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余璐瑶 《新中医》2023,55(10):1-5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 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 例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评分及血清炎症指 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2 组NIHSS 评分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GC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颅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颅内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 小(P<0.05);治疗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hs-CRP、 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疗效显著, 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昏迷状态,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62 例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 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 组均治疗14 d。比较 2 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不 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P<0.05)。2 组NIHSS 评分均 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 黏度(LSV)、血浆黏度(PSV) 及红细胞压积(HCT)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SV、LSV、 PSV 及H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观察组血清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S100-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CI 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脑损伤标志 物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颅内高压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血清B 型钠 尿肽(BNP)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痰热内闭证基底结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及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接受脑出血颅内高压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 比较2 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医证候积分、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 以及BN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ICP、MAP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HR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ICP、M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R 水平高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剧烈头痛、动作迟缓、嗜睡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 3 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T-Aoc、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Aoc、SOD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NP 水平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痰热内闭证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有效改善颅内高压,缓解氧化应激 反应,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朱帅  刘艳贞  马荣耀 《新中医》2022,54(23):103-106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高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 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温、降颅内压、脑保护、防脱水和提供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安宫牛黄丸。2 组均连续用药3 d,3 d 后未退热则继续服用2 d,疗程不超过5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后高热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体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柴建峰  陈巧红  邹礼梁 《新中医》2023,55(18):26-3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取90 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 例。2 组均给予常 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 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IHSS)、改良Barthel 指数(MBI)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指标[血清同 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 学指标[红细胞比容(HCT)、全血低切黏度(LSV)、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水平,记录不 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 (P<0.05)。2 组 MMSE、MBI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MMSE、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GFAP、NSE、Hcy、 IL-6、IL-8、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GFAP、NSE、Hcy、IL-6、IL-8、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清BDNF、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BDNF、 VE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HCT、PSV、LSV、HSV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 HCT、PSV、LSV、HSV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 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 虚血瘀证,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及奥拉西坦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痰热内闭清窍证症状(神昏、项强、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评分及血清MDA、SOD、TAC、GSH-Px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及血清SOD、TAC、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NIHSS评分、痰热内闭清窍证各项症状评分及血清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9/49)(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热内闭清窍证患者疗效显著,且有明显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建亮  毛平安  袁垒  黄平香 《新中医》2021,53(23):47-51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辅助常规基础疗法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对血清B 型利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 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评分、血清BNP、hs-CRP 水平变化,并评价2 组临床疗效、促醒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率(84.00%)高于对照组(56.00%),且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GCS 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BNP 水平高于治疗前,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 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辅助常规基础疗法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昏迷程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宁易平  牟莉  李柯 《新中医》2023,55(10):6-10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对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方法:将80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 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2 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 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神经功能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 肽(NP) 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及生活质量 评分表(ADL) 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 77.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IL-6、IL-8、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L-6、IL-8、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 3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NSE、NPY、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NSE、NPY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DN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 察组上述3 项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NIHSS、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 且观察组NIHSS、ADL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 2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安宫牛黄丸辅助治 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蓝剑  郑诚  张细江  池苗苗 《新中医》2022,54(22):56-5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 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P<0.05)。治疗后,2 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丙二醛(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TAC、SOD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与对照组1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抗氧化应激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AIS 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0%,优于对照组的72.00% (P<0.05)。治疗后,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NIHSS 评分及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AIS 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