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胃镜下观察,探讨消化性溃疡胃镜下局部表现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相互关系.方法:确诊1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传统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型,通过电子胃镜下观察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色、胃壁蠕动等镜下局部表现分析与中医传统辨证的关系.结果:不同证型胃镜下局部胃黏膜改变、溃疡苔颜...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胃镜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奔前  周俊亮 《新中医》2005,37(12):34-36
目的:观察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胃镜检查。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HP感染的关系以及舌象与溃疡分期的关系。结果:溃疡分类与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分期中胃热炽盛型占12例,愈合期和瘢痕期中肝胃气滞型占26例,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证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溃疡各期与舌象之间有密切联系。HP检出率的高低为胃热炽盛型〉肝胃气滞型〉寒邪犯胃型〉瘀阻胃络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食滞胃肠型,胃热炽盛型与其他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观察表明,胃镜检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可作为望诊之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有力的客观化指标,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促进溃疡病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慢性溃疡.根据发生部位主要包括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滥用、胃酸与胃蛋白酶的过多分泌、遗传与精神因素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中医学认为多种原因可导致本病,常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等相关.常见中医证型有寒热错杂、脾胃虚寒、痰气阻络、气阴不足、瘀血阻滞等,其中寒热错杂证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型客观化之消化性溃疡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日益深入,而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为其难点之一。主要从胃动力学、胃酸和胃蛋白酶、HP感染及微量元素等方面概述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46例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诊断与胃痛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46例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诊断与胃痛证型的观察表明,消化性溃疡与胃痛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联系,以肝胃郁热型居多,其次为脾胃虚寒型和肝气犯胃型,消化性溃疡多伴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炎症程度的差异与胃痛证型有内在联系,为临床辨证与辨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近 10年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及客观化研究的文献,归纳为胃电图、胃镜像、X线征象、HP感染、前列腺素、胃肠激素、胃酸及胃蛋白酶、IgG及环核苷酸、内源性多肽及细胞因子等与中医辨证的关系。参考文献 25篇。  相似文献   

7.
95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甚高。为发挥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我们于2004~2005年间进行了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证型、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常见的证型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肝胃郁热等,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脾、肝、胃络,常见的病性证素为气滞、热、阳虚、血瘀、气虚、阴虚、气郁、湿。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临床分布类型较多,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 923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62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且胃镜检查结果阳性(EE)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脾胃湿热证24例:EE分级在Ⅱ级以上;寒邪客胃证5例:EE分级为Ⅰ级;肝胃不和证12例:除EE表现外,多伴胆汁反流;脾胃虚弱证17例:EE分级在Ⅱ级以上,伴贲门松弛或食管裂孔疝;痰瘀互结4例:EE分级在Ⅲ级以上,伴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各种证型的胃镜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的若干相关研究李俊梅广源谭荣益(广州中医药大学94级研究生广州510407)随着诊疗技术和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更新,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亦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证”的本质,在量化中医“证”的指标方面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能使患者尽快康复,疗效优于西医.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生是胃、十二指肠粘膜自身的防卫力和损伤粘膜的侵袭力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130例,与采用西医治疗的100例患者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0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临床治愈率为83.8%,总有效率95.4%;对照组临床治愈67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临床治愈率为67%,总有效率86%。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80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年后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者存在差异性(P〈0.05);1年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为15.0%,亦存在差异性.结论:中药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总体有效率,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具有疼痛规律性,复发性,产生并发症等特点,本人采取中医重要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本人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和与饮食的关系,辨别虚实,寒热,气血的不同,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两大类,以调和胃气,疏肝运脾为主,兼以理气,化瘀,清火,补阴,温阳等,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复发率低。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116例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患者,随机两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结果:中医组有效率88.9%,无复发。西医组有效率75.0%,3例复发。结论:中药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分五型辨治消化性溃疡。即: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和胃兼须理气;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散寒为主;肝胃郁热型,治以清热解郁为主;痰饮型,治以温中化饮;瘀痛型,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用药时注重病情不同程度及兼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6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式治疗,46例(西医组)采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整体效果以及不良情况。结果:中医组HP阴性率93.3%,西医组仅为78.3%;中医组总有效率95.0%,治愈率71.7%;西医组总有效率78.3%,治愈率50.0%;中医组不良情况出现率为3.4%,西医组为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佳,临床可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