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由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病例资料。结果:35例病例,其中发热30例,皮疹4例,血尿32例(其中肉眼血尿14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983μmol/L,血尿素氮28.6mmol/L;出现蛋白尿30例,白细胞尿30例,B超检查显示双肾体积增大10例,皮质回声增强11例。通过各种方案进行治疗,31例治疗l~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早期停药,早期治疗可提高急性间质性肾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有急性肾力能损害的表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渗透压低;肾活检均有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改变;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4周至12周后18例中有1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为鱼胆中毒,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而愈.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肾活检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早期确诊后去除病因,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环磷酰胺,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成药所致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服用中成药冠心苏合丸及龙胆泻肝丸所致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5例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1例肾移植,3例病情稳定,无进展,2例应用激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老年患者,应注意询问有无服用龙胆泻肝丸及冠心苏合丸史,以防漏诊及误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宋岩  相似文献   

4.
王洽会  刘秀省 《光明中医》2011,26(4):734-734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内科急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死亡率高。多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通过病史及检查是可以明确的,但有一部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病史不清或症状不典型,难以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对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6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进行分析,讨论。肾活检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文献报道近20%住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由药物引起的肾损伤~([1]),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可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特点,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健康人员2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人员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血液检测结果中,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液检测结果中,观察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α1微球蛋白、NAG酶、重碳酸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可滴定酸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检测结果中,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可以作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80例呼吸衰竭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气血分析,检查结果中PaO2<60mmHg,不伴有PaCO2升高患者35例,为Ⅰ型呼吸衰竭;45例患者动脉气血分析PaO2<60mmHg,且PaCO2>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37例患者呼吸衰竭发展迅速,致病因素严重影响通气换气功能,为急性呼吸衰竭;另43例病情进展缓慢,为慢性呼吸衰竭。结论:呼吸衰竭的诊断依赖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动脉气血分析、呼吸功能检查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呼吸衰竭应依疾病类型和病因采取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chon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itis,CTIN)亦称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以肾小管-间质性损害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轻度蛋白尿、肾小管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以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以首发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并最终明确病因诊断的疾病,寻找疾病诊断的线索,为病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住院患者为初步入选者,并经组织病理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者,部分患者最终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遗传学等检查方明确诊断并资料完整的病例为最终入选病例。结果符合要求者150例,自发病起至明确诊断的时间数日至10余年,1个月(含1个月,以下同)内明确诊断者89例,6个月内明确诊断者32例,6个月~1a内明确诊断者14例,1~3a内明确诊断者8例,3a以上方明确诊断者7例;病因较为复杂,良性肿大51例占34%,恶性肿大83例占55%,介于良恶性之间者16例占11%。结论淋巴结肿大病因复杂,明确诊断至关重要。临床表现、一般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B超、CT、MRI等)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并具有一定特征性;组织病理检查十免疫组化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查、基因检测、遗传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并对预后判断、制定治疗措施、疗效观察具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2006 年4 月-2011 年4 月来我院外科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30 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5-67 岁.所选患者中患有乳头凹陷畸形2 例,患有哺乳期乳腺炎3 例,有外伤史1 例.观察与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主要与乳腺导管的阻塞和扩张有关,B 超检查、细针的穿刺学检查与病理检查是十分有效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这种疾病可分为慢性瘘管型、肿块型、以及急性脓肿型.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的特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反复发作.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最终目标在于切开或是切除病变的乳腺导管,从而实现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关木通中毒致肾脏损害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雄  赖燕蔚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109-2110
目的了解中药关木通中毒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关木通中毒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转归情况,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短期大剂量服用关木通者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或长期间断)服用小剂量或正常剂量关木通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关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有与其他间质性肾炎不同的特点,在临床上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危象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疗过程,探讨本病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降低误诊误治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通过1例甲状旁腺危象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结果诊断明确后,经中医药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已恢复正常,离子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无明显诱因的急性胰腺炎合并高钙血症的患者,详细检查甲状旁腺功能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常规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淀粉酶、脂肪酶的指标及血钙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低钾性麻痹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低钾性麻痹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发病诱因的再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5例低钾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病因、诱因。结果:105例中明确病因者37例,未能明确病因者68例;发病诱因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伴呼吸肌麻痹5例,眼外肌、咽喉肌麻痹1例;死亡1例,系严重低钾伴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结论:诊断低钾性麻痹时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肾上腺CT扫描、血气分析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少数病例有症状差异性时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对11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为常见,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进行选择,疗效较好,患者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程度及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结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总的预后较好,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轻重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临床危重症。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本文回顾性分析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理诊断和内科治疗,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临床实践证明,对ARF患者行肾活检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腹腔镜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检查与治疗分析其好处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并分析124例不孕不育患者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不育不孕患者经过腹腔镜详细检查后,均明确诊断出了病因,并且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手术手段治疗。通过治疗,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有78例已经成功妊娠。结论:腹腔镜检查与治疗不晕不晕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1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与比较。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血常规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血清肌酐水平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微球蛋白、重碳酸盐、白细胞、NAG酶和红细胞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2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0.3%。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为非特异性的,临床中患者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需要定期的检查,同时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阴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保障提高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资量。方法:分析243例绝经妇女阴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超声和病理检查资料以及治疗康复情况。结果:炎症和子宫良性疾病是绝经妇女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恶性肿瘤患者占14.8%,70岁以下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占13.6%,大于70岁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占27.3%,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结论:应及时检查治疗绝经后阴道出血,老年妇女施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及处理措施,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腹痛,但程度轻重不同,其他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也有差异;本组手术治疗33例:保守治疗3例,发生早产1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妊娠期阑尾炎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以减少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妙六散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妙六散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 AIN的疗效.方法将 52例 AI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妙六散,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 3周.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妙六散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