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荟萃》1996年,第11卷,第12期,第558页,《环丙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4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说环丙氟哌酸是新型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事实上,环丙氟哌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而不是第三代氟喹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含有氟原子的喹诺酮类药物,是属于喹诺酮类的。故笔者认为原文提法不当,特和原文作者商榷,现引证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防止耐药支原体菌株产生的有效方法。方法235例患者分为甲、乙组,甲组106例为生殖道感染,未做过药敏试验,经验用药后临床症状不减轻来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者;乙组129例为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初诊支原体感染患者。两组患者均经支原体培养确诊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治疗1个疗程(14d),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对3大类12种药物的耐药率: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大环内酯类药物甲组患者耐药率显著高于乙组。按药敏试验结果治疗1个疗程,甲组106例患者中,痊愈率77.3%,显效率(以痊愈、显效患者计)88.7%;乙组129例患者中,痊愈率85.4%,显效率96.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结论不规范用药可导致支原体耐药率上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治疗支原体感染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马卫星 《新医学》1999,30(6):349-350
1引言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化学会成抗菌药中发展最为迅猛者,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开辟了新的天地。本文拟就目前国内的有关文献资料时氟喹诺酮类药作一综述。2发展概况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该类药的第三代产品。第一代以萘味酸(nalidixacid)为代表,于1962年研制成功,1964年应用于临床,作用于革兰阴性菌。在治疗泌尿道感染起了一定作用,现因其吸收性差、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已遭淘汰。第一代以吡哌酸(pipemidicacid)及奥索利酸(oxolinicacid)为代表,前者于1973年合成,1979年应用于我国临床;后者在欧美等国应用广泛,两药…  相似文献   

4.
自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上市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已经有47年的历史,尤其是1979年第1个含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诞生以来,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中部分品种还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具有抗结核菌活性.由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彭慧文,高淑芳641400四川省简阳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自1962年美国Stert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以来,该类药物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70年代末相继出...  相似文献   

6.
以莨菪类药物为主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安徽省池州地区医院肝病研究组(247100)王百龄,谢树莲安徽省儿童医院肝病研究组张敬杰,赵萍我协作组自1982年以来,应用654-2等药物治疗小儿重症肝炎118例,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与支原体感染情况的相关性及药敏分析,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来该院就诊疑似阴道炎患者750例,提取分泌物进行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检查及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 750例女性患者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共487例;细菌性阴道病阳性172例。172例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42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标本的支原体药敏结果显示,Uu和Mh对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差;Uu+Mh均为阳性的病例对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差。结论细菌性阴道病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细菌性阴道病及支原体培养相结合检查,有助于临床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物相互作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6011)刘国华喹诺酮类药物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抗菌药。尤其是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依诺沙星(氟啶酸)和培氟沙垦(甲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8岁,患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氟哌酸)已三个月,治疗无效。后取前列腺液培养出J-K棒状杆菌,做药敏试验,选用头孢三嗪治愈。 细菌鉴定: 将前列腺液接种于Columbia血液琼脂平板(法国梅里埃公司出品),于35℃培养24h,菌落为1mm左右,灰白色,光滑湿润,不溶血,涂片时不易乳化,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应用API Coryne条鉴定,其生化反应谱为:NIT(-)、PYZ(-)、PyrA(+)、PAL(+)、βGUR(-)、βGAL(-)、αGLU(-)、βNAG(-)ESC(-)、URE(-)、GEL(…  相似文献   

10.
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伤寒的疗效及体外抗菌作用衡阳市传染病医院易任德伤寒杆菌多重耐药的特点,使治疗伤寒药物不断更新,我院1989年以来,以不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伤寒,作临床疗效比较及体外药敏试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89~1995年2月...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随着l临床需求的扩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新制剂日渐增多,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氟喹诺酮类药物医院制剂的制备从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X,又名氟嗪酸),是继萘啶酸、吡哌酸、氟哌酸之后,人工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具有广谱抗菌、口服给药、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特点,素以强效著称,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敏感菌感染的治疗。颇受临床欢迎。本文就其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天津市10所医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住院患者痰培养证实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91例,研究其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同期肺部感染患者12.3%;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173例,医院感染18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75.9%(145例)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居第1位,且多合并2种或2种以上基础病;药敏分析显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文献报道为高,且肺结核感染合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者较非结核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增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增加;结核病患者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治军 《新医学》1995,26(12):650-65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水电部十三局医院刘治军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该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的优势,无论在研究开发还是临床应用方面均备受重视。目前,国内常用的品种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  相似文献   

15.
诺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肤反应及光敏反应、软骨损害。现将诺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湖南医科大学马虹综述谢红光审校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新型的化学合成抗菌药。60年代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问世,迄今已有近60个同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根据各药物的化学结构、抗菌作用及研制开发过程可分为3代。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北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来我院就诊1154例腹泻患者粪便进行培养,分离出肠道致病菌389例,并对其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肠道致病菌阳性率为33.71%,7月和8月为腹泻发病高峰,占全年的60.15%。致病菌分布以志贺菌中F4为首位,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药敏结果氨苄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0%、71.0%。[结论]头孢类药物耐药率显著低于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X^2=9.772,P〈0.01)。加替沙星耐药率低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X^2=3.937,P〈0.05)。所以临床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时,头孢类药物和加替沙星是很好的选择。北京地区肠道细菌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有明显季节差异,有菌群流行变化趋势,应密切监控,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抗感染药是一类以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为母核结构的全合成化合物。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含有4-喹酮母核的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按其开发和研究的先后及其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现已发展到第四代。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的崛起开辟了化学合成药物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20株随机筛选的耐氧氟沙星MTB临床分离株行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测定。结果18株发现了有义突变,其中2株第91位密码子由TCG(丝氨酸)→CCG(脯氨酸),3株第90位密码子由CCG(甘氨酸)→GTG(缬氨酸),10株第94位密码子由GAC(天冬氨酸)→GGC(赖氨酸),2株第94位密码子由GAC(天冬氨酸)→GCC(甘氨酸),1株第94位密码子由GAC(天冬氨酸)→GTC(缬氨酸)。6例既往未应用过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治疗,2例曾在结核诊断前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周,12例曾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结论gyrA基因突变是MT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gyrA基因的有义突变主要发生在第90位、91位、94位密码子上。  相似文献   

20.
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正寿,秦玲635400四川省平昌县人民医院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新型抗生素,包括:①第1代的萘啶酸;②第2代的吡哌酸;③第3代的氟喹诺酮(包括氟哌酸、氟嗪酸、氟啶酸、甲氟哌酸、丙氟哌酸及罗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