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三届欧洲卒中会议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十三届欧洲卒中会议于2004年5月12~15日在德国曼海姆市召开.1 000多位代表分别来自欧、美、亚洲以及澳洲.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山东、浙江、江苏、陕西等18位代表出席了大会;香港、台湾等地也有代表参加.此次大会首先对卒中的管理模式和卒中单元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肯定;对脑缺血卒中的二级预防的国际MATCH临床大样本实验作了中期总结,提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著名卒中学专家Bogousslavsky教授代表WHO做了世界卒中总结:全世界估计有550万人死于卒中.这些数据来自6个WHO区域179篇报道.包括东地中海区,非洲区,美洲区,东南亚区,欧洲区以及西太平洋区.其中2/3卒中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显示这些区域的卒中防治工作格外重要.大会内容丰富,介绍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是对神经科临床的巨大挑战,进一步规范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各项诊治措施,是神经科大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更新了2005年版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老年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目前国内外公布的心房颤动(房颤)治疗建议中,抗凝治疗均被列为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房颤抗凝的实际情况和指南要求相差甚远,我国房颤抗凝率不足5%。老年房颤不仅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因此寻求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是临床医师目前面临的挑战。 1 老年房颤患者是抗凝治疗的主要人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岁,在<60岁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泰山疗养院长期住院的年龄≥80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235例,根据治疗分为阿司匹林组135例,非抗血小板组100例,比较2组心脑血管血栓性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组联合终点事件29例,主要终点事件14例,血栓死亡7例,非抗血小板组分别39例、18例和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抗血小板组比较,阿司匹林组联合终点事件危险率降低81.4%,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下降73.1%,血栓事件死亡的危险下降111.5%(P<0.01)。阿司匹林组引起的严重出血事件3例,发生率2.2%,非抗血小板组无出血事件发生,2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密切监测情况下,年龄≥80岁的长期住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疗效好,风险低,收益大于风险。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再发,对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取ABCDE策略,观察患者出院后1年能否维持高水平药物治疗符合率。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178例,采取ABcDE策略进行规范的二级预防。观察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降压、降糖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符合率。结果 178例患者中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史126例,其住院前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为41.3%,服用降压、降糖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分别为89.9%、83.3%和13.5%;155例完成出院1年随访,降压治疗符合率为100%,抗血小板治疗符合率为97.2%,降糖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符合率为98.2%和84.3%。结论采取ABCDE策略对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进行规范干预后,明显缩小二级预防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患者出院1年药物治疗符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性痴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曾进行了2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次是1979年,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023/10万人口,患病率为2210/10万人口;第2次是1986年进行的29个省、市、自治区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978/10万人口,患病率为1788/10万人口,其中脑梗死多于脑出血,约为4.5:1。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EN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12月,纳入中外文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RCT,包括15 880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抗血小板治疗不减少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RR=0.83,95%CI0.68~1.00,P=0.05),不减少房颤全因死亡(RR=0.88,95% CI 0.73~1.07,P=0.21),可能增加房颤患者严重出血1.9倍(RR=2.88,95%CI1.21~6.86,P=0.02),不减少房颤体循环栓塞(RR=0.71,95%CI0.34~1.51,P=0.38),不增加房颤患者颅内出血(RR=3.25,95%CI0.84~12.62,P=0.09).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比较显示:抗凝治疗显著降低房颤缺血性卒中发生率(RR=1.84,95%CI1.48~2.28,P<0.01),房颤全因病死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0.90~1.23,P=0.50),严重出血发生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76~1.19,P=0.66),抗凝治疗显著降低房颤体循环栓塞发生率(RR=1.94,95%CI1.24~3.03,P=0.004),抗凝治疗显著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RR=0.49,95%CI0.31~0.78,P=0.003).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抗血小板治疗不减少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并可能增加房颤严重出血事件1.9倍;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比较,抗凝治疗显著降低房颤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不增加房颤严重出血但显著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由于纳入的研究有限,结局指标不够统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使用统一结局指标、随访时间较长的大样本RCT来进一步证实.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ecurity of anti-platelet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 on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 NAF). 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EMbase, CENTREN and its affiliated 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data center, CBMdisc,VIP,and CNKI databases from establishment to Dec 2009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covering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and anticoagulants for patients with NAF.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RevMan 5.0 software after the strict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RCTs. Results Fourteen RCTs involving 15 880 patients were include. Compared with placebo or no use of anti-platelet drugs, antiplatelet therapy didn't reduce ischemic stroke (RR = 0. 83,95% CI0. 68 to 1.00, P = 0. 05 ), systemic emboli ( RR= 0. 71, 95% CI0. 34 to 1.51, P = 0. 38 ) and all-cause mortality (RR = 0. 88, 95% CI0. 73 to 1.07, P= 0. 21 ) whi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ajor bleeding ( RR = 2. 88, 95% CI 1.21 to 6. 86, P= 0. 02 ) in patients with NA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not affected by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 RR= 3. 25, 95% CI0. 84 to 12.62, P =0. 09). Compared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anticoagulant therapy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RR = 1.84,95% CI 1.48 to 2. 28 ,P <0. 01 ) and systemic emboli (RR= 1.94, 95% CI 1.24 to 3.03, P = 0. 004 )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 RR =0. 49, 95% CI0. 31 to 0. 78, P= 0. 003 ), did not affect all-cause mortality ( RR = 1.06, 95% CI0. 90 to 1.23, P = 0. 50) and the incidence of major bleeding ( RR = 0. 95, 95 % CI0. 76 to 1.19, P = 0. 66) in NAF patients.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and no use of anti-platelet drugs, anti-platelet therapy didn't reduce ischemic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 but increased the risk of major bleeding in NA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anti-platelet therapy, anticoagulant therapy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schemic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major bleeding,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NAF patients. Since the study included RCTs with limited and less uniform outcome endpoints, the conclusions should be verified with RCTs with more uniform endpoints and longer follow-up time.  相似文献   

8.
正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动脉支架术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支架术后防止血栓事件发生的基石,但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尤为突出,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因此,脑动脉支架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降低消化道出血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31例,单用阿司匹林患者34例,单用氯吡格雷患者10例,两药合用87例。根据TEG结果,将121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43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78例;97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38例和氯吡格雷敏感(CS)组59例,比较AR与AS组及CR与CS组各项指标。结果 AR组血红蛋白较AS组升高[(144.80±14.63)g/L vs(136.20±18.14)g/L,P=0.0101];血红蛋白偏高、加入二磷酸腺苷(ADP)血凝块最大强度升高增加AR风险。CR组高脂血症比例较CS组升高(65.8%vs33.9%,P=0.0021),血凝块形成时间延长及高脂血症增加CR风险。单用氯吡格雷花生四烯酸抑制率低于联合用药(P=0.0003),联合用药较单药血凝块形成时间延长(P=0.0061)。结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疗效不低于联合用药,阿司匹林可能通过影响ADP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0.
当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卢庆武,吕建国自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之后,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消除碘缺乏病全省目标动员会”,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制定了符合本省情况的消除碘...  相似文献   

11.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所致的脑血流低灌注或不稳定斑块脱落所致的栓塞,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如何提高患者经血管内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和挑战。1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位,由于动脉管壁长期受到血流冲击,导致内膜机械性损伤,继而脂质沉积、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形成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可能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学法测定15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高血压76例、脑梗死56例、冠心病25例,将AR和阿司匹林半抵抗患者作为非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组(59例),其余患者作为AS组(98例),并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该患者群中AR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非AS组冠心病患者较AS组明显增多(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与AR发生相关(OR=4.438,OR=2.943,P0.01)。非AS组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再发率明显高于AS组(15.05% vs 3.06%,P0.05;18.64% vs 7.14%,P0.01)。结论 AR对预后影响大,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显著升高,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3.
关注女性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我们在多年的冠心病治疗中,一直认为女性绝经期前有雌激素的保护故很少患冠心病,所以一直强调冠心病是老年的、男性的、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疾病,从而忽略了对女性冠心病群体的研究。早期的一些临床试验,所入选的研究人群也常常只包括男性,其结论却作为证据写入指南,用于指导男、女两性人群的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而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女性,却一直缺少系统的评价。因此,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10年中,脑血管病治疗和预防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颅内大血管卒中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诊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传统的冠心病定义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管径狭窄采用有意义的狭窄标准提出了见解。广大读者如存在不同意见 ,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发病后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证据最多,应用最为广泛是静脉溶栓药物。筛选出适宜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是静脉溶栓成功的关键。本文从静脉溶栓时间窗、年龄、轻型卒中、合并多种疾病或并发多发情况、近期穿刺/手术/外伤、既往服用抗栓药物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筛选出r-tPA静脉溶栓适宜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对阿司匹林剂量存在依赖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干休所530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分为3组:未用阿司匹林40例为空白对照组,25~50mg组24例,75~100mg组466例。用花生四烯酸诱导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20%诊断为血小板高反应性。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将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基础疾病、服心血管病药物等14个协变量完全匹配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72.50%,37.50%,13.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5,P<0.01)。经倾向值匹配后,每组各17例患者临床基线完全匹配,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82.35%,47.06%,11.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在0~100mg变动,抗血小板作用对阿司匹林剂量有依赖性,多数口服≤50mg/d的阿司匹林患者达不到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和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观察CR患者在药物剂量增加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 选择156例ACS患者,分为老年组(116例)和非老年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治疗7天后采用光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选取血小板聚集率变化≤10%的CR患者,1次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观察24 h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38例患者发生CR,糖尿病患者发生CR比例较高,占43.3%,将药物剂量增加至300 mg后,有21例C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10%.结论 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老年人CR发生率为23.3%,CR与糖尿病和药物剂量有关,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日间、夜间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昼夜变化的影响,确立冠心病患者更有效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交叉试验设计,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别设立为日间服药组(日间组)及夜间服药组(夜间组),于药物达稳态浓度后,用全血阻抗法以ADP及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24 h内5个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之后,两组交换,药物达稳态浓度后以相同方法再次测定24 h内5个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日间组10:00时最高[(7.96±3.64)欧姆],00:00时最低[(6.12±3.29)欧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组20:00时最高[(7.86±4.28)欧姆],10:00时最低[(5.46±3.93)欧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日间组10:00时最高[(9.93±5.73)欧姆],16:00时最低[(9.14±5.13)欧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组20:00时最高[(9.40±5.39)欧姆],10:00时最低[(7.37±4.12)欧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2种诱导剂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在10:00时日间组均明显高于夜间组(P<0.05),其余4个时间点之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间服药与夜间服药血小板聚集率呈现不同的昼夜变化规律,夜间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抑制晨起血小板聚集高峰,夜间服药优于日间服药.  相似文献   

20.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处理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钦 《胃肠病学》2001,6(2):128-128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在国内外文献中约占UC的20%~30%。过去,重症UC的死亡率相当高,可达30%以上;近年由于诊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至6%以下。及时、正确地判断病情和细心地处理往往可使重症UC患者转危为安。本刊本期刊出的个案入院时病情严重,处理过程周折坎坷,15天后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发展为危重病型,终致不治。为提高对重症UC的认识水平,现针对该病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共同商榷。 一、有关病程和严重度的估计 该例患者于入院半年前冬季发生腹泻,按菌痢治疗1个月后才缓解,不符合一般急性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