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F)中文版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感染有关特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4大领域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4大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4.04±1.87)分、心理领域(12.48±1.88)分、社会关系领域(12.78±2.25)分、环境领域(11.87±2.00)分。配偶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本人的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越高;静脉注射途径在各领域中得分最低。结论应加强年轻患者、抗病毒治疗患者和静脉注射感染者的心理健康辅导,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毛晓慧  毕勇毅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29-1231
目的了解武汉市矽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评价其生存质量。同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汽轮发动机厂100名健康工人作为参照组,并且以全国一般水平作为更普通的参照。通过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与量表4个领域得分的关系。结果调查中矽肺病患者43例,健康工人100例,各人群生存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健康工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x珋±s)依次为(13.68±1.54)、(13.14±2.02)、(14.35±2.43)和(10.85±2.17)分,均高于矽肺病患者;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社会关系领域则高于全国一般水平。矽肺病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的得分(x珋±s)依次为(9.8l±2.25)、(10.40±3.27)、(12.34±2.24)和(8.80±2.45)分,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并且均低于健康工人。矽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人收入、工龄、既往病史、家庭摩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食欲情况。结论相对于全国一般水平来说,矽肺病患者和健康工人的生存质量较差,影响矽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疾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新冠肺炎早期疫情(2020年4月底前)防控胜任水平,为有针对性地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提供借鉴,为今后系统、深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胜任力研究、推动疾控体系改革等提供参考。[方法]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548个CDC(32个省级CDC、145个地市级CDC、371个县区级CDC)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新冠肺炎早期疫情防控胜任水平自评分平均(7.68±1.473)分,其中省级CDC得分(8.72±0.924)分、地市级CDC得分(8.03±1.497)分、县区级CDC得分(7.45±1.445)分,行政级别与胜任水平间呈线性关系;东部地区CDC得分[(7.98±1.488)分]高于中部地区CDC得分[(7.64±1.418)分]和西部地区CDC得分[(7.46±1.472)分],曾处置病例的CDC得分[(7.83±1.434)分]高于未处置过病例的CDC[(7.09±1.482)分],曾开展流调的CDC得分[(7.81±1.434)分]高于未开展过流调的CDC[(7.11±1.503)分],曾开展核酸检测的CDC得分[(7.90±1.4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新冠疫情校园管控期间大学生时间洞察力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2年1月3-10日间,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某高校1 04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ZTPI)、《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文版新冠相关焦虑量表》(CAS)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对大学生时间洞察力、应对方式、焦虑和抑郁进行调查,利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新冠疫情校园管控期间大学生过去消极得分为(2.83±0.64)分,过去积极得分为(3.68±0.71)分,现在冲动得分为(2.79±0.66)分,现在宿命得分为(2.72±0.76)分,未来得分为(3.53±0.60)分;积极应对得分为(2.07±0.59)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24±0.55)分;焦虑得分为(6.82±3.32)分;抑郁得分为(4.34±4.26)分。(2)新冠疫情校园管控期间大学生过去消极、现在冲动、现在宿命和消极应对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P<0.01);过去积极、未来和积极应对与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登记中年龄≥18周岁、可随访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2 325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面访调查.结果 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94±1.94)、(12.38 ±1.93)、(13.82 ±2.44)和(12.39±1.92)分,自身生存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11±0.70)和(3.14 ±0.87)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最近1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和有输血/血制品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未发现艾滋病患者环境领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职业、是否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最近1年是否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是否发生性行为、感染途径是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研究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生命质量在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维度方面的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3.40±16.12)分、(57.63±10.67)分、(51.86±16.49)分、(55.43±21.83)分、(58.01±19.93)分、(55.27±11.63)分。父母感情好、民主型教养,生命质量得分高(P0.05);父亲学历高,环境、社会支持得分更高(B=-1.029,P=0.004;B=1.055,P=0.003);母亲学历高,行为维度和总分更高(B=0.901,P=0.001;B=0.558,P=0.003);家庭年收入高,心理、社会支持得分更高(B=0.587,P0.001;B=0.592,P=0.041);年龄高,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维度和总分更高(P0.05);男生行为得分高(B=-4.128,P 0.001),社会支持得分低(B=2.521,P=0.001);城市学生环境得分低(t=-2.783,P=0.005),社会支持得分高(B=-2.055,P=0.019)。结论大学生生命质量受性别、年龄、父母学历、父母关系、教养方式等影响,父母须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子女成长,合理解决家庭矛盾,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以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高校大学生家庭关系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为降低疫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和选择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4所高校904名大学生,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家庭关系亲密度得分为(61.32±6.29)分、家庭关系适应性得分为(43.30±5.83)分,心理应激反应总得分为(30.77±7.33)分,内部维度得分分别为:闯入症状(11.63±2.53)分、回避症状(11.69±2.64)分、高警觉症状(7.45±2.33)分;表现为轻微应激反应和中度应激反应人数占比分别为77.5%(701名)和17.3%(156名);不同年龄、年级、家庭收入情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组大学生在心理应激反应3个维度得分及家庭关系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家庭关系亲密度、家庭关系适应性得分对心理应激反应的闯入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维度得分均有负向预测效应(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面对疫情出现轻微程度心理应激反应且主要表现为闯入和回避症状,家庭关系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负向作用。高质量的家庭关系可降低新冠疫情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该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阿坝藏羌地区272名老年人进行了一对一的现场调查。运用SPSS 19.0软件对272份有效问卷作t检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调查显示,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与我国常模相比除环境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处于较低水平。生理领域得分最高[(60.75±12.92)分],其次为心理领域[(59.44±12.40)分]和环境领域[(58.56±11.28)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最低[(53.25±11.64)分]。结论阿坝藏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族、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和收入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全科医师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或潜在风险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 2021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联盟对全科医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能力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Robus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46份,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全科医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能力整体得分(3.78±0.82),各方面能力得分依次为:健康宣教能力(3.89±0.82)、传染病防控技能操作能力(3.84±0.78)、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83±0.83)、预检分诊能力(3.73±0.9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73±0.84)、传染病防控理论知识储备(3.66±0.75);防控工作熟悉程度得分(3.73±0.90),防控工作压力程度得分(3.60±0.85)。Robus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是防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给全科医师带来较大压力,他们较为熟悉疫情防控工作且具备较强防控能力。需通过强化管理、模拟培训、创新健康宣教模式等方式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某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改善员工心理资本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资本问卷(PCQ-24), 对64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 对心理资本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员工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25±0.68)分, 4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希望(4.35±0.88)分、坚韧性(4.35±0.88)分、乐观(4.18±0.72)分、自我效能(4.12±0.9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加, 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增加(P < 0.01);和初中及以下学历员工相比, 大专或高职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 和月收入 < 2 999元员工相比, 月收入3 000~4 999元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较高(回归方程的R2=0.075, 整体的F检验值为4.256, P < 0.01)。
结论 该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关注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水平的员工, 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 重视员工自我效能的加强和乐观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及其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卵巢癌QLICP-OV(V2.0)量表对118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客观指标资料,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客观指标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得分(69.59±10.24)分,躯体功能领域(62.37±14.75)分,心理功能领域(64.50±15.19)分,社会功能领域(67.06±15.83)分,共性症状与副作用领域(72.19±16.78)分,特异模块领域(80.17±15.84)分。典型相关分析得到三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7、0.46(P1、P2、P30.05),三对典型变量可解释83.7%的信息量。结论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进一步分析二者间存在相关的原因,为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群防群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方法,网络邀请公众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问卷1 576份,有效问卷1 553份,有效回收率为98.5%。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知识知晓率为87.3%,病原学知识知晓率为93.1%,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对新冠肺炎的畏惧态度平均得分为(15.47±3.15)分,对政府认同态度的平均得分为(11.28±1.58)分,预防行为平均得分为(24.47±2.61)分;男性在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知识上的认知得分较女性高(P<0.05),女性对疫情的畏惧态度和对政府的认同态度得分较男性高(P<0.05);城市户籍者的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农村户籍者(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对疫情关注程度、流行病学知识、病原学知识是对疫情畏惧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对疫情关注程度和预防知识是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众对新冠肺炎的知晓率和对政府的认同度较高,对疫情的畏惧程度和预防行为均中等偏上。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公众开展新冠肺炎预防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居民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对858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现状。同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结果本区社区居民生命质量测定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领域得分分别为15.53±1.96、15.55±1.82、15.48±2.01、14.37±1.94;总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3.63±0.66、3.56±0.71;除了生理领域与国内一般人群没有差异并低于全球23个国家平均水平外,其他三个领域得分都高于国内一般人群和全球23个国家的平均水平(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居住地区、年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运动、收入及就业情况,尤其是居住地区、运动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最为广泛。结论本区社区居民生命质量总体情况较好。要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命质量,应积极倡导体育运动,关心老年事业,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身体与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某街道外来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街道外来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现况。方法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480名外来流动人口,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BREF)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调查,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与量表四个领域得分的关系。结果外来流动人口生理领域得分为(14.09±2.09)分、心理领域得分为(11.28±2.18)分,均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分别为(15.8±2.9)分、(14.3±2 5)分。女性社会关系得分高于男性(P=0.017),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生理领域P=0.030、心理领域P=0.023),各领域得分随家庭摩擦对生活影响程度加深而减少(P<0.01),随食欲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年轻女性的生存质量较高,但是从外来流动人口总体生存质量状况来看,更需重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得分为生理领域(12.96±1.94)、心理领域(11.79±1.19)、社会领域(13.79±2.44)、环境领域(12.40±1.93)、生存质量总得分(51.02±6.03).女性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男性.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纠纷及食欲等.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较高,但心理领域得分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云南省某县纳西族和汉族男性人群生命质量的基本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月在云南省某县纳西族2个自然村对纳西族男性和汉族男性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资料,WHOQOL-BREF量表评价其生命质量,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等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7.6%。其中纳西族男性152例,汉族男性131例,平均年龄(49.96±18.56)岁。纳西族男性与汉族男性生命质量得分比较,仅发现环境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民族的男性生命质量得分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功能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不同职业的生理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和环境领域,不同婚姻状况的心理功能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总体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环境领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总体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和教育程度;其中生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和吸烟,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民族,环境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职业、年龄和教育程度。结论教育程度、吸烟、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是纳西族男性和汉族男性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现代化中央商务大楼员工的生存质量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长宁区现代化中央商务大楼较为集中的天山街道抽取5栋商务楼,每栋楼的低、中、高层区各抽取2个楼层,每个楼层抽取35人,共调查1050人。采用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翻译引进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001份,调查对象生存质量量表生理领域得分为54.41±9.03分,心理领域得分为52.67±9.91分,环境领域得分为50.67±9.56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为56.38±15.22分。男性和女性在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50岁组人群的心理、环境领域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月收入水平高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较高;已婚组的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较高,独身组的生理领域得分较高。参加体育锻炼者环境和社会关系领域得分较高;自评健康状况较好者、起居、饮食越规律者、精神压力较小者,生存质量量表各领域得分均较高。结论现代化中央商务大楼员工的生存质量得分水平欠佳,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其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建立适宜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使用《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IV 2.0)》进行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收集到合格问卷调查表405份,各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65.16±14.28)分、心理功能(59.75±16.19)分、社会功能(61.71±17.68)分、特异功能(65.58±20.28)分。从高到低排列,特异模块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及WHO临床分期因素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不同CD4分组及病毒载量分组在4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相关机会性感染得到及时治疗,免疫功能得到提升,生存时间延长。但要提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应把更多的心理关怀、社会支持融入到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下陕西省(西安市)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的工作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为热线接线员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陕西省(西安市)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调查问卷、中国人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scale,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PHQ-9)对128名热线接线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CPSS得分为(27.13±6.59)分,GAD-7得分为(1.27±1.87)分,PHQ-9得分为(1.45±2.27)分,热线工作满意度得分为(8.61±1.06)分;不同的一次工作时间内接线数的接线员CP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线员CPSS得分与GAD-7、PHQ-9得分呈正相关(r=0.539、0.567,均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28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相关资料,采用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各领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理需求(3.15±1.31)分、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3.08±1.16)分、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2.96±1.44)分、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2.60±1.09)分、性需求(1.41±0.62)分。分别有37.19%和46.31%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SAS和SDS平均得分分别为(46.79±9.22)分和(51.49±9.7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心理需求领域得分与年龄和学历呈负相关;SAS得分与患者心理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及性需求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女性、SDS得分高的患者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领域得分相对较高;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领域得分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不同需求和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