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骨盆后部结构中,骶髂后韧带复合体、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的完整,对骨盆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周围韧带解剖结构,了解各韧带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方法:对20具防腐成年尸体骨盆标本,共40侧依次采用前后方入路,对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联合及骶髂关节诸韧带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可分为3组:骶髂前韧带、骶髂骨间韧带和骶髂后韧带。耻骨上下韧带及耻骨前后韧带。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此3组韧带主要有两个功能:连接脊柱和骨盆环;维持骨盆环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观察其对PD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01例PD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PD药物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采用药物治疗配合减重步行训练,综合训练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指导步行训练。监测3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步频、步长、步速步行参数,同时均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评估PD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PD患者平衡功能。结果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减重步行训练组与综合训练组的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训练组在训练后4 w及训练后8 w步长、步频、步速、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经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后步态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得到改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限元法能对复杂的结构、形态、载荷和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应力分析比较,已经是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目的: 旨在建立骨盆骶髂关节(单侧)脱位模型,比较两种内固定治疗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三维有限元分析,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1/03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方法: 在正常的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截断骶髂关节间的骶髂前后韧带(包含骶髂骨间韧带),以及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等盆底韧带,造成骶髂关节脱位。分别在两种固定方法的模型上,加载后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计算该加载方式下的骨盆的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分布情况。 结果: 建立了高精度骨盆骶髂关节脱位两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应力应变云图分析与比较后发现,采用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内固定相对于前路钢板内固定移位的总位移小,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高度集中现象,固定强度更大,固定后的骨盆更稳定。 结论: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盆骶髂关节脱位两种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较高真实性、精确度和可重复性,结果与其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相一致。能满足临床骨盆损伤研究的需要。 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重建钢板;拉力螺钉;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4.
背景:骶髂关节骨折的治疗存在较大分歧,部分学者主张保守治疗,而有些学者则倾向积极的手术治疗,而方案的决定因素是骨盆稳定性。由于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破坏了骨盆的稳定性,易出现晚期不稳定和骨不连,引起骶髂关节疼痛,双下肢不等长,坐时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金属植入物固定治疗预后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目的:总结各种金属内外固定植入物置入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1-01/2009-12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英文检索词为“Pelvic fractures, instability, surgical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骨盆骨折,不稳定,手术治疗”。检索文献量总计115篇,选择植入物置入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最终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创伤,在治疗上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不稳定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稳定型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取保守治疗,不稳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宜行外固定、内固定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有待于提高,各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特点如何,以及各种内固定后何时下地负重活动,有待于基础和临的床进一步研究。不稳定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内固定方法很多,包括前路固定及后路固定。后路经CT引导下的经骶髂关节拉力螺钉等微创治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旁致密线与臀肌挛缩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50例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并与100例非臀肌挛缩症的骨盆平片作对照。结果 臀肌挛缩组42例(84 %)骨盆平片见骶髂关节旁致密线,对照组仅见3例(3 %),骶髂关节旁致密线的出现率在臀肌挛缩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43, P<0.01);臀大肌挛缩为主组与臀中肌挛缩为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32,P<0.01)。致密线的特点:(1)位置:位于髂骨翼部骶髂关节水平(约平骶1~4水平),距骶髂关节面外缘约 2~27 mm ,平均16mm。(2)长度::16~80 mm,平均35 mm。(3)形态:33例呈纵行;9例呈稍向内下斜行或稍向外下斜行。其中36例为双侧,6例为单侧。结论 骨盆平片上骶髂关节旁致密线是影像学检查诊断臀肌挛缩症的一种有价值征象。  相似文献   

6.
背景:骶髂关节部位骨折脱位可导致血管的严重损伤。 目的: 观察骶髂关节周围血管解剖学特征,明确各血管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10/2008-01在南通大学解剖教研室完成。 材料: 20具防腐成年尸体骨盆标本(南通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男16具,女4具,年龄在30~60岁。 方法:40侧骨盆标本,依次选用不同的平面,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观察血管的走行特点。 主要观察指标:测量血管直径及到骨盆后壁的垂直距离。 结果:①左侧髂总动脉距骨壁平均距离为(5.31±0.25) mm,右侧髂总动脉距骨壁平均距离为(5.47±0.23) mm。②髂外动脉自髂总动脉发出后于骶骨翼的前方向外下方走行,行程中于距起点(32.30±0.43) mm处斜跨骶髂关节的前方,其跨越骶髂关节处距骶髂关节的距离为(17.28±0.43) mm,于骶岬处距骶髂关节的距离分别为(2.20±0.21) cm和(2.95±0.25) cm。③髂内动脉左右侧口径无显著差别(P > 0.05)。④左侧髂内动脉距骨壁距离大于右侧。⑤髂腰动脉至骨壁距离为(6.97±0.17) mm,小于10 mm,距骨壁较近。 结论:骶髂关节动脉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在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中损伤的概率。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①骶髂关节脱位及骨折时,损伤髂总动脉的概率较小。②髂外动脉距骶髂关节的垂直距离较远,髂内动脉距骨壁距离较远,当发生骶髂关节部骨折时,骨折片直接刺伤血管的可能性较小。③髂内动脉距骶髂关节水平距离较小,故当发生骶髂关节脱位半骨盆移位时,有可能受到牵拉损伤。④骶外侧动脉距骨壁较近,所以骶骨I区骨折时易受损伤。⑤髂腰动脉至骨壁距离较近,故当发生骶髂关节脱位时半骨盆移位可能受到牵拉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低强度上下肢抗阻训练对卒中慢性期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耐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卒中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转移训练、功率车训练、平衡及步行能力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低强度上下肢抗阻训练。以上训练均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共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CORTEX心肺功能测试系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si x-minute walk test,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估患者焦虑(HADS-A)和抑郁(HADS-D)情绪。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 结果 研究共入组40例患者,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前2组基线数据及各项评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EF、6MWT、HADS-A和HADS-D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对照组FVC、FEV1、6MWT较本组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FVC[2.73(2.44~3.36)L vs. 2.46(2.22~2.70)L,P =0.035]、FEV1[2.17(1.92~2.68)L vs. 1.94(1.76~2.15)L,P =0.040]及PEF(265.19±34.62 L/min vs. 231.03±33.97 L/mi n,P =0.003)优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330.89±52.29 m vs. 299.02±41.85 m,P =0.039),HADS-A(6.25±2.51分 vs. 8.45±4.05分,P =0.040)和HADS-D[6.00(3.00~10.00)分 vs. 9.00(4.00~13.00)分,P =0.036]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中低强度上下肢抗阻训练,在改善卒中慢性期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耐力及负性情绪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比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TOT)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差异,探讨TOT治疗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ebof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正式发表的关于TOT对卒中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6分钟步行测试(6 minute walk test,6MWT)以及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lower extremity,FMA-LE)。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74例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在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减重步行训练,分别采用Fugl-Meyer积分(FMA)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结果完成减重步行训练后,对照组和治疗组FMA和BBS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FMA和BBS均显著升高,分别有(25.14±5.58vs 20.02±6.07,t=2.216 P=0.033)和(51.84±3.67vs 46.90±3.95,t=2.067 P=0.042)。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减重步行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国内采用金属材料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所有关于骶髂螺钉应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临床观察文献,从观察对象、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整理、并完成文献的风险评估。并结合随访和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骶髂螺钉在骶髂关节疾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全面总结。 结果:从31篇有关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中选出13篇,限于临床观察病例的实际限制,文献多采用平行对照而未实施盲法和分配隐藏,纳入人数6~36例不等,共计209例,文献应用病例致伤因素多以交通伤、坠落伤和挤压伤等为主,损伤部位以骶髂关节复合体及合并前后骨盆环的损伤为主,内固定以骶髂螺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应用最广泛。文献结果数据完整,无失访,从术后功能的恢复来看,骶髂螺钉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中的疗效均较满意。骶髂螺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稳定性最佳,是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理想术式。经皮和计算机三维导航系统植入虽精确但需严格限制适应证。 结论: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作用显著确切,如针对性地结合其他固定系统综合应用并引入现代科技精确导航,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好。纳入的研究中多数文献未采用盲法,从而对主观指标的测量产生影响,可能与外科盲法较难实施有关。随机方法、隐藏分组均不清楚,可能存在高度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性偏倚及其他偏倚,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本次系统评价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2004-01/2007-04延安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36例,按照Denis分型,Ⅰ型20例,Ⅱ型12例,Ⅲ型4例;按照Tile分型,B3型16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4例。应用脊柱钉棒系统置入固定治疗,将万向椎弓根钉从双侧髂后上棘处开槽置入髂骨后部内外板间,钉尾沉于骨质内,连接棒通过双侧骶棘肌隧道放置固定后,在骨盆后环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内支架”有效固定。30例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均无螺钉松动、断棒、骶髂关节再次脱位及内固定物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根据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13例,中2例。提示脊柱钉棒系统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无需复杂定位,置入固定有效牢靠,创伤小,恢复快,无透视条件的基层单位也可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卒中踝关节痉挛患者行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对踝关节痉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7-09在我科诊治的存在踝关节痉挛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科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ADL训练、传统中医治疗等,同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行直接站立训练、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踝关节活动角度、6min步行测试(6MWT)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价。结果行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较直接站立训练的患者改善明显,且步行能力得以提高。结论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可使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明显降低,并提高其步行能力,较常规的直接站立训练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卒中后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此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6月—2022年3月康复科收治的亚急性期卒中患者,采用自身健患侧进行对比,进行双侧上肢SEP和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患侧SEPP15、N20、P25、N13及N9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参数、运动神经传导参数与上肢运动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卒中后亚急性期偏瘫患者102例,平均(68.76±11.33)岁,男性78例。患者偏瘫侧上肢SEPP15[(16.90±1.67)ms vs.(16.27±1.50)ms,P<0.001]、N20[(20.13±1.49)ms vs.(19.42±1.60)ms,P<0.001]、P25[(24.39±1.75)ms vs.(23.70±1.50)ms,P<0.001]、N13[(14.05±1.25)ms vs.(13.42±1.26)ms,P<0.001]及N9[(9.25±0.96)ms vs.(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层肌肉刺激联合脑反射治疗仪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8-05—2021-0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5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以脑反射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增加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评估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衡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7%(68/75),高于对照组的76.00%(5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9.22±4.97、85.87±7.97 vs 45.47±4.76、79.84±8.21,P<0.05),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测试结果低于对照组(32.85±3.24 vs 37.43±3.76,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K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量表-10(EAT-1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22±0.32、22.47±3.86、12.96±2.65 vs 1...  相似文献   

15.
减重步行训练在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BWSTT)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分级Brunstrom分级≥Ⅱ级的稳定性卒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PBWSTT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促进技术进行康复训练;PBWSTT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PBWSTT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FAC、FMA和FIM评分分别为0.42±0.23,17.1±5.2和35.3±3.8.治疗后为2.5±1.3,23.6±7.3和67.9±9.2.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BWSTT组治疗前为0.36±0.13、16.7±6.2和35.1±3.4,治疗后为3.8±1.4、39.3±7.6和90.1±10.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FAC,FMA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能够独立步行者分别占44.1%、57.6%(P<0.05);PBWSTT组为34.9%、88.9%(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PBWST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在传统的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减重步行训练,能更大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任务步行(dual-task walking,DTW)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入组2020年6月-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缺血性 卒中患者。选择时钟任务作为DTW中的认知任务,受试者依次完成单任务步行(single-task walking, STW)和DTW。使用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患者执行任务时步态的运动学参数(膝关节、踝 关节活动范围、最大屈膝角度、最大伸膝角度、最大踝背屈角度、最大踝跖屈角度)和时空参数(步 速、跨步长、跨步时间、跨步速度、步长、步长时间、步频、支撑期百分比),计算时空参数的变异系数。 比较患者进行STW和DTW时上述步态参数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0例(71.4%)。患者进行STW和DTW时步态的 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时空参数方面,与STW时相比,进行DTW时患者的步速降低 (0.69±0.23 m/s vs 0.80±0.27 m/s,P<0.001)、步长(0.41±0.11 m vs 0.46±0.12 m,P<0.001)和跨 步长缩短(0.85±0.20 m vs 0.95±0.22 m,P<0.001)。在时空参数变异性方面,与STW比较,卒中患 者进行DTW时步长时间变异性[4.47(2.98~7.34)vs 2.58(1.76~4.27),P=0.013]及步频变异性[4.59 (2.78~7.78)vs 2.71(1.84~4.44),P=0.020]增加。 结论 卒中患者在进行DTW时更容易发现步态问题。与STW相比,双任务条件下的步态评估可能是 更有效的卒中康复评估指标,也更适用于卒中后康复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膈肌功能,并探讨其与卒中病程以及吞咽、呼吸、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首次卒中后单侧偏瘫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采用超声测定膈肌功能,包括平静呼吸时的膈肌活动度以及用力呼吸状态下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增厚率。比较整体和不同瘫痪侧患者偏瘫侧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别比较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患侧的膈肌功能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析瘫痪侧的膈肌功能与病程、洼田饮水试验、主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MA、BBS、mBI等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纳入45例卒中患者,其中左侧偏瘫27例(60.00%),右侧偏瘫18例(40.00%)。在整体患者中,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1.69±15.18 mm vs. 40.24±14.66 mm,P<0.001)及膈肌增厚率(34.99%±23.70% vs. 48.13%±21.98%,P<0.001)低于健侧。用力呼吸状态下,左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0.13±12.64 mm vs. 44.10±12.95 mm,P<0.001)和膈肌增厚率(41.20%±23.42% vs. 54.63%±21.08%,P =0.004)较健侧低;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25.67%±21.47% vs. 38.37%±20.07%,P =0.005)较健侧低。用力呼吸状态下,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 =0.029)。右侧偏瘫患者的健侧膈肌活动度(P =0.028)及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 =0.012)。卒中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FMA(r =0.362,P =0.015)呈正相关;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洼田饮水试验(r =0.298,P =0.047)、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r =0.437,P =0.003)、FMA(r =0.330,P =0.027)、BBS(r =0.370,P =0.012)、mBI(r =0.321,P =0.031)呈正相关,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与病程(r =-0.298,P =0.047)呈负相关。 结论 卒中后偏瘫侧膈肌功能较健侧下降,右侧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较左侧偏瘫患者更差。卒中患者膈肌功能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吞咽功能、呼吸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骶髂螺钉直接固定复位后的骶髂关节,可提供足够的骨盆稳定性,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其他常用的内固定。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在骶髂关节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为临床个体化置钉提供影像解剖学的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实验,于2008-01/07在河北工程大学CT中心及解剖实验室完成。 材料:成人骶髂关节标本8例,男女年龄不限,无脊柱疾病,由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处理。 方法:每例标本的S1均经螺旋CT断层扫描后,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测量S1椎弓根骶髂关节的钉道直径,骶髂关节于髂骨后外侧面的进针点,骶髂关节螺钉的长度及进针方向,并根据数据模拟出各椎弓根的形态特点,依测量的数据和角度在标本上置钉,再行CT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 主要观察指标:骶髂关节螺钉参数的数值,置钉后椎弓根钉的在位率。 结果:S1椎弓根宽为(24.6±2.7) mm,高为(19.1±2.9) mm,进针点至对侧前皮质的距离为(87.1±3.2) mm,进针方向与冠状面的夹角为(24.9±1.5)°,与矢状面夹角为(21.2±1.6)°,进针点与骼后上棘的距离为(37.5±2.6) mm,与骼后下棘的距离为(38.5±2.7) mm;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43.2±4.6) mm,双侧16次穿钉,15枚骶髂关节螺钉完全在位。 结论:利用三维CT测量的数据辅助,严格按照个体化椎弓根的轴线方向置钉,置钉的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眠贴"对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1名慢性失眠患者,接受为期20天的"利眠贴"治疗。应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QSI)、疲劳量表(FFS)和睡眠日记测验"利眠贴"对失眠严重程度、睡眠质量、疲劳及起效时间的效果。结果治疗20天与治疗前比较,失眠严重程度[ISI:(19.07±5.71)vs.(14.90±5.49)]、睡眠质量[PQSI:(13.63±4.18)vs.(11.43±4.19)]、入睡潜伏期[(50.89±29.42)分钟vs.(38.94±18.83)分钟]、总睡眠时间[(309.17±81.45)分钟vs.(327.55±77.02)分钟],入睡后觉醒时间[(69.07±59.34)分钟vs.(57.34±46.33)分钟]、入睡后觉醒次数[(2.32±1.45)次vs.(1.67±1.03)次]和疲劳程度[FFS:(12.10±5.64)vs.(10.60±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7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眠贴"对慢性失眠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治疗前后前额叶质子波谱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3例军人PTSD患者,并随机抽取某部25名健康官兵作为对照。采用前额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查,测定两组前额叶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谷氨酰胺复合物(glutamate/glutamine,Glx)、胆碱复合物(choline-congtaining compounds,Cho)、肌醇(myo-inositol,m I)、肌酸复合物(creatine compounds,Cr)等化合物的含量。治疗前后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评估研究组症状。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左侧前额叶Cho/Cr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1.23±0.36)vs.(1.14±0.31),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侧前额叶NAA/Cr存在统计学差异[(1.34±0.42)vs.(1.49±0.52),P0.05];相较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PTSD-SS总分降低[(57.68±11.35)vs.(45.57±10.86)],各因子分亦均降低(P0.05)。结论军人PDST患者双侧前额叶均存在NAA/Cr、Cho/Cr等代谢物质的改变,且可能与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