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365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65例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单纯的HBV感染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重叠病毒感染(HBV HCV和/或HBV HEV)均加重病情;(2)重型肝炎好发年龄主要分布于(20~60)岁,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60岁老年患者病死率达74.5%,预后与性别无关;(3)重型肝炎病死率为54.8%,其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及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分别为83.3%,64.3%和53.0%;(4)预后与不同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血胆固醇及有无胆酶分离密切相关,但与总胆汁酸无显著相关;(5)93.1%重型肝炎患者合并并发症,并发症(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其它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年龄、病因、临床分型、多个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均能影响重型肝炎的转归,性别、总胆汁酸与重肝预后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分析 9例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重型肝炎的有关状况。从 1990~ 1999年共收治甲型肝炎 875例 ,诊断为重型肝炎的 9例 ( 1.0 3% ) ,5例死亡 ,病死率为 55.6% ,在同期甲型肝炎中病死率为 0 .57%。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2例 ( 2 2 .2 % ) ,全部死亡 ,病死率为 10 0 % ;亚急性重型肝炎 7例 ( 77.8% ) ,3例死亡 ,病死率为 4 2 .9% ;9例中 1例 ( 11.1% )重叠HBV感染并死亡。患儿年龄从 1~ 10岁 ,平均 6岁 ;5岁以下 5例 ( 55.6% )。 7例男孩 ( 77.8% ) ,男 :女为 3.5:1。分析表明 :( 1)急性重型肝炎比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预后更差。 ( 2 )重叠…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患者病因、诱因、年龄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病因、诱因、年龄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我们对我院 1997年~ 1999年收治的 5 6 5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 :5 6 5例均为我院住院重型肝炎患者 ,年龄 1~ 80岁 ,平均年龄为 42 .8岁。男性 45 2例 ,占 80 .0 %;女性 113例 ,占 2 0 .0 %。重型肝炎的诊断按照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急性重型肝炎 9例 ( 1.6 %) ,亚急性重型肝炎 36例 ( 6 .4%) ,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 6例、9例、2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5 2 0例( 92 .0 %) ,早期、中期、晚…  相似文献   

4.
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应用SPSS 10.0及STATA软件对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亚急性重型肝炎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好发年龄>40岁;(2)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原仍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其次为戊型肝炎病毒及不明原因,药物性以抗结核药物为主;(3)实验室指标TB、PT、PTR、WBC及其分类、BLA、CRE与预后成正相关,与PTA、TC、ALB、CHE、TG、PLT成负相关,与ALT、AST无相关性;(4)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前3位为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病死率最高前三位为脑疝、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好发于男性,好发年龄段为40岁以上;仍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要病原;电解质紊乱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肝性脑病发病不足50%;PT、TB、PLT、TC、ALB等可作为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对于无肝性脑病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是一个重要的灵敏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洪清  骆成渝 《肝脏》2000,5(4):232-233
慢性重型肝炎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 ,是目前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了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2 6 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因素作一分析。材料和方法一、材料2 6 4例病人均为我院 1998年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按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其中男性 2 0 2例 ,女性 6 2例 ,年龄 19~ 87岁 ,平均 47岁。主要临床表现 :高胆红素有 2 6 3例 (89% ) ,肝昏迷 117例 (44 % ) ,肝脏缩小 15 0例(5 7% ) ,腹水 12 4例 (47% ) ,肝肾综合征 15 0例…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评分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肝炎 (重肝 )是一类病情重、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如能及早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及时治疗 ,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我们收集 1999年 5月 -2 0 0 3年5月收治的 13 5例重型肝炎病例 ,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估。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3 5例均为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 ,男 98例 ,女 3 7例。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86岁 ,平均 (3 2 3 8±16 91)岁。按照 2 0 0 0年 9月西安第 10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标准诊断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16…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说明慢性重型肝炎分型存在的必要性 ,以及说明由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慢性重型肝炎的异同。使用SPASS软件和SDAS软件对 1997~ 1999年收治的 4 88例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 1)慢性重型肝炎占重型肝炎的 92 .0 3% ( 52 0 /565) ,其中成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4 88例 ,占 93.85% ,慢性重型肝炎发生于慢性肝炎的为 158例 ( 32 .4 % ) ,发生于肝硬化的为 330例 ( 67.6% )。 ( 2 )无论是慢性肝炎 ,还是肝硬化 ,入院时即变重型 ,PTA及TB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者均在 60 %以上。 ( 3)无…  相似文献   

8.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拟建立一个判断其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 ,为临床治疗决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意见。研究了 170例重型肝炎患者 (存活组 4 5例 ,死亡组 12 5例 )的 2 0个临床指标 ,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回归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为参数 ,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一个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单因素分析发现 ,代谢性酸中毒、血清 [Na+ ]、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临床分型、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血清尿素氮、自发性腹膜炎等 9个指标与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关 (P <0 0 5~ 0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 ,血清 [Na+ ]、凝血酶原活动度、临床分型、肝性脑病是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以该 4项指标建立评分系统。总分≥ 5为判断患者死亡的临界值。应用该评分系统回顾性判断 17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符合率为 80 %。此评分系统对于早期判断、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积极的预防、治疗其危险因素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 10 9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 (PE)治疗 ,分析重型肝炎各期、并发症、病毒复制指标 (HBVDNA、HBeAg)等因素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结果 :PE治疗早、中、晚期重型肝炎有效率分别为 82 86%、 60 78%、 2 5 0 0 % ,三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对有并发症的重型肝炎其有效率为 5 0 % ,无并发症者为 84 62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HBVDNA、HBeAg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应在其早期、无并发症时采用 ,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而病毒复制活跃与否对重型肝炎治疗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定量检测55例重型肝炎患者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9例 ,慢性重型肝炎 44例 )及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死亡组血清VEGF含量分别为 :44.73± 1 4 .71pg/ml,80 .48± 1 0 .47pg/ml,37.99± 1 2 .70pg/ml。提示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死亡组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1 )VEGF与肝细胞再生密切相关 ;(2 )动态检测血清VEGF水平变化可以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青年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以指导防治。 方法 对 2 3例 4 0岁以下AMI患者及 4 7例 6 0岁以上AMI患者的易患因素、伴发病、发病诱因、临床表现、4周内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青年组患者吸烟指数、饮酒指数、胸痛发生率明显多于老年组 (P <0 0 5 ) ;而老年组则伴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病明显多于青年组 (P <0 0 1 ) ;并以劳累、精神紧张为主要诱因 ,其肺部罗音、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及 4周病死率显著增高 (P <0 0 5 )。 结论 青年及老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不同特点 ,在防治中应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2.
膦甲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型乙型肝炎24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型乙型肝炎发病急 ,病死率高 ,我们自 1998年以来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及地塞米松治疗重型乙型肝炎 2 4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 1998年以来住院的乙型重型肝炎 2 4例为治疗组 ,男 18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 0 .5岁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4例 ,慢性重型肝炎 16例。另选 18例仅用综合治疗的乙型重型肝炎作对照 ,男 14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38.2岁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6例 ,慢性重型肝炎 8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  相似文献   

13.
重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性抗菌治疗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6 - 10~ 2 0 0 1- 12泉州市第一医院入院前 1周未经抗菌治疗、入院时无感染征象、住院时间超过 72h的重型肝炎病例 ,根据临床分期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15 9例患者中 76例发生医院感染 ,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 (A组 )、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组 (B组 )及半合成青霉素组 (C组 )医院感染率分别为 5 6 16 % (41/ 73)、34 0 % (17/ 5 0 )和 5 0 0 % (18/ 36 )。与A组比较 ,B组早、中、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时间均明显推迟 ,中期、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期重型肝炎病死率明显降低 ,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与A组比较 ,C组各期重型肝炎的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预防性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推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时间 ,降低中、晚期重型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 ,降低中期重型肝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 16 8例住院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2例 (85 71% )患者多核细胞 (PMN)相对值≥ 0 5 0。 3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共分离细菌 4 2株 ,大肠埃希菌占 4 2 % ,腹水蛋白≤ 10g/L并发SBP发生率高于腹水蛋白 >10g/L患者。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 ,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腹水蛋白 <10g患者应警惕SBP发生 ,应及早做腹水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 2 3例 ,随机分成两组 ,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 ( 10 0mg/d) ,其它综合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疗程均为 12周 ,观察其临床、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  ( 1)拉米夫定组TBIL、PTA、Child Pugh计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5 ) ,而ALT、AST、ALB下降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2 )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88.9%对 3 7.5 % ,P <0 .0 5 )。( 3 )拉米夫定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18.2 %对 3 3 .3 % ,P >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可缓解病情 ,改善肝功能 ,抑制HBV复制 ,但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25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2 56例住院患者 ,年令 9~ 68岁 ,平均 31.7岁。采用经皮肝穿刺术。结果表明 ,2 56例肝穿刺临床与病理符合情况 :淤胆型肝炎、原发性肝癌和急性肝炎符合率为 10 0 %。其它符合率由高向低依次为 :活动性肝硬化( 90 .9% )、轻度慢性肝炎 ( 86.3% )、慢性重型肝炎 ( 73.9% )、急性重型肝炎 ( 66.67% )、中度慢性肝炎 ( 60 .4 % )、静止性肝硬化 ( 4 2 .9% )、重度慢性肝炎 ( 4 0 .4 % )和亚急性重型肝炎 ( 33.3% ) ,总符合率为 69.9%。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 :( 1)部分慢性肝炎起病隐袭 ,肝脏具有…  相似文献   

17.
探讨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及主要并发症 ,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对 154例重型肝炎的死亡原因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仍以慢性乙型为主。直接死亡原因以肝肾综合症最高 ( 36.4 % ) ,其次为严重感染 ( 2 8.6% )、上消化道大出血 ( 2 2 .1% )、肝功能衰竭伴肝性脑病和脑水肿。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应从源头抓起 ,做好乙型肝炎的预防 ,减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早期阻止免疫病理损伤和肠源性内毒素的继发性损伤 ,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是减少重型肝炎病死率的关键。重型肝炎死因及主要并发症探讨@隋云华!210002$南京解放军第八一…  相似文献   

18.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一种危重的临床类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复杂。为了探讨影响重症肝炎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对105例各型重型肝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105例重型肝炎病例均为1996~1999年住院病人,男68例,女37例,年龄21岁~73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7例,慢性重型肝炎72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仪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2 观察项目 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对病情及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9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型肝炎临床分型与血糖水平的变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度低血糖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低血糖症患者(P〈0.05)。重型肝炎有血糖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重型肝炎常有低血糖发生(98例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达44.9%),重型肝炎患者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后病死率差异不明显(P〉0.05),低血糖组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重型肝炎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低血糖。血糖越低,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于判断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慢性重型肝炎转归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虎  蒋敏 《肝脏》2003,8(1):63-63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发生慢性重型肝炎常是导致病情加重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 ,临床抢救成功率低。为探讨影响慢性重型肝炎转归的因素 ,我们将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 119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其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 ( 4 5例 )和未愈组 ( 74例 )进行临床分析以期为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积累更多的经验。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19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好转组 45例 ,男 3 3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 4 1.4± 12 .3 )岁 ,未愈组 74例 ,男 67例 ,女 7例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