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各项指标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伤口感染、腹腔感染、黄疸、败血症)发病率.结果:①治疗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4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唐忠明  邓中民  朱德斌 《新中医》2024,56(9):98-101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辅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行胆囊 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胆囊切除术后 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肠鸣音恢复、进食及排便时间更早(P<0.05)。治疗后,2组血清 hs-CRP、PCT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 照组23.26% (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有利于改善术 后胃肠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手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厦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少/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以及CRP检测评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较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RP的影响.方法: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RP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胁痛、发热及呕吐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在急性胆囊炎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胆囊造瘘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TGD,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死亡率2.04%,低于对照组18.3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PTGD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3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176例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并应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155例仅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体温异常持续时间、血象异常持续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体温异常持续时间、血象异常持续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与分析开泄复方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予中医开泄复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热、恶心呕吐、肋痛消失的时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开泄复方治疗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西药,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缩短,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连续服药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炎利胆片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清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胆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对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 清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小切口切除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将胆囊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和切口感染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时间和排气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48-55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医汤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以及临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研究对象分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也显著升高,两组在缓解率和治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中西医联合用药能快速缓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同时也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西医手术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市中心医院 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水 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活质量水平〔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 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MTL 水 平及 GLQI 评分高于对照组,GAS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为 4.88 %,低于对照组的 19.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对急性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可以尽快促进患者术 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配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大柴胡汤配合治疗;通过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CRP水平比观察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大柴胡汤配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及发热时间,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单纯腹腔镜联合抗生素治疗相比,效果良好,差异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为280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将其中140例即时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140例延迟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胆囊体积,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P 0.05),观察组的胆囊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即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胆囊体积较小,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少,即时手术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9.
叶娜珊  王以巧  倪乐 《新中医》2022,54(22):80-83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片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2 组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术后次日即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片治疗。2 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2 组肝胆湿热证证候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胁肋胀痛、晨起口苦、口干欲饮等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胁肋胀痛、晨起口苦、口干欲饮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3 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片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发病到手术时间作为区分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急性胆囊炎组和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两组患者分别为91例和77例,分析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早期急性胆囊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好,且明显高于延迟性急性胆囊炎,较早诊断及治疗急性胆囊炎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