实际数据,MPR对其垂直段的显示优于冠状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颞骨一次扫描作轴位和冠状位高分辨率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28例患者(56耳)行颞骨轴位CT扫描,分别对两侧颞骨作轴位和冠状位高分辨率重建。结果:正常32耳均能清晰显示其颞骨内精细结构;24耳中耳炎均能清晰显示病灶范围、骨质破坏及周围结构关系,符合临床手术病理所见。结论:多层螺旋CT一次扫描作轴位和冠状位高分辨率重建能清晰显示正常内耳结构及病理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颞骨骨折及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60例,年龄8~76岁,平均32岁。其中颞骨骨折30例,经手术证实胆脂瘤型中耳炎30例,双侧同时发病3例,共33耳。使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对所有病例均行16层螺旋(Helical)扫描,将骨算法薄层序列图像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结果60例63耳中所有面神经管均能在CPR图像中全程显示,显示率100%。30例骨折中面神经管迷路段骨折2例,膝状神经节4例,鼓室段12例,乳突段骨折9例,骨折同时累及迷路段和膝状神经节1例,同时累及迷路段和鼓室段2例;33耳胆脂瘤中耳炎中乳突段呈明显骨质破坏缺损14耳,鼓室段骨质破坏缺损16耳,面神经管壁完整3耳。结论16层螺旋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能清晰显示面神经管全程,对面神经管骨折及胆脂瘤对面神经管侵犯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术前对面神经管进行评估,可以明显减少其术后并发面神经管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能力及其在面神经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正常人与12例患者的双源CT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图像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并对30例正常人双侧面神经管各段进行测量.结果:30例正常人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在轴位扫描图像上显示最佳,面神经管垂直段在矢状位重建MPR图像上显示最佳.曲面重建图像可同时显示双侧面神经管.12例患者中有11例能良好显示病变段面神经管.结论:双源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面神经管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面瘫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表面遮盖显示和多平面重建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 …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螺旋CT表面遮盖(简称SSD)和多平面重建术(简称MP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经X线和螺旋CT SSD和MPR证实的骨折病例50例。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像为基础,层厚2~5mm、螺距1~1.5、重建间距1~5mm。结果:所有病例CT横断面、SSD和MPR像均显示了骨折,SSD立体地显示了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间  相似文献   

6.
鼻窦双螺旋CT轴位扫描、冠状面多平面重建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双螺旋CT轴位扫描后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寻找合适的扫描及重建参数。方法20例鼻窦病变行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对CT薄层图像进行冠状面多平面重建,并对图像资料进行技术评估以及影像分析。结果重建层厚分别为1.0mm/1.25mm、2.0mm、3.0mm,重建间距分别0.6mm/0.7mm、1.6mm、2.7mm,重建卷积核为h70s、h80s、h90s,重组为冠状MPR图像。20例中,15例参数合适图像质量清晰,5例参数不合适图像质量模糊。结论用2mm×1.0mm采集层厚鼻窦CT轴位扫描后,用重建层厚为1.0mm、卷积核为h80s时,能得到较优质的MPR图像,再将轴位与冠状面MPR图像相结合对确定鼻窦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于上颌窦癌的几个检查文献已报道很多[1,2],本文对于经上颌窦轴、冠状位的CT以及术中所见进行对比,以了解CT对于确定肿瘤侵犯程度的可靠性。1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3年至今我院行副鼻窦轴位,冠状位CT检查,并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上颌窦癌患者34例,男5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5岁(41-70岁),其中鳞癌54例,腺样囊样癌4例,腺癌、乳头状癌及未分化癌各2例。 本组病例均行轴位、冠状位扫描,并行骨质高分辨率重建,层厚、层距均为5mm,轴位采用CR图像以平行上颌窦下壁及硬腭区为基线向上扫描…  相似文献   

8.
颅脑外伤的MRI和CT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外伤的MRI和CT比较崔尧元,史玉泉,张晓彪,卞留贯,李仲冕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79例,女27例,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47岁。各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根据头部不同部位的外伤,CT常规采用轴位或加冠状位扫描,MRI采用轴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R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视神经管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前床突与眶下缘连线为基线,行单系列轴位扫描。层厚1mm,重建间隔1mm,螺距选择1~1.5,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种算法进行重建。结果:①20例中24只眼眶视神经管骨折,内、外壁骨折18只眼,占75%,上、下壁骨折6只眼,占25%。②视神经受压5只眼,占21%。视神经增粗6例。③MPR重建结合轴位能100%显示骨折,SSD骨折显示率为33%,MIP骨折显示率为63%。结论:HRCT三维重建可提高视神经管骨折显示率,弥补不做冠状位CT扫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各关节面受累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螺旋CT多平面及表面重建来探讨跟骨骨折的特征及其在跟骨各关节面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CR或临床检查可疑或确诊跟骨骨折的患者,应用Light SpeedQ/iGE4层扫描机进行检查,对35例47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多平面及表面重建。对骨折进行分型,同时分析各关节面受累情况。结果:跟骨结节位扫描是显示各关节受累总数最多的一种方法(95/101),在准确显示后关节骨折(46/47)与轴位(39/47)间有统计学差别。冠状位重建是显示距下中(14/14)、后(47,47)关节面受累的较佳方法,但11侧(11/47)骨折后关节面压缩及旋转移位在冠状位上没有被准确的反映出来,而在矢状重建中则准确的被显示。约60%的患者未发现独立的前关节。跟骰关节的骨折在轴位(32/32)、结节位(32/32)得到较准确的显示。三维重建是观察骨折整体空间改变的一种方法。结论:螺旋CT重建在跟骨各关节面骨折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