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6月-1997年9月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14岁以下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34例36只眼术后随访3-21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19只眼,占52.7%;限局脱离10只眼,占27.8%;完全脱离6只眼,占16.7%,1只眼眼底不清,占2.8%。术后视力0.05以下者12只眼,占33.3%;0.05-0.2者20只眼,占55.6%;不会查视力者4只眼,占11.1%。结论硅油填充是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的复发和前PVR的发生时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7-8)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中视网膜切开技术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术中应用视网膜切开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伴有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眼,经常规玻璃体手术不能使视网膜复位,选择视网膜缩短僵硬处切开松解,或掀起切开的视网膜清除其下增生膜,再予眼内激光光凝、硅油填充。视网膜切开范围30~360°平均为132°。结果术毕23例均取得视网膜解剖复位,15例于术后3.0~11.0个月(平均5.6个月)取出硅油。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1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 (4例未取硅油) ,占74.0%,视力 0. 02及 其以上者 11例,占48.0%, 2例取硅油后复发视网膜脱离;未取硅油者中 3例下方视网膜增生 伴浅脱离,1例因白内障而眼底情况不明。主要并发症为眼内增生(26.0%)和低眼压(13.0%) 。 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中应用视网膜切开技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87-89)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 9例伴有眼球破裂伤、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白内障、PVR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连续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2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8眼(66.67%)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2 0眼(包括注气失败的3眼) ,1次手术完全复位13眼(65 .0 0 %)。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 1眼(72 .41%)。常见的并发症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等。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PVR仍然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瞳孔不易散大 ,周边囊膜混浊 ,裂孔检出率低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发展迅速、严重 ,手术成功率较低的特点 [1 ]。我院近年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选取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月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4 2例 (42只眼 ) ,其中男 32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75岁 ,平均年龄 5 5 .2岁。术前视力 :0 .2者 2只眼 ,0 .1~ 0 .2者 4只眼 ,0 .0 5~ 0 .1者 11只眼 ,光感至指数者 2 5只眼。扩瞳后 ,瞳孔直径小于 4 mm者 7只眼 ,4~ 5…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施行 88眼此种二联手术 (A组 )与 1999年只做 5 0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B组 )作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 6个月。最后视力A组低于 0 1者占 3 7 5 % ,在 0 2以上占 62 5 % ;B组 90 %低于 0 1,差异极为显着 (P <0 0 1)。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 ,也是A组少于B组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不仅可以增进术后枧力 ,而且由于术中能够彻底地切除基底部玻璃体 ,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我院眼科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6例(26只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常规检查其裂孔部位、后囊膜,以及眼底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情况.根据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以及裂孔部位,是否找到裂孔以及裂孔部位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总手术成功率100%.1次手术复位18只眼,2次8只眼,外路手术16只眼,1次成功复位12只眼,其余4只眼经2次内路手术成功复位.内路手术10只眼,1次成功6只眼,2次4只眼.结论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裂孔位置以及PVR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ROLS全视野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ROL S(reinverting operating system )即称再翻转直立正像手术透镜系统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期间在显微镜下应用 ROL S完成 10 9例 (10 9只眼 )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83只眼 (76 .1%) ,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8只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17只眼 ,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31只眼 ,后极裂孔性视网膜离 17只眼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 6只眼(2 3.9%) ,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 10只眼 ,中央静脉分支阻塞并发视网膜脱离 9只眼 ,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取出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7只眼。 10 9只眼均在 ROL S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10 9只眼经过 3~2 5个月随访 ,平均为 (8.4± 4.9)个月。一次手术复位 96只眼 (占 88.1%) ,未复位 13只眼 (占 11.9%)。 5只眼经两次手术成功 ,最终解剖复位 10 1只眼 ,成功率达 92 .7%。视力增加者 77只眼 (占 70 .6 %) ,不变者 2 8只眼 (占2 5 .7%) ,视力减退者 4只眼 (占 3.7%)。最佳视力达 0 .5。结论 应用 ROL S全视网膜镜可为术者提供一个较高倍率 ,较稳定的从黄斑到锯齿缘的全景视网膜观察。使术中完成气液交换 ,切除前 PVR,施行周边 36 0度视网膜切开或切除 ,彻底完成硅油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复合性视网膜脱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16例(16眼)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视网膜切开或切除及眼光内光凝术。观察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1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3眼、视力较术前增加者10眼、下降者2眼,视力>0.05者7眼。随访,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5眼出现低眼压。结论 视网膜切开/切除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09-03/2009-10一组合并较明显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拉或合并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20例20眼,应用23G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膨胀气体全氟丙烷(C3F8)填充。统计分析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后3mo时最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眼部刺激征的严重程度,术后平均随访6mo。结果:所有20眼均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未发生器械损伤晶状体或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术中并发症。15眼黄斑已脱离眼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5(log-MAR视力为0.3~2.0,平均1.187±0.616),术后3mo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3~0.8(logMAR视力为0.1~0.52,平均0.276±0.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56,P<0.01);5眼黄斑未脱离眼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8~1.0(logMAR视力为0~0.52,平均0.218±0.276),术后3mo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logMAR视力为0~0.52,平均0.312±0.28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0,P=0.374)。手术后未发生低眼压、脉络膜脱离或眼内炎等切口相关并发症,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3眼术后第1d出现轻度晶状体后囊下羽毛状混浊,1wk内消退。至随访结束时,4眼(20%)晶状体核密度增加,其余病例无新生白内障或原白内障明显加重。5眼(25%)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眼压均<30mmHg,经局部使用1~2种降眼压滴眼液,3d内恢复正常,平均术后第7d眼压为14.6±3.4mmHg。结论: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惠延年 《眼科》2005,14(4):221-223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发展历史经过了80多年,目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在巩膜外进行放液的环扎术、仅限于裂孔部位的节段性垫压术,以及侵入眼内的注气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术。这几种术式,都可能获得较高的视网膜脱离复位率,但在手术的花费、并发症以及长期视力等方面存在差别。无论选择何种术式,封闭引起漏水的裂孔,仍是手术的基本目的。因此,应该在手术之前仔细寻找所有裂孔,然后根据病例首选手术量较小而且可能一次成功、并发症少、视力后果好、花费少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等因素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188例189眼的患者年龄、病程、视网膜脱离面积、黄斑脱离情况、视力与视网膜脱离眼的fERG和mfERG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影响RD眼fERG和mfERG的主要因素是脱离面积、黄斑脱离和视力。以|γ|>0.4,且P≤0.05判定为有相关性。脱离面积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波数和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fERG暗适应最大反应b波幅值(γ=-0.704)。黄斑脱离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30Hz闪烁光ERG幅值负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负相关,与mfERG象限野P1波幅值密度负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γ=-0.584)。视力与明视和暗适应最大反应a、b波幅值,30Hz闪烁光幅值,OPs子波数和幅值正相关;与mfERG环形野环1的P1波幅值密度、幅值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者为30Hz闪烁光ERG幅值(γ=0.597)。RD眼的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暗适应最大反应ERG b波幅值,异常率为71.3%,视网膜脱离象限野mfERG异常率最高者为P1波幅值,异常率为85.3%。结论:影响RD患者视网膜功能的重要因素是脱离面积和黄斑脱离情况。RD眼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mfERG对视网膜功能异常反应的敏感性高于fERG。  相似文献   

14.
Retinal detachment after cataract surge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ckground: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99 consecutive eyes operated on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ssociated with aphakia or pseudophakia in order to find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poor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Methods: The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files of 99 consecutive cases of aphakic and 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operated on by the same surgeon between January 1992 through July 1993 with a minimum follow-up of 6 months. Multivariate and chi squar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Of the pseudophakic eyes, 25 had an anterior chamber lens and 48 had a posterior chamber lens. The posterior capsule was disrupted using a Yag laser in 58% of those with an posterior chamber lens but only 14% of them developed detachment within 6 months. The rate of vitreous loss was 27% with 5% in case of intracapsular extraction, 31% in case of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and 54% in case of phacoemulsification. PVR was present in 30% of the patients and 51% of detachments occurred more than 24 months as a mean after cataract surgery. The overall anatomic reattachment rate was 88%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phakic and the pseudophakic patients, either with an anterior chamber of posterior chamber lens. Visual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worse in the anterior chamber lens group and in the aphakic eyes (P < 0.02). Negative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reattachment included poor preoperative vision, extension of the retinal detachment to the macula (P < 0.05) and grades B, C or D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 < 0.01).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factors, eyes with vitreous loss, anterior chamber lens, aphakia and a larger extent of the retinal detachment had a poor visual outcome. Conclusion: Most aphakic or 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can now be reattached with either scleral or vitreo retinal surgery. The main difficulties are the localisation of the breaks and the treatment of PVR.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associated with vitrectomy does well in cases of an opacified posterior capsule. In cases of severe PVR long term internal tamponade either with C3F8 or silicone oil improves anatomical results but the functional results remain inferior.  相似文献   

15.
田超伟  王雨生  张朝霞  张晓光 《眼科》2010,19(4):257-259
目的观察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直肌下裂孔引发的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探讨其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西京医院47例(47眼)裂孔位于直肌下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中采用硅胶海绵或硅胶轮胎在相应位垫压(或联合环扎),使裂孔位于垫压嵴上;部分病例联合消毒空气玻璃体内注入术。主要指标治疗前后视力变化、视网膜复位状况。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平均7.3个月),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89.4%(42/47眼),好转率93.6%(44/47眼);视力提高率为80.9%(38/47眼)。未见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裂孔位于直肌下的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术时有其特殊性,选择适当垫压材料、注重手术技巧以及精心操作,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并可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由多种细胞成分、玻璃体、细胞外基质以及大量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混合作用构成的复杂病理反应.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衍生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巨噬细胞被认为在PVR产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较之PVR中固定成分和细胞组分,细胞因子如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也不容忽视.PVR相关的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因子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在PVR形成之前进行临床干预将是防治本病的研究方向.5-氟尿嘧啶、低分子量肝素、柔红霉素、13顺式维甲酸等对PVR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试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宾  刘武  陈惠茹 《眼科》2006,15(6):419-421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方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5例(55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方法分析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眼的临床表现,并分别采取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及单纯巩膜扣带术复位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视网膜再脱离临床表现、视网膜复位情况及视力。结果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为下方脱离为主,范围常小于2个象限,多伴有再增生及裂孔。50眼再次行手术治疗,39眼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9眼行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2眼行单纯巩膜扣带术。随访期间,完全复位41眼(78%),部分复位7眼,未复位2眼。结论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较为复杂,需根据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变巩膜外加压术的操作步骤治疗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2-06/2004-12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56例(56眼),改变手术步骤为放液→玻璃体腔内注气→冷凝→加压(drain-air→cryotherapy→explants,DACE)。结果:随访6~12mo,手术1次视网膜复位率100%,术中、术后有13眼放液口处视网膜下局限少量出血,未影响视网膜复位及术后视力恢复。结论:DACE是治疗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视网膜复位率高,有效的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