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制备靶向结合活化血小板的脂质超声造影剂的新方法,评价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外与血栓靶向结合的能力。方法:首先合成荧光标记的,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多肽-棕榈酸化合物(KGDS-Palm)。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以带荧光FITC的KGDS-Palm为主要原料之一,制备靶向脂质超声造影剂。马尔文公司粒径测定仪检测微泡大小及分布;Coulter计数仪分析浓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KGDS多肽与微泡的结合情况;流式细胞仪评价多肽与微泡的结合效率;观察靶向微泡在体外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血栓模型,检测靶向微泡与血栓靶向结合的特异性。结果:KGDS靶向超声造影剂呈淡黄色混悬液,微泡浓度约为1.5×109/mL,平均粒径为1.5 μm,98%的微泡小于5 μm。荧光显微镜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表面呈明亮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KGDS结合效率为90.04%;体外4 ℃保存48 h后微泡浓度及粒径无显著改变;体外靶向及其拮抗实验证实,靶向超声造影剂与血栓特异性结合。结论: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制备靶向超声造影剂,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靶向造影剂的制备及纯化;KGDS靶向超声造影剂稳定性好、靶向结合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适用于炎症性肠病超声诊断并靶向MAdCAM-1的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并鉴定其物理性状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长循环脂膜超声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法桥接超声微泡与抗MAdCAM-1单克隆抗体(MECA-367)?对制备出的靶向微泡造影剂进行物理性状检测;通过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靶向造影剂对TNF-α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结合能力?同法制备携同型对照抗体IgG2a微泡作对照?结果:制备的靶向超声微泡形态好且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464.5 ± 85.7)nm,Zeta电位(-19.3 ± 2.5)mV?SVEC4-10细胞MAdCAM-1的表达与TNF-α刺激时间成正相关?并且,当TNF-α浓度达到20 ng/ml时,MAdCAM-1的表达达到峰值?体外寻靶试验表明,该靶向造影剂较多并牢固地黏附到表达MAdCAM-1的细胞周围;携IgG2a的同型对照组未见明显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出桥连MECA-367的靶向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对高表达MAdCAM-1的炎性细胞模型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TNF-α诱导SVEC4-10细胞建立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超声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各种兼具诊断治疗双重作用的超声探头及靶向微泡造影剂的研制逐渐成为热点.靶向超声微泡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或药物有效运载工具,通过携带基因或药物对肿瘤组织靶向释放,介导肿瘤细胞坏死、凋亡以及肿瘤微血管的栓塞和阻断,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目前,超声微泡介导靶向治疗卵巢癌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陈少敏  宾建平 《医学综述》2008,14(7):1026-1028
利用超声微泡表面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或通过特殊处理将特定配体连接于超声微泡表面可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靶向超声微泡经静脉注入后能靶向性聚集并较长时间滞留于靶组织或靶器官中,并通过对比超声产生分子水平成像。实验研究表明,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可无创性的定量评价靶组织或靶器官的"炎症",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以HER2受体为靶点的靶向聚合物微泡超声造影剂,并观测其理化特性、体外肿瘤靶向性及体外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法构建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测定其粒径、电位,评价其稳定性。在体外肿瘤靶向性实验中观察其与HER2(+)的乳腺癌细胞BT-474以及HER2(-)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结合情况。并观察靶向聚合物微泡体外超声显影效果。结果: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平均粒径为(1.78±0.37)μm,平均表面Zeta电位为(-37.40±5.74)mV。12 h内靶向聚合物微泡粒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在体外对HER2(+)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体外超声显像显示靶向聚合物超声造影剂呈细腻均匀的点状密集高回声。结论:HER2靶向聚合物微泡稳定性好,靶向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体外超声显影效果,为进一步进行体内肿瘤靶向超声造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能够靶向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特异性脂质微泡,观察其对微血栓、体外人工血栓的粘附效应。方法用RGDS(Arg-Gly-Asp-Ser)耦联的方法构建靶向微泡,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形成的微血栓的粘附效应。另在体外制作人工血栓模型,在二维超声下观察微泡造影剂对声学信号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聚集后加入经构建的靶向微泡,最后粘附在血小板微血栓周围;而加入普通微泡的对照孔则未见这种粘附效应。体外血栓模型中,未加微泡的血栓超声图像周围边界模糊,加入靶向微泡后血栓图像边界明显增强。结论血小板受体特异性靶向微泡对血栓有明显的趋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血栓的超声信噪比。对血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靶向超声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和药物是当前医疗领域中研究的热点,超声微泡造影剂到达靶组织后,因"空化效应"能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可实现微泡所携带的基因或药物等向目标组织的转移释放,局部浓度大大提高,介导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及肿瘤组织微血管栓塞阻断等,从而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1].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尤其在肿瘤诊疗方面,以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为基础的超声靶向转运系统显露出显著的优势。常规的给药途径使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杨淼 《医学综述》2010,16(14):2218-2221
靶向微泡造影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的探测与显像,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或药物运载工具。靶向微泡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对组织、血栓及肿瘤的靶向显影应用前景广阔,在治疗中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于靶向微泡造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现就此项新技术在超声诊断与治疗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一种靶向肝癌HepG2细胞的载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TK)基因超声微泡,并考察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超声微泡,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方式构建靶向载HSV-TK超声微泡.检测其一般特性,并进行体外实验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靶向载HSV-TK超声微泡可较多地聚集在HepG2细胞表面,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噻唑蓝(MTT)法,发现载基因靶向微泡组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细胞侵袭实验表明载基因靶向微泡组(22.18±2.01)较对照组及载基因非靶向微泡组明显减少,对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携目的基因靶向超声微泡对肝癌HepG2细胞在体外有较好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拟制备携载G250单克隆抗体的纳米微泡,在体内和体外研究其对肾细胞癌的靶向性.方法 机械振荡法制备空白脂质纳米微泡并观察其稳定性,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技术将纳米微泡与G250单克隆抗体相连,采用免疫荧光进行验证.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所使用的两种肾细胞癌细胞(786-O和ACHN细胞)中G250的表达情况,靶向结合实验鉴别靶向纳米微泡对786-O和ACHN两种肾细胞癌细胞的体外寻靶能力.在肾细胞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使用纳米微泡进行超声造影,并将采集到的动态图像在定量分析软件Qlab 8.1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4.9 nm空白纳米微泡和平均粒径为611.4 nm靶向纳米微泡,稳定性能好,同时免疫荧光证实了靶向纳米微泡构建成功,能够与FITC标记的二抗结合,从而显示出绿色荧光;细胞免疫荧光证实G250抗原在786-O细胞中呈膜表达,而ACHN细胞中不表达.在细胞结合实验中发现靶向纳米微泡能够特异性的结合786-O细胞,但不能结合于ACHN细胞.体内超声造影显像从平均值和最大值分析,靶向纳米微泡和空白微泡在786-O肾细胞癌细胞的裸鼠模型的显影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11.74±0.52) vs (16.34±0.40),P=0.001;最大值:(13.07±0.94) vs (18.09±0.82),P=0.003].结论 G250靶向的纳米微泡可在体外能够特异性的结合G250表达阳性的肾细胞癌细胞,在动物体内能够明显的增强移植瘤的超声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能够靶向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特异性脂质微泡,观察其对微血栓、体外人工血栓的粘附效应。方法 用RGDS(Arg-Gly-Asp-Ser)耦联的方法构建靶向微泡,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形成的微血栓的粘附效应。另在体外制作人工血栓模型,在二维超声下观察微泡造影剂对声学信号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聚集后加入经构建的靶向微泡,最后粘附在血小板微血栓周围;而加入普通微泡的对照孔则未见这种粘附效应。体外血栓模型中,未加微泡的血栓超声图像周围边界模糊,加入靶向微泡后血栓图像边界明显增强。结论 血小板受体特异性靶向微泡对血栓有明显的趋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血栓的超声信噪比。对血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携RGDS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血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制备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ly-Asp-Ser,RGDS)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并对靶向微泡的特性及靶向作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分别采用酰胺键共价键合的方式和表面吸附法将脂膜超声造影剂与RGDS血栓靶向短肽片段进行结合;制备产物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的检测;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血栓进行寻靶作用研究.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共价键合RGDS脂膜超声造影剂其微泡外壳波长发生了明显变化,显示改变率达到82%,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改变率达到2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携带RGDS的脂膜超声造影剂在大量的PBS液清洗后,对离体血栓仍具有很强的靶向性和稳定性,而表面吸附法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大量PBS液清洗后,失去了其靶向性.结论采用共价键合的化学修饰方法可以成功制备稳定性好的亲血栓靶向脂膜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14.
微泡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国外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法、靶向制备技术、体内过程和物理原理,并讨论了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构建的白蛋白纳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质粒超声微泡栽体的体内转染效果.方法 选择兔为实验对象,构建高表达tPA基因质粒;以白蛋白为原料制备栽tPA基因质粒纳米粒;用蔗糖和白蛋白制备糖蛋白超声微泡并与栽tPA基因质粒纳米粒进行交联形成靶向超声微泡转基因栽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肝脏、腿部骨骼肌和肋骨组织的靶向转染及tPA的有效表达,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tPA含量和D一二聚体含量.结果 构建的白蛋白纳米tPA基因质粒超声微泡栽体系统超声靶向转染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肋骨组织后可见有效tPA表达,同时伴有血tPA和D-二聚体含量增高和tPA功能增强,两者从术前的(0.20+0.05)μg/L和(81.76±9.84)μg/L增高至术后4周的(0.44±0.05)μg/L和(669.28±97.74)μg/L.结论 成功建立了白蛋白纳来tPA基因质粒超声微泡栽体系统,为纳米靶向转基因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亮凯  张波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4):177-180, 184
超声分子成像(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UMI)是一种特异性的超声成像技术,可同时完成解剖和分子成像,在分子水平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治疗以及疗效评估。微泡(microbubbles,MBs)是最为常见的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UCAs),在其表面连接特异性抗体或配体构建靶向微泡(targeted microbubbles,tMBs)可实现UMI。平台化靶向微泡(multitargeted microbubbles,MT_MBs)是一种专用于临床前研究中的商业化MBs,可在短时间内实现tMBs的构建,并规范化tMBs的制备过程和成像步骤。但是,目前人们对于MT_MBs知之甚少。因此,本文将对MT_MBs的成分、结构、特点、优势、UMI相关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不足之处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阳离子微泡的双靶向载体系统介导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基因转染受损内皮的效果。方法:实验分组,A组:携SDF-1α基因抗ICAM-1阳离子微泡;B组:携SDF-1α阳离子微泡;C组:空白对照。体外实验:人白细胞介素-1β刺激制备大量表达ICAM-1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各组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因转染后测定基因转染率、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体内实验: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超声辐照介导基因转染后取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SDF-1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各组SD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A组:携SDF-1α基因抗ICAM-1阳离子微泡组超声辐照后的基因转染率、hSDF-1α基因mRNA表达和hSDF-1α蛋白表达情况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超声联合携抗ICAM-1微泡的双靶向载体系统能增强SDF-1α基因转染受损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载基因纳米微泡并探讨其体内外超声成像和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机械震荡法制备磷脂为壳膜、六氟化硫(suphurhexafluoride,SF6)气体为核心的正电荷纳米微泡,再偶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启动子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simplex herpes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质粒DNA制备载基因纳泡。对其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DNA结合力、基因转染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体内外超声成像特性进行考察;最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FCM)分析检测载基因纳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对BEL?7402和SMC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电镜显示纳泡呈圆球形壳核结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667 nm,带正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质量比≥5时,纳泡可有效结合质粒DNA;体内外超声显示载基因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对比增强特性;RT?PCR检测显示纳泡联合UTMD能使HSV?TK在AFP阳性肝癌细胞内表达。CCK?8 和FCM分析显示载基因纳泡+UTMD组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结论:具有良好超声成像功能的载基因纳泡能够高效靶向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以及Bcl-2、NF-κB、Caspase-8、DR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并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Con),药物组(Drug),药物联合超声组(Drug+US),空白微泡组(MBs),空白微泡联合超声组(MBs+US),载药微泡组(DLLM),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LLM+US),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组(DR5-DLLM),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DR5-DLLM+US)。Drug、Drug+US、DLLM、DLLM+US、DR5-DLLM、DR5-DLLM+US组中的多烯紫杉醇以IC50的药物浓度(5 nmol/L)给药,Con组加入0.5 mL生理盐水,超声以0.5 W/cm2的声强辐照45s,分组处理后,继续培养细胞24 h,分别用CCK-8、TUNEL、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并检测Bcl-2、NF-κB、Caspase-8、D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DR5介导的靶向载药微泡联合超声组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凋亡诱导作用和G2/M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更强(P<0.001),且该组的Bcl-2 和 NF-κB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 DR5 和 Caspase-8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01)。结论 DR5介导的载多烯紫杉醇靶向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技术可通过下调Bcl-2和NF-κB表达、上调Caspase-8和DR5表达,从而增强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肝癌超声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音  杨文娟 《陕西医学杂志》2022,(12):1492-1496
目的:探讨卵巢癌移植瘤裸鼠不同时期靶向超声造影参数与癌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将人卵巢癌SKOV3细胞移植至50只BALB/c-Nude雌性裸鼠皮下制备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在造模后第10、20、30、40、50天分别抽取10只裸鼠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微泡物理性状及荧光鉴定结果,统计人卵巢癌移植造模结果,比较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普通与靶向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平均渡越时间)。在不同时间点超声造影完成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管新生分子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细胞增殖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E74样因子5(ELF5)]、细胞侵袭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和E-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水平。分析靶向超声造影参数与癌细胞生长的相关性。结果:靶向与普通微泡形态、大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荧光显微镜下靶向造影微泡出现明亮红色荧光,普通造影微泡无荧光。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普通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