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37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98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治疗前、治疗2 h、治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2 h后,观察组患者pH、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乳酸水平改善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pH、PaO2/FiO2、PaO2、乳酸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 d临床缓解率无显著差异(χ2=1.042,P=0.307),治疗后5 d、7 d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胀气、口咽溃疡、口腔真菌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性脑病发生率(3.03% vs. 10.0%,P=0.006)及气管插管率(7.57% vs. 11.11%,P=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创通气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 结论经口鼻面罩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参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干预,研究组予以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频率、Borg评分、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研究组剧烈咳嗽、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较参照组短(P<0.05);干预后,研究组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与Borg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GRQ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能改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症状缓解,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朱琦 《中国防痨杂志》2006,28(3):162-163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呼吸机)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1例肺结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结果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aO2)明显上升,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结论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好,可提高PaO2、降低PaCO2,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清ET-1及CC16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院就诊患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共11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NCPAP,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1(ET-1)、Clara细胞蛋白-16(CC16)、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67%(49/60),高于对照组64.81%(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ET-1、CC1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SaO2均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5/60)、9.26%(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血清ET-1及CC16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科住院的4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158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均为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痰细菌病原学检测或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等资料临床确诊后进行血清学诊断。分析血清MT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以及相对分子质量16000(以下采用“16kD”表示)和相对分子质量38000(以下采用“38kD”表示)的蛋白抗体的检测资料,以及单独及联合检测不同结核抗原(LAM、38kD和16kD)的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495例观察组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8.7%(340/495)]明显高于158例对照组患者[34.8%(5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7.50,P<0.01);菌阴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4.0%(210/328)]明显低于菌阳肺结核患者[77.8%(13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83,P<0.01)。观察组340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LAM、38kD、IgG抗体联合检测同时均阳性的患者最多[61.8%(210/340)];对照组55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IgG抗体阳性最高[67.3%(37/5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约登指数分别为68.7%(340/495)、65.2%(103/158)、86.1%(340/395)和39.9%(103/258)、67.8%(443/653)、0.34。 结论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其中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测阳性率高于菌阴肺结核,LAM、38kD和IgG联合检测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血清抗脂阿拉伯甘露糖及38kDa抗体 (LAM38kD IgG)检测对涂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检测57例涂阴肺结核,52例肺外结核,32例涂阳肺结核,29例肺癌患者及33例正常人血清中LAM38kD IgG。 结果 涂阴肺结核组LAM38kD IgG阳性率为73.7%,其中痰结核菌涂 (-)培 (+)组为84 .6%,涂 (-)培 (-)组为70 .5%。肺外结核组阳性率为71.2%,涂 (+)肺结核组阳性率93.8%,肺癌组假阳性率31%,健康组假阳性率9.1%。结论 血清LAM38kD IgG检测对涂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改良动态ROX指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高流量鼻导管(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2例,HFNC成功66例,失败36例,改良ROX指数为PaO2/FIO2与RR×HR的比值×100,动态指数定义为HFNC前与HFNC 2 h指数的差值,分析不同指数对HFNC失败的预测效能及相关因素。结果 HFNC失败组年龄、APACHE II评分高于HFNC成功组。HFNC 2 h时,HFNC成功组HR、RR和FiO2低于HFNC失败组,SpO2、PaO2、PaCO2、SpO2/FIO2和PaO2/FIO2高于HFNC失败组。HFNC成功组HFNC持续时间、HFNC 2 h ROX,动态ROX,HFNC 2 h改良ROX和改良动态ROX指数均高于HFNC失败组。动态ROX、HFNC 2 h改良ROX和改良动态ROX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三医院国际医疗部72例AECOPD并2型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NIPPV治疗组34例及BAL联合NIPPV治疗组,BAL组,38例。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病情转归相关指标(呼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有创通气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生化指标,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差异,并评估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BAL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NIPPV组(P<0.05),且呼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有创通气率均低于NIPPV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部分血气分析指标(PaO2、pH)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BAL组高于NIPPV组(P<0.05);PaCO2及生化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COX-2、PGE-2)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BAL组低于NIPPV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AL联合NIPPV治疗方案对AECOPD并2型呼衰疗效显著,可及时纠正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病情转归,且不良反应少,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也有利。  相似文献   

10.
石倩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87-1091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公开发表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对照组为未并发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病例组为并发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04-30。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20篇文献,共2 997例患者,其中病例组1 248例、对照组1 7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降低、FEV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升高、高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泡死腔分数(ADSF)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3例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儿分为轻中度组(4≤PaO2/FiO2<16)和重度组(PaO2/FiO2≥16),随访28 d,依据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氧合指数(P/F值)、ADSF,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P/F值、ADSF,死亡组和存活组患儿在不同时间段的ADSF,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时间段的ADSF,评估ADSF、P/F值对ARDS患儿死亡的预测。 结果43例ARDS患儿,PaO2/FiO2轻中度组(4≤PaO2/FiO2<16)23例和重度组(PaO2/FiO2≥16)20例,轻中度组ADSF均比重度组低(P<0.05),轻中度组P/F值均比重度组高(P<0.05);随访28 d,死亡组ADSF均比重度组高(P<0.05),死亡组P/F值比存活组低(P<0.05);死亡组在0~<24 h、24~<48 h、48~72 h时间段内ADSF均比存活组高(P<0.05);重度组在0~<24 h、24~<48 h、48~72 h时间段内ADSF均比轻中度组高(P<0.05);ADSF预测ARDS患儿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0.36,曲线下面积(AUC)为0.742(P<0.05)。 结论ADSF与A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ADSF预测ARDS患儿病情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7—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因疑似肺结核住院后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3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住结核科一病区的1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住结核科五病区的1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结核科常规护理管理及痰标本留取宣传教育,同时对患者痰标本留取及规范送检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痰标本的留取实施目标管理,即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并确定痰标本留取的总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成分目标,通过分目标的设定、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处理、检查实施结果最终达到总目标。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痰标本留取的完成情况、合格情况及痰细菌学检测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留取痰标本502份,实际留取476份,合格432份,痰细菌学检测阳性312份;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留取痰标本524份,实际留取431份,合格307份,痰细菌学检测阳性172份。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的完成率为94.82%(476/502),合格率为90.76%(432/476),痰细菌学检测阳性率为72.22%(312/4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5%(431/524)、71.23%(307/431)、56.03%(172/3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9.50、57.15、20.83,P值均<0.01)。结论 目标管理能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的主动性,提高痰标本留取的质量及痰细菌学检测的阳性率,有利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抗体IgG检测(简称“IgG检测”)辅助诊断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具有IgG检测、抗酸杆菌涂片(简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CT扫描及临床诊断等资料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计1494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1020例(肺结核组)、肺外结核54例(肺外结核组)和排除结核病的其他肺部疾病420例(其他肺病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0例肺结核患者和54例肺外结核患者的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3%(748/1020)、62.96%(34/54),高于涂片镜检[分别为43.24%(441/1020)、20.37%(11/54)]和液体培养[分别为61.37%(626/1020)、29.63%(16/54)](χ 2=190.02,P<0.001;χ 2=20.15, P<0.001; χ 2=33.18,P<0.001; χ 2=12.07,P=0.001);IgG检测肺结核与其他肺病患者的阳性率(6.90%,29/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53.47,P<0.001)。IgG检测144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73.33%(748/1020)、93.10%(391/420)、79.10%(1139/1440)。1020例肺结核患者中,涂片镜检阳性者的IgG检测阳性率(86.85%,383/441)与涂片镜检阴性者的IgG检测阳性率(63.04%,365/579),以及液体培养阳性者的IgG检测阳性率(80.51%,504/626)与液体培养阴性者的IgG检测阳性率(61.93%,244/39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2.56、42.70,P值均<0.001)。分别以涂片镜检和液体培养为标准,IgG检测1020例肺结核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86.85%(383/441)和80.51%(504/626) 、36.96%(214/579)和38.07%(150/394)、58.53%(597/1020)和64.12%(654/1020)。1020例肺结核组患者中涂阴培阴(菌阴)肺结核患者为372例(36.47%),其IgG检测阳性率为61.29%(228/372),阳性患者的CT扫描表现以斑片、条索状阴影(83.77%,191/228)多见。420例其他肺病患者IgG检测假阳性率为6.90%(29/420),与肺部感染(62.07%,18/29)和肿瘤(13.79%,4/29)患者有少量交叉反应。 结论 结核抗体IgG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尤其是对菌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检出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甲基强的松龙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II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甲基强的松龙抗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片治疗;测定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而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周、2周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DLCO/VA、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VEGF、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酰半胱氨酸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IIP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抑制肺纤维化,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B型钠尿肽和血气(PaO2、PaCO2)在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继发肺栓塞(PTE)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32例高风险AECOPD继发PTE的患者作为血栓组;同期住院60例高风险AECOPD未继发PTE的患者为高风险单纯COPD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52例低风险AECOPD(未继发PTE)患者为低风险COPD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B型钠尿肽(BNP)及血气分析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高风险AECOPD患者(血栓组和高风险单纯COPD组)的血浆D-二聚体、BNP的均值均高于低风险COPD组患者,血栓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值又高于高风险单纯COPD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的PaCO2及PaO2均值均低于高风险单纯COPD组及低风险COPD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单纯COPD组患者PaCO2高于低风险COPD组患者(P<0.05),但两组间PaO2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风险AECOPD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升高,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继发肺栓塞时,D-二聚体及BNP升高更明显,低氧进一步加重,且在原有高二氧化碳水平的基础上出现PaCO2下降,均值>5 mmHg,提示血浆D-二聚体、BNP与血气分析检测在判断高风险AECOPD继发肺栓塞的风险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及时判断高风险AECOPD患者早期抗凝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和基础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PaCO2、PaO2、Sa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例数和血气分析结果(PaCO2、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急诊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心衰患者NT-proBNP及hs-CRP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急诊科治疗的Ⅱ型呼衰合并心衰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及实验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Ⅱ型呼衰合并心衰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面罩吸氧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BiPAP治疗。分别比较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24 h(T2)、48 h(T3)时一般资料、动脉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浆NT-proBNP及hs-CRP以及治疗过程中转为有创通气治疗人数之间的差异。并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间死亡风险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较高(χ2=6.318,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2及T3时HR及B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SpO2则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T2及T3时PCO2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H、PaO2、LVEF及SV则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T2及T3时时NT-proBNP及hs-CRP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转为有创机械呼吸人数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074,P=0.149)。Log rank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死亡风险较对照组显著较低(Log rank χ2=4.563,P=0.034)。 结论BiPAP能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呼吸功能及心功能情况,有效治疗上述疾病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1年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