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材使用的弘扬和发展,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先进性、便捷性和现代化受到广泛的业界好评.与此同时,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也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行业的共同关注.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疗效的根本,本文就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旨在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病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并且介绍了不同的症状所采用的中药配方。相关的病例数据均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且高效、长效等特性,能够解决了传统汤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要求、服用方法、储存方法、不足等方面内容,表明中药饮片临床用药以汤剂为主要剂型,且用药灵活、辨证施治是主要特点;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中药饮片同样疗效确切,且剂型稳定、简便易用、携带方便,临床应用更普遍。 相似文献
4.
5.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通过对近30年关于中药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残留农药种类、含残留农药中药品种研究的248篇期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对中药农残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研究的中药品种有待扩大。该文对中药农药残留的监测、国家药品标准韵制定及中药农残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阐明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综合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应密切结合传统的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以经方颗粒为主,单味中药颗粒配方为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方便可行的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 分析当前中药中农药残留现状,对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进行阐述分析.结果 色谱法、免疫分析法、联用法在中药中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均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结论 不同的检测方法给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的中药配方颗粒,从概念上来讲,指的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作为原材料,经过现代的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出有效成分后再进行干燥、制粒、精致包装,从而制成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的纯中药制剂[1]。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见于1992年江阴天江药业推出的制剂,发展至今,无论是配方的药效还是提取、加工的工艺,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具有药性强、药效好,尤其是免煎煮,操作方便,安全卫生等优势,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应用广泛。另外,作为祖国医学的代表产品,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外的推广方面,同样发展迅猛,目前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日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运用体会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4):12-12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绿色药品的认识和理念越来越高,中医中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赞同,对中药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中药汤剂已经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与节奏。煎药时间长、携带不方便,特别是中药煎煮要求以银具、陶瓷、砂锅煎煮为佳,而人们日常生活大多采取铁锅煎煮,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对特殊要求煎煮的如先煎、后下、包煎等,若非专业药剂人员一般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次煎药时间约为1h, 相似文献
10.
积雪草及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了近几年来积雪草在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对积雪草各方面的研究论文,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对近几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状况作一回顾。结果:国内外对积雪草的生药、药理、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质量标准统一、计量准确、便以服用携带等优点。结论:应当制定出适合的积雪草质量标准,为更好地安全、有效使用积雪草及其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各有各的适应范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3.
14.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方法:依据山西省中医院2014-2016年间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随机采访调研了医生和患者,对访谈结果从疗效、应用和期望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合理有效地发展"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的中药配方颗粒,将有助于提高中药的市场占有率,有助于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时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制备工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结果:以水为溶媒、煮提方法制备配方颗粒不完全符合中医药特点。汤剂中中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是达到增效降毒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汤剂的临床对比。方法对比两者优缺点,给出解决方案。结果与结论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处方调剂后,加水煎煮,达到治疗效果。但中药材既不卫生又不易保管,称量误差大,煎煮不方便。而颗粒状剂型是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制成的,即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点,又有所专长,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毒性、作用)及"五方便"(服用、携带、贮藏、组方、运输)等优点[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状况。方法:比较我院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使用的利弊,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及前景。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展受到限制。实现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情况,提高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中药配方颗粒门诊处方信息,对其中患者性别、年龄、科别、用药金额及比例、涉及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药品在处方中出现次数和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临床诊断也进行人工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用药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用药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普通内科、呼吸科、皮肤科、脾胃科和专家门诊用药比例高;2011年12月的处方量和用药金额高;我院涉及配方颗粒的药品有400种,当归、陈皮、黄芩、茯苓、白芍居使用频率排序前5位;使用频率排序前20种药品的使用剂量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平均出现频率为56.97%,超出规定剂量平均出现频率的41.84%;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比例为17.6%。结论: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中存在用药剂量问题,处方中的临床诊断也存在不规范问题。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要加强临床用药剂量监测和合理用药检查,切实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