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再次生殖状况,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了解患者的不良病史、手术显示输卵管妊娠状况、输卵管处并存病变、手术方式与类型等一般资料,并比较经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再次生殖情况、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380例患者术后宫内妊娠者243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宫内妊娠率高于经开腹手术治疗者,且再次异位妊娠率、未孕率均低于经开腹手术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0例患者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55.5%(211/380),对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2.1%(312/380);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患侧输卵管和对侧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经开腹手术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对患者生育功能进行有效保留,减轻输卵管损害,改善输卵管通畅程度,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生殖、妊娠机会,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或保留手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潜能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留或切除手术治疗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电话随访1-3年,统计上述患者的妊娠情况,分析两种手术治疗后妊娠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35例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保留手术治疗,32例得到随访,3例失访,其中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分别为17例(53.13%)和4例(12.5%);另外37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治疗,33例得到随访,4例失访;其中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分别为16例(48.48%)和4例(12.12%);两组术后随访妊娠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患者术后再次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宫内妊娠出现输卵管形态异常、盆腔粘连等异常情况发生率较继发不孕患者、异位妊娠患者低,输卵管通畅率较上述患者高,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保留或切除手术后,对患者术后宫内妊娠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同时行宫腔镜检查通畅对增加术后宫内妊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输卵管形态异常、盆腔粘连等异常情况会增加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亚甲蓝通液术的应用。方法对86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亚甲蓝通液术,术后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3个月。月经复潮后,第1、2个月月经干净后3~7d行治疗性输卵管通液术,第3个月行子宫输卵管碘化油造影。结果86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亚甲蓝通液术治疗成功,术中无中转开腹,无持续性异位妊娠,术中患侧通畅79例,对侧通畅67例。术后3个月碘化油造影,患侧通畅62例,复通率为72.1%,对侧通畅69例。随访宫内妊娠35例,占40.7%。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亚甲蓝通液术能了解双侧输卵管功能状态,为再次妊娠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再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25-3426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及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者,其中185例行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112例为MTX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3年。结果:MTX治疗者宫内妊娠率60.7%,异位妊娠率17.0%,腹腔镜手术者宫内妊娠率74.1%,异位妊娠率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首选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对有关输卵管妊娠各种治疗的安全性,效果及其治疗后的生殖状态进行探讨,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途径无关。保留异位妊娠输卵管的保守手术与切除卵管的传统术式相比较。宫内妊娠率相近,但保守术后的再次异位妊娠率稍高。选择合适的早期病例采用MTX药物治疗是安全、价廉、可靠的治疗方法,也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生殖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照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与输卵管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妊娠结局。方法:输卵管妊娠126例依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组(70例)和输卵管切开缝合术组(56例),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造影术观察输卵管通畅率;随访48个月观察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开窗术组的手术时间(66.8±6.3)m in与缝合术组(45.5±4.6)m 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治疗侧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4.3%和76.8%,输卵管周围粘连率分别为11.4%和21.4%;治疗侧输卵管完全梗阻率分别为4.3%和1.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窗术组再次妊娠54例(77.1%),其中宫内妊娠31例(44.3%),治疗侧重复性异位妊娠14例(20.0%),对侧重复异位妊娠9例(12.9%),继发不孕15例(21.4%)。切开缝合术组再次妊娠45例(80.4%),其中宫内妊娠24例(42.9%),治疗侧重复性异位妊娠12例(21.4%),对侧重复异位妊娠9例(16.1%),继发不孕10例(17.9%)。两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和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缝合术和开窗术都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有效术式,输卵管切开缝合术不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也不增加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及输卵管阻塞和输卵管周围粘连的风险。缝合术并不是输卵管切开术中所必需的手术步骤。  相似文献   

7.
崔银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6):4345-4346
目的:探讨导管插入法与非导管插入法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对术后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7年12月来金昌市金川公司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接受导管插入法(治疗组,130例)与非导管插入法(对照组,130例)治疗对术后宫内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的影响以及总治疗费用的差异(包括手术时的住院费用以及术后治疗的总费用)。结果:治疗组宫内妊娠率为95.6%,对照组宫内妊娠率为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1.3%,对照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治疗费用为2 059元,对照组总治疗费用为3 129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插入法治疗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可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降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及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宝艳  周维  刘晓瑛  周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455-145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输卵管妊娠病人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分3组行3种术式进行手术)。A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术(n=40);B组: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后缝合输卵管浆肌层(n=42);C组:腔镜下采用患侧输卵管切除术(n=30)。比较3种术式后有继续生育要求的患者68例术后3~6个月输卵管通畅性;术后2年内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2年内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输卵管通畅性及术后2年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术后2年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及B组与C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线性切开病灶去除术或缝合术可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首选的手术方案,且并不增加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王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29-553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对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江都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开放手术和腹腔镜下手术后患者的妊娠情况以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56例输卵管通畅,18例输卵管不通畅,输卵管通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53例患者妊娠,其中41例发生宫内妊娠,妊娠和宫内妊娠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对于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以及妊娠都具有积极意义,应该作为异位妊娠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输卵管妊娠者生育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158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A组)与122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B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等情况,分析20项临床变量对生育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75.3%)显著高于B组(52.5%)(X^2=15.88,P〈0.01);影响术后生育结局的主要因素有不孕史(OR=28.531)、患/对侧输卵管通畅情况(OR=14.761,5.436)、盆腔炎史(OR=3.651)。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有微创、易行、疗效确切、适应证广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其输卵管形态、盆腔粘连程度与术后输卵管通畅性和妊娠率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中盆腔粘连轻度35例,中度28例,重度9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8.6%、75.0%、11.1%,1年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51.4%(18例)、25.0%(7例)、0(0例),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0例)、10.7%(3例)、22.2%(2例);72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柔软21例,一侧柔软一侧僵硬40例,双侧僵硬11例,1年内宫内妊娠率分别为76.2%、22.5%、0,异位妊娠率分别为0、7.5%、18.2%。结论:腹腔镜手术能疏通输卵管阻塞、松解粘连、改善生殖功能、提高妊娠率。但对于输卵管病变严重者,术后异位妊娠率增加,不宜行输卵管疏通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对有关输卵管妊娠各种治疗的安全性,效果及其治疗后的生殖状态进行探讨,输卵管妊娠后的生殖状态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途径无关.保留异位妊娠输卵管的保守手术与切除卵管的传统术式相比较,宫内妊娠率相近,但保守术后的再次异位妊娠率稍高.选择合适的早期病例采用MTX药物治疗是安全、价廉、可靠的治疗方法,也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生殖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0年8月共1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术后电话随访妊娠情况。术后半年内未妊娠的112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电话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46例患者中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36.22%),包括宫内妊娠40例,异位妊娠6例。术后随访0~6个月内妊娠34例,其中宫内妊娠30例,异位妊娠4例;7~12个月内妊娠11例,其中宫内妊娠9例,异位妊娠2例;12个月后妊娠1例,为宫内妊娠。54例患者IVF-ET后妊娠23例,其中宫内妊娠21例,异位妊娠2例。4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妊娠8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诊疗价值,术后半年内妊娠率最高,半年之后妊娠率明显下降,术后半年内未妊娠或输卵管病变严重者建议尽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 131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病例,分腹腔镜保守手术(A组)73例、化学药物保守治疗(B组)58例,分别观察其治疗成功率、住院天数、出院时血β-hCG值,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 相对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成功率高(P<0.01)、住院天数短(P<0.01)、血β-hCG值下降快(P<0.01)、输卵管通畅率和再次宫内妊娠率高(P<0.01);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有疗效快、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高的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性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术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内接收的4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及妊娠部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均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且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照组为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对比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再次异位妊娠率略低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继发不孕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较输卵管切除术可提高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同时并不增加再次异位妊娠的风险,二者继发不孕率无明显差别,对于提高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9年间在东海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例数比值为1∶1,即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储备功能、并发症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卵巢储备功能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可对优化相关手术指标,降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再次宫内妊娠率,对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叶雪凤  苏明 《现代保健》2009,(14):41-43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再孕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宫内妊娠率在开腹组39.2%,在腹腔镜组59.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复异位妊娠率在开腹组13.5%,在腹腔镜组1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性手术组61.8%,在输卵管切除组2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复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性手术组11.0%,在输卵管切除组12.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重复异位妊娠率与手术方式及手术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手术途径及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术后生育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手术途径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在无不良病史及输卵管病变的174例患者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输卵管保守手术组较输卵管切除术组均有更高的宫内妊娠几率及较低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几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在有不良病史及输卵管病变的208例患者中,两种手术途径及两种手术方法对术后生殖状态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手术途径及方法对生殖能力的影响次要于患者的不良病史及输卵管状况的影响。如患者没有不良病史及输卵管病变,则其生殖预后良好,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再次妊娠结局,寻求异位妊娠后提高宫内妊娠率的治疗方法。方法:168例输卵管妊娠欲生育者于腹腔镜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术后应用氨甲蝶呤,观察组96例给予化癥助孕汤配合中频理疗综合疗法治疗3疗程,观察1年后仍未孕者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统计两组术后两年宫内妊娠率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等。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重复性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后欲生育者腹腔镜手术为首选,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是提高宫内妊娠率、降低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实施腹腔镜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68例进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A组)包括输卵管切开取胚术(n=86)和修补术(n=82),152例患者接受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B组),随访18~ 3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8项临床变量对生育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72.0%)显著高于B组(55.9%,x2=9.023,P<0.01),而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14.9%与9.86%,x2=1.8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受孕率高低依次为修补术94.2%和切开取胚术8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5,P<0.05);影响术后生育力的因素为异位妊娠病史、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既往盆腔炎.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保留生育功能有积极意义,应尽量解除不孕的隐患,强调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