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用端侧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方法 应用端侧吻合法修复6条神经 ,即把有长段缺损的神经远端修为 45度斜面 ,于邻近连续神经干开窗行端侧吻合。结果  6条损伤神经优 4条 ,良 2条。结论 端侧吻合法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蔡明 《重庆医学》2004,33(8):1250-1250
目的外伤性坐骨神经断裂;缺损(在5cm以内),通过本手术方法吻合神经断端,确保其吻合端在无张力状态下生长.避免了节段性神经束移植以及取材后的不良影响.方法利用缝合线或可吸收缝合线对向牵引对抗消除吻合口张力影响,清除吻合口张力;客观上提供了有利吻合口生长成功的机会.结果 10例病人中6例新鲜伤,4例陈旧伤,采用上述方法吻合修复神经后,术中观测吻合口无张力,自然对合,无1例神经牵引不良反应,远期随部分病人其神经传导功能有一定恢复.结论本方法为神经"端-端"吻合修复手术中消除吻合口张力问题上提高安全度.  相似文献   

3.
神经束断裂损伤是常见的一种损伤,它需要进行神经断端的吻合修复,在吻合术中往往因为残端切新处理后出现一段缺损。特别是在陈旧性的神经断裂伤的修复吻合中尤为常见,这时如果进行“端一端”吻合,其吻合口张力过大不利于手术后的神经再生修复,而且存在有因张力过大出现吻合口分离的潜在危险。本方法为坐骨神经断裂缺损在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理改变、分类以及影响神经修复效果的因素.强调目前临床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依据是Seddon和Sunderland分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借助于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修复,神经的修复应无张力下进行.应采用端端吻合修复.自体神经移植仍然是临床治疗长距离损伤的重要手段;当不能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时,可以应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或自体组织移植;可生物降解、人工合成的神经导管在实验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 结果 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 结论 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难题,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已成为一种新的医学发展趋势。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大鼠MSCs移植后对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吻合口处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均在显微镜下制成腓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模型。1实验组:在端侧吻合术后1周尾静脉注射1×107制备好的MSCs;2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分别在术后2、3、4、8、12周进行取材,对比镜下吻合口神经再生情况、测定腓神经功能指数(PFI)、测定双侧胫前肌湿重恢复率。结果术后8周及12周时实验组大鼠行走步态较对照组大鼠稳定;术后8周及12周时实验组大鼠的胫前肌湿重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大鼠神经端侧吻合标本镜下观察:实验组端侧吻合口神经芽突生长较对照组明显,神经细胞也较为丰富。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在无条件进行端端吻合修复时可采用端侧吻合的方式进行修复,MSCs可有效地促进端侧吻合后的神经再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程飙  陈绍宗  李学拥  李跃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35-636,F004
目的 :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新生神经轴突的再生情况。方法 :将 1 2只新西兰兔按手术后的时间分为 1、2、4、6、8和 1 2周 6个观察组 ,每组 2只动物。将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的神经模型。利用 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再生轴突的通过率随吻合手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结论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纤维逐步成熟 ,该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的来源及状况。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端侧吻合(E-S)组和端端吻合(E-E)组,E-S组右侧建立胫腓神经端侧吻合模型,E-E组右侧建立腓神经端端吻合模型,术后3个月,行透射电镜、电生理检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mxidase,HRP)标记神经元。结果: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混合神经传导速度(CNCV)E-E组均优于E-S组,E-S组脊髓前角内侧及脊神经节均可观察到HRP标记的阳性细咆,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结论:腓神经远端的再生纤维来源于胫神经,再生纤维中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均有;尽管端端吻合再生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但端侧吻合仍不失为神经修复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神经双端侧吻合、端侧吻合与神经移植三种术式修复神经缺损的能力差异,进一步探讨神经双端侧吻合术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为临床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术式及其理论根据。方法:健康成年白兔24只,取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按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为神经双端侧吻合组,B组为神经端侧吻合组,C组为带血运的神经移植组。结果:术后6个月各组动物的展趾反射、针刺疼痛实验、步态观察结果提示三组实验动物均有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肌湿重比率,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横截面积恢复率,远端神经轴突数目恢复率显示带血运的神经移植组与神经双端侧吻合组、神经端侧吻合组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神经移植组与神经端侧吻合组差异无显著性。神经形态、功能的恢复速度以带血运的神经移植组恢复最快,神经双端侧吻合组速度次之,神经端侧吻合组速度最慢。免疫荧光金染色结果观察:免疫荧光金染色阳性标记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大小不规则的黄白色。A组:同侧L6,7、S1,2脊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腹内侧和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节均出现典型的Flu—Au荧光标记细胞。B组:同侧L6,7、S1,2脊髓节段的前角腹内侧和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节出现典型的Flu—Au荧光标记细胞。C组:同侧L6,7、S1,2脊髓节段脊髓节段的前角背外侧和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节均出现典型的Flu-Au荧光标记细胞。结论:(1)带血运的神经移植组修复神经效果与神经双端侧吻合组、神经端侧吻合组相比差异显著,带血运的神经移植组修复效果最好。(2)神经双端侧吻合组与神经端侧吻合组差异无显著性,神经双端侧吻合与神经端侧吻合均是颇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方黎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08,37(12):1372-1374
面神经是一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型周围神经.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易被损伤而致面瘫,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伤害.因此,面神经再生修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致力攻克的难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方法很多,包括神经端端吻合、自体神经移植[1]、异体神经移植、血管化神经移植[2]、跨面神经交叉移植、非神经组织移植等.随着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起步及发展,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在神经修复方面的作用逐渐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现就SC在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以及近年来组织工程学方面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文龙  董乐乐  崔成立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281-1283,1408
目的:观测周围神经损伤后应用原位神经移植与自体静脉小间隙套接修复方法的疗效比较,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的左右后肢共90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侧.A组:将股神经切断3 mm作为移植段,将移植段与神经远近两断端行原位外膜吻合.V组:将股神经切断3 mm,同时切取长约5~7 mm的同侧股静脉,将神经两断端送入游离的静脉两端,断端之间留一3 mm的间隙,将神经外膜与静脉壁缝合.N组:对照组.术后16周,对股神经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测.结果:再生神经纤维均可通过A组吻合口和V组的套接间隙,A、V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及股四头肌张力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原位移植、自体静脉小间隙套接均可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且静脉小间隙套接修复可获得与神经原位移植相似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几丁糖—胶原复合膜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欣  劳杰  顾玉东 《上海医学》2001,24(9):534-537
目的 探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上,应用几丁糖-胶原复合膜缝制成神经导管分别套接5mm、10mm神经缺损及直接端端吻合组,以单纯端端吻合组为对照。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试、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结果 5mm间隙组的神经再生质量与对照组相似,10mm间隙组的神经再生质量稍差,直接吻合组包膜后可防止神经瘤的形成。术后12周几丁糖-胶原复合膜有明显的降解吸收。结论 几丁糖-胶原复合膜神经导管可用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应用神经导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臣 《吉林医学》2009,30(23):2930-2932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神经缺损距离较小时,可采用端端吻合来修复。当待修复神经的缺损长度超过5mm时,直接吻合将存在张力,会形成内在的神经瘤,阻碍神经轴突的再生。应用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修复神经缺损的一种经典方式。然而自体神经移植会出现供区神经功能丧失;另外,对于较大、较粗的神经缺损,供区组织来源不足。为此,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已着眼于使用神经导管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以代替自体神经移植。本文就应用神经导管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带血运的尺神经移植加端侧吻合治疗大段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SD大鼠30只,将前臂尺神经、正中神经造成1. 5 cm的缺损,将两神经近端行端端吻合,尺神经距断端1.5 cm处保留血运切断神经,术后4周将尺神经血运切断与正中神经远断端吻合,并在远侧正中神经外膜开窗与尺神经远断端行端侧吻合.然后在第二次术后第4、6、8周(A、B、C)三个时间组进行大体观察并对两端端一个端侧吻合口行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查.结果:术后功能逐渐恢复,术后第8周功能基本正常.镜下观察,第二次手术后4周吻合口愈合良好,直径略粗、外膜增厚,端侧吻合处愈合良好.神经光滑,弹性好.电生理检查,第二次术后第4周(A)桡、尺侧屈腕肌有再生电位,小鱼际肌无再生动作电位;术后6周(B)桡、尺侧屈腕肌运动单位电位为单纯相,小鱼际肌有再生电位;术后8周(C)桡、尺侧屈腕肌呈混合相电位,小鱼际肌呈单纯混合相电位.组织学观察,两端端吻合口处有神经束通过,端侧吻合处轴突排列有序像一条神经两个分支.结论:带血运的尺神经移植加尺神经、正中神经端侧吻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前臂正中神经、尺神经大段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利用吻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带有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45例52指,将皮瓣所附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的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结果 所有术指皮瓣均成活,随访1~5个月,手指外形及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率为5-10mm。结论 吻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具有设计合理、切取和转移方便、成活率高等优点,修复后组织结构、厚度、韧性、色泽与原组织相近,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术新方法.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患者17例.术中游离修剪神经残端,将远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先吻合,形成远神经弓,再将近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吻合,形成近神经弓;测量两神经弓间距,取直径相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平分为两段,分别于神经弓的尺、桡侧开窗端侧吻合.结果 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患指均成活.术后3.5~6.8个月,平均4.7个月随访,患指感觉恢复S2+~S4级,平均S3级,两点分辨觉5.2~8.5 mm,平均6.45 mm;患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TAM系统评定: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 带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可成功的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指感觉恢复快,有效的恢复指腹灵敏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离断伤的神经修复探索一种简便的术式。方法杂种健康成年狗6只,均行左侧喉返神经切断,制成单侧喉返神经离断伤模型。经镜下行喉返神经近心端与远心端与迷走神经主干端侧吻合,观察狗吻合前后的发音情况。结果神经切断前的正常解剖位置及吻合后位置如图所示。喉返神经切断即刻,狗虽然能够发声。但嘶哑低沉,短促。结论本实验通过喉返神经与迷走神经主干端侧吻合,以迷走神经主干作为支撑,重新恢复喉返神经的功能。此术式减少了神经损伤,使手术简易化,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金德  荣国华 《现代医学》2000,28(5):355-356
神经端侧吻合法就是将受损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正常神经的侧面或将神经片段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远端侧面的方法。其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影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的因素有 :端侧吻合的角度、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预变性处理与否、神经束膜吻合法和外膜缝合法、神经端端和端侧吻合法、外膜开窗与否、吻合处与效应器的距离及神经桥接与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修复手掌皮肤、神经同时缺损的一种方法。方法 于同侧股外侧皮神经皮肤分布范围内,设计含股外侧皮神经在内的带蒂皮瓣,将皮瓣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远近端分别与手掌神经缺损的远近断端吻合,皮肤缺损处以此皮瓣覆盖。结果 临床应用2例成活2例,术后平均随访1a,皮瓣外观好。皮瓣及患指均已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含股外侧皮神经的带蒂皮瓣是修复手掌皮肤及神经同时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而长段距离的神经缺损、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等仍存在修复的难题。神经端侧吻合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的课题。如果周围神经通过端侧吻合 ,可以再生并获得有效的功能恢复 ,又不影响邻近神经的功能 ,那将为神经显微外科治疗翻开新的一页。尽管神经端侧吻合有其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但至今其再生机理尚未十分明确 ,有待进一步研究。1 实验研究Viterbo[1~ 3] 等于 1992、1994年首先对神经端侧吻合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他们将大鼠的腓神经切断 ,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 1cm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