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观察大脑中动脉(MCA)支架成形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3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行经颅超声检查,采用二维及频谱多普勒对比观察MCA支架成形术前、术中即刻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 30例MCA狭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成功显像.28例...  相似文献   

2.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4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38条颈动脉血管,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cndarteretomy,CEA)或经皮颈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carotidarteryangioplastyandstent,CAAS)前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超检查内容包括颈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血管内径、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并与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分别为(1.4±0.6)mm,(203.3±136.4)cm/s;(4.3±0.5)mm,(72.6±12.7)cm/s,P<0.01,狭窄率术前(78.9±11.6)%,而术后CEA和CAAS狭窄率分别为0;(21±10.1)%,P<0.01,超声与DSA或MRA对颈动脉狭窄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狭窄、闭塞的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颈动脉狭窄治疗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自膨胀支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或脑梗塞患者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内容包括 :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最狭窄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 (Vmax)、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斑块的大小 ,计算狭窄的程度。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并行自膨胀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 1 7例 ,术后 1周和 5~ 1 3个月(平均 9.3个月 )复查上述指标 ,并与 DSA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总准确率为 70 .97%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径和狭窄程度与 DSA测值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术后超声显示支架定位准确 ,与术前相比 Vmax减低、RI降低、PI无明显变化。超声及 DSA随访 1 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有无狭窄和狭窄程度的判断 ) ,可用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初选、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20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计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指数。结果 20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二维超声发现300支颈动脉IMT增厚,200支伴有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性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位置,可作为颈动脉管壁病变的一种优良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能作为治疗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用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的患者6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斑块所致的管腔狭窄程度分为4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闭塞组.用面积法计算狭窄率,脉冲多普勒检测收缩期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末速度(EDV),计算血流量.结果 60例脑梗塞患者中55例(92%)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所致颈动脉中度狭窄42支,重度狭窄20支,完全闭塞8支,其中部分斑块延伸至颈内动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斑块致颈动脉血管狭窄>50%时,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血流量明显下降,完全闭塞时血流消失.结论 超声能够监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脑梗塞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对照组)正常颈动脉和6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组)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内镜导航超声成像,将两种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管壁和管腔显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正常颈动脉内壁均匀、光滑,呈整齐环状结构;颈动脉硬化表现为局部内壁不光滑,颈动脉斑块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团块向腔内突出,表面不光滑,管腔不规则变窄;颈动脉狭窄支架表现为凸凹不平的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表面不光滑.2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检出38个斑块,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检出48个斑块;常规超声显示颈动脉斑块伴50%以上狭窄20例,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3例狭窄不足50%;颈动脉狭窄支架后常规超声复查正常6例,未见明显狭窄,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显示其中2例支架内可见小斑块.结论内镜导航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动态、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管腔内结构,提高前壁及侧壁的斑块显示率,更准确地确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可作为常规超声有益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支架置人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49例因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行自膨胀式颈动脉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在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狭窄处内径、狭窄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测量狭窄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与术前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狭窄处内径及狭窄率与DSA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12个月比较,狭窄处内径、PSV、EDV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狭窄处内径均显著增大(P〈0.05),PSV、EDV及RT均显著减小(P〈0.05)。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经DSA证实后再次行支架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支架置入术前颈动脉狭窄的初选和术后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6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血管内径、结构、血流变化,多普勒频谱变化并记录.结果 96例血栓形成患者患肢静脉内径较健肢明显增宽,管腔内呈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CDFI未显示血流信号或有血流充盈缺损.PW 未探及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波形变化.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而且可根据血栓形态、回声及血管腔情况并结合临床予以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可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与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探讨3D-PDI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经CDFI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自由臂模式3D-PDI,测量血管内斑块及动脉狭窄的情况,并于1周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与CDFI比较.结果 3D-PDI可直观显示狭窄区的立体形状,包括斑块数量、狭窄部位、血管腔大小及血流空间走行等征象.3D-PDI与CDFI测量颈动脉内径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0.9)%对(51.7±0.8)%,P>0.0s];3D-PDI测量的颈动脉面积狭窄率与CDFI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0.2)%对(52.0±0.5)%,P<0.01].狭窄分级中,CDFI、3D-PDI诊断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I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8,P>0.05))3D-PDI与CDFI对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数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D-PDI检测颈动脉狭窄、斑块的准确性优于CDFI,能为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双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支架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颈动脉支架治疗硬化性颈动脉血管狭窄疗效的评价。方法 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相结合,对3 例实施颈动脉支架治疗的病人术前、术后颅内外血液动力学进行检测。结果 3 例病人颈内动脉狭窄率分别为60% ~70% 、70% ~80% 、80% ~90% ,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支架术后狭窄血管扩张,颅内血流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2 种无创性超声技术结合,对颈动脉支架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TIPSS术后多普勒超声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术后内支架及其血流情况,包括正常、狭窄和闭塞,探讨多普勒超声在TIPSS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TIPSS,术后多普勒超声检查86例次,包括支架内的血流、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方向和速度。结果:随访时间为8月~3年,二维超声清晰显示TIPSS内支架的网状回声,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显示支架内的血流方向,频谱多普勒显示支架内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速度。其中5例病人多普勒血流显示支架内狭窄,支架门静脉端和肝静脉端血流速度减慢,支架内狭窄处为高速湍流。门静脉及脾静脉速度明显降低,为门静脉造影所证实。与非狭窄支架组比较,狭窄支架的血流速度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方便有效地检测TIPSS术后内支架的血流情况及早期发现分流道的狭窄,是TIPSS术后定期复查和疗效判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例经超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IVUS检查,比较二者测定的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通过IVUS引导支架植入,术后再行IVUS检查评价支架植入是否合适。结果 IVUS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斑块的性质,精确测量斑块面积、管腔面积和面积狭窄率,IVUS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测量值及斑块检出率高于DSA。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论 DSA低估了病变的程度,IVUS比DSA更能精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性质,并可引导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皮血管内成形和支架(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AS)术前诊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subclavian or innominate artery,SIA)狭窄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5例SIA狭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颅外段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对其中36例单侧SIA狭窄患者进行椎动脉血流方向和频谱形态分析,根据椎动脉频谱形态变化进行盗血分级,并与定量血管造影对比.45例SIA狭窄患者中成功进行PTAS治疗36例(植入36个支架),测量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处峰值流速(PSV)和术后随访速率比(V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支架有无术后再狭窄.结果 36例单侧SIA狭窄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盗血分级与定量血管造影检测的血管狭窄率呈显著性正相关性(r=0.752,P<0.01).36例支架植入患者随访至术后8~12月,4例发生再狭窄,其术后支架处PSV和VR明显高于未狭窄组(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PTAS术前诊断SIA狭窄及术后监测的有效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色超声(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管腔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管腔是否狭窄闭塞、狭窄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CDFI检查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内中膜增厚人数及IMT值较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均明显增高(P<0.01);通过TCD检查IGT组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速度及PI值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CDFI联合TCD检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已出现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使用两种无创检查动态监测病变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宗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87-318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仪对77例DVT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观察血管壁、内径、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血栓回声特征及管腔血流情况。结果:血栓形成后静脉内径显增宽,管腔不能压瘪,急性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慢性血栓为不均质较高回声,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DVT及观察疗效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评估以及预防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经CDFI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55例患者,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前检测: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最狭窄处内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计算狭窄程度,且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CAS治疗25例,术后1周,3~12个月复查上述指标。结果:CAS术前超声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总符合率为90.1%,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后相比狭窄处内径、峰值流速、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FI及DSA随访期间22例患者均无再狭窄。结论:CDFI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对于预测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狭窄程度的超声评估及对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 对102例患者双侧血管术前进行准确的超声检测。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的管壁结构。管腔内回声,配合彩色血流测量管腔内外径,进行频谱分析。结果 轻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2/3,血流速度增快,中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2,血流速度增快不明显,重度狭窄管腔内径小于外径的1/3,血流速度明显降低。闭塞时管腔内径小于1mm无血流通过,结论 超声对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及对术后检查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后颈动脉再狭窄的价值。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53例患者共62支血管颈动脉狭窄,回顾分析患者CAS或CEA术前和术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超声指标包括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处血管内径、ICA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及ICA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结果:经治疗后,52支血管无明显再狭窄(狭窄率50%),病变血管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P0.01),PSVICA明显降低(P0.01);10支血管出现≥50%的再狭窄,术后血管内径和PSVIC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出现≥50%再狭窄血管的PSVICA、EDVICA及PSVICA/PSVCCA较无明显狭窄血管明显增高(P0.01)。以PSVICA/PSVCCA≥2作为诊断标准,其预测术后再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98.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地评价CAS和CEA术后颈动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报道缺血性卒中30%是由颈动脉病变引起的。为了改善由严重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动脉供血不足和减少脑卒中发病率,临床上准确判定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评价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术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朱野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27-342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符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置入41枚支架,成功率100%。手术顺利、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术后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