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Th17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儿童过敏性鼻炎(AR)与支气管哮喘(BA)中的失衡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过敏性鼻炎(AR组)、单纯支气管哮喘(BA组)及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儿童(AR+BA组)为研究对象,每组25例。以同期入院体检的2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4组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对比4组免疫球蛋白E(IgE)、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及血清白介素IL-6、IL-17、IL-23、IL-10水平,并分析AR合并BA患儿IgE、FEV1%与Th17、Treg、TGF-β_1、IL-17的相关性。结果 AR组、BA组、AR+BA组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IgE、TGF-β_1、FEV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R组、BA组、AR+BA组IL-6、IL-17、IL-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R+BA组IL-17显著高于AR组、BA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IgE与Th17、IL-17水平呈正相关,与Treg、TGF-β_1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中Th17与Treg细胞存在失衡,且其表达与IgE、FEV_1%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西南医院门诊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及患者对AR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9月西南医院收治的哮喘患者250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病史、严重程度分级、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鼻炎情况,并建立个人数据档案。结果 250例哮喘患者中,161例(64.4%)合并AR,单纯哮喘组(A组)和哮喘合并AR组(B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例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显示完全控制、一般控制例数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哮喘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起病早于哮喘占58.3%,两者同时起病占12.7%。32.8%患者曾经检测过敏原,22.6%患者使用药物治疗鼻炎。结论重庆地区哮喘合并AR发生率高,认知程度较低,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人群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蒙古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住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和两对相时引物PCR法(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对42例汉族哮喘、30例蒙古族哮喘患者及蒙汉族健康者各30例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1)汉族支气管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精氨酸/精氨酸(Arg/Arg)基因型占14.2%,精氨酸/甘氨酸(Arg/Gly)基因型占80.9%,甘氨酸/甘氨酸(Gly/Gly)基因型占4.0%。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n/ Gln)基因型占76.2%,谷氨酰胺/谷氨酸(Gln/Glu)基因型占14.3%,谷氨酸/谷氨酸(Glu/Glu)基因型占9.5%,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蒙古族支气管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精氨酸/精氨酸(Arg/Arg)基因型占10.0%,精氨酸/甘氨酸(Arg/Gly)基因型占70.0%,甘氨酸/甘氨酸(Gly/Gly)基因型占20.0%,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显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n/Gln)基因型占66.7%,谷氨酰胺/谷氨酸(Gln/ Glu)基因型占16.7%,谷氨酸/谷氨酸(Glu/Glu)基因型占16.7%,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支气管哮喘患者之间和健康组之间β2AR16、27位点多态性无显著差异(P>0.05)。(3)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与蒙古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内蒙古地区人群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与英美高加索人明显不同,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内蒙古蒙汉人群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无相关;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差异密切相关,与地域及民族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过敏性鼻炎(AR)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对187例AR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检测;并对187例AR患者及374例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调查17项AR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187例AR患者血清总IgE均为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以屋尘/户尘螨的阳性率(51.34%)最高,食入性过敏原以虾、蟹、贝为主(阳性率25%)。吸烟、哮喘史、过敏史、流动人口等6种因素为AR危险因素。结论宁波地区AR的主要过敏原是屋尘/户尘螨;危险因素有吸烟、哮喘史、过敏史、父/母患AR、粉尘及化学性气体职业暴露、流动人口、饲养宠物。  相似文献   

5.
氧自由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β-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 β 肾上腺素受体 (β AR)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放免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 2 8例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12例外周血淋巴细胞 β AR、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及环磷酸腺苷 (cAMP)含量。结果哮喘组较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而MDA水平明显增加 (P<0 .0 1) ;哮喘组较对照组 β AR数量明显减少(P <0 .0 1) ,cAMP降低 (P <0 .0 5 )。哮喘组外周血SOD含量与β AR呈显著正相关 (r =0 .4 1,P <0 .0 1) ,与cAMP显著正相关 (r =0 .32 ,P <0 .0 1)。MDA与 β AR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8,P <0 .0 1) ,与cAMP显著负相关 (r =- 0 .2 5 ,P <0 .0 1)。结论氧自由基增多是 β AR功能低下的一个因素。β 受体功能低下并非为哮喘患者所固有 ,是哮喘发作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后产生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肺组织中主要是β2 AR)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βAR在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β2 AR在肺内的分布及功能β2 AR在肺内分布广泛 ,存在于气道各个水平的平滑肌细胞表面 ,通过 β2 AR来松弛气道平滑肌。其它分布包括 :粘膜下层腺体、气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壁及各种炎症细胞 ,如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β2 AR数量明显少于气道平滑肌细胞 β2 AR数量 ,虽然它常被用来反映肺内 β2 AR变化。2 哮喘时肺内β2 AR变化2 0世纪 6 0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NA-125b和miRNA-133b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11月常州市儿童医院、高邮市中医医院30例哮喘患儿,分别收集其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液标本(AP组,SP组)。同期匹配3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AR组)及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NC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相互比较。应用ROC曲线及AUC(95%CI)评估其作为哮喘诊断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miRNA-125b在AP组及SP组中的表达量较A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3.120,P值均0.01)。miRNA-133b在AP组及AR组中的表达量较高,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6,4.720,P值均0.01)。miRNA-125b在哮喘诊断中最佳临界值为1.998,敏感度为64.52%,特异度为92.67%,AUC为0·798 9,95%CI为0.7111~0.886 4;miRNA-133b在哮喘急性期及变应性鼻炎等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期中诊断最佳临界值为1.667,敏感度为58.06%,特异度为86.67%,AUC为0.727 4,95%CI为0.5865~0.8630。结论哮喘患儿中miRNA-125b表达量较NC组及AR组升高,miRNA-125b可作为哮喘辅助诊断指标,miRNA-133b可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期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高反应性鼻病患者518 例,获得哈尔滨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2010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门诊518 例高反应鼻病患 者的病史并做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和皮内试验.结果 高反应鼻病患者中79.34%(411/518) 为AR.48.18%(198/411)AR 为中-重度持续性,30.90%(127/411)为中-重度间歇性.主要发病季节为7 ~9 月份.12 岁以下儿童占7.30%,12 ~18 岁占27.01%,18 岁以上占65.69%.AR 主要伴发的疾病包括哮喘 25.55%,变异性皮炎2.68%.411 例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户尘螨、粉尘螨373 例(90.75%)、矮豚草蒿186 例 (45.26%)、霉菌138 例(33.5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126 例(30.66%).结论 哈尔滨地区AR 有明确 临床特点,主要变应原为尘螨、矮豚草蒿,其次是霉菌、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病程的长短与体内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ocepter,βAR)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同位素放射免疫配基法对不同病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的密度和亲和力进行检测,并就病程的长短与体内βAR水平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病程与体内βAR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3;与体内βAR亲和力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程越长,体内βAR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儿监护人干预对哮喘伴变应性鼻炎(AR)患儿恢复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伴AR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患儿监护人干预;记录患儿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平均住院天数、遗忘用药次数、平均误学/误园天数、依从性;评估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患儿哮喘和AR症状体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遗忘用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及误学/误园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AR及哮喘症状及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患儿监护人共同干预可有效改善哮喘伴AR患儿恢复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酶标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0例AR患者(AR组)、30例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NAR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IgE、IgG4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AR组比较,AR组血清IgE、IgG4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IgE、IgG4在AR患者血清中含量均明显升高,IgE、IgG4在AR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88例婴幼儿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对2020年2月1日至8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门诊就诊的88例初诊婴幼儿AR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于就诊后6~12个月进行电话回访,总结婴幼儿AR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88例3~36个月婴幼儿AR,其中轻度AR 34例(38.6%),中重度AR 54例(61.4%)。临床症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流涕87.5%(77/88)、鼻塞87.5%(77/88)、喷嚏47.7%(42/88)和鼻痒37.5%(33/88)。合并症发生率依次为咳嗽56.8%(50/88),打鼾52.3%(46/88),喘息27.3%(24/88),张口呼吸12.5%(11/88)。血清特异性Ig E检测阳性比率排在前3位的是牛奶53.4%(47/88)、尘螨46.6%(41/88)、鸡蛋36.4%(32/88)。药物治疗2~8周后鼻炎症状缓解率在轻度AR中为94.1%(32/34),明显高于中重度AR的75.9%(4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Donnahoo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AR异常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Ⅳ型阴茎弯曲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纠正弯曲畸形,术中收集阴茎背、腹侧皮肤和纤维性尿道组织。以包皮过长患者18例作为正常对照,行包皮环切术收集正常阴茎背、腹侧包皮组织。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后观测AR表达规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在正常阴茎包皮和Ⅳ型阴茎弯曲标本中有阳性表达。正常对照阴茎背、腹侧包皮AR阳性表达率为(62.94±5.40)%、(62.87±5.33)%;Ⅳ型阴茎弯曲背、腹侧皮肤和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8.63±2.66)%、(57.23±2.04)%、(53.71±2.15)%,AR表达较正常对照均显著减少(P<0.05);Ⅳ型阴茎弯曲自身背、腹侧皮肤间相比,A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R在纤维性尿道的表达较自身皮肤显著减少(P<0.05)。分层分析发现,轻中度弯曲背、腹侧皮肤及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9.37±3.11)%、(58.75±3.20)%、(55.48±2.86)%,AR表达较正常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弯曲背、腹侧皮肤及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5.21±3.32)%、(53.69±4.09)%、(46.17±3.65)%,AR表达较正常对照均显著减少(P<0.05);与轻中度弯曲比较,重度弯曲纤维性尿道AR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Donnahoo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AR表达显著减少,自身背、腹侧皮肤间AR表达并无差异,重度弯曲纤维性尿道AR表达减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FLT3-ITD阳性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等位基因比值(AR)、ITD数量、ITD长度和部分患者ITD插入位置,以及AR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31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外显子14-15,毛细管电泳法分析31例患者FLT3基因AR、ITD数量和长度,并对其中13例患者FLT3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表明,31例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中AR范围为0.01-2.8;28例(90.32%)患者ITD为1条,3例(9.68%)患者ITD多于1条;ITD长度3-144 bp不等。13例测序患者中4例ITD插入序列为FLT3野生型完全重复,2例为完全陌生碱基插入,7例为野生型部分重复。13例测序患者中ITD插入序列发生在p.E573位至p.P606位之间,多集中于p.F590-p.R595之间。AR≥0.5患者的CR率(16.67%)低于AR<0.5患者的CR率(43.75%)(p>0.05)。结论:FLT3-ITD阳性AML患者中ITD长度和AR范围变化较大。部分患者插入序列为陌生碱基,13例测序患者ITD插入位置较集中,均位于近膜区。AR≥0.5的患者CR率与AR<0.5的CR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过敏性鼻炎(AR)临床特征、过敏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与合并支气管哮喘(B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8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应源皮肤点刺试验和相关指南确诊AR与BA疾病,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社会学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受试者鼻部与眼部症状、过敏源情况、复发周期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性软件分析AR合并BA的相关性。结果患者鼻部症状为打喷嚏(40.11%)、鼻痒(26.74%)、流鼻涕(21.39%),眼部症状为眼痒(50.27%),其他症状为乏力(33.16%)、嗜睡(27.27%),过敏源以尘螨(26.20%)、棉絮(20.86%)、蒿属花粉(14.97%)、海虾(12.83%)、海蟹(20.32%),复发周期为4~8月份的植物絮状物和花粉释放高峰期出现。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与BA疾病存在正向中度相关性(P 0.05)。结论 AR疾病患者易出现打喷嚏、鼻痒、眼痒等刺激性症状,以鼻部和眼部不适症状影响的嗜睡、乏力为主,且大部分患者以尘螨、棉絮、海蟹、蒿属花粉、海虾为过敏源,且春季和秋季为过敏高峰期,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避免反复AR疾病症状引发BA或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症状视觉模拟(VA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R患儿38例(AR组)、非AR患儿38例(非AR组)和健康体检儿童40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25(OH)D及特异性IgE水平,同时对AR患儿进行VAS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在判断中重度AR中的价值。结果AR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A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AR患儿中,轻度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中重度组(P0.05),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低于中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患儿VAS评分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637,P0.001),与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呈正相关(r=0.65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5(OH)D判断中重度AR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最佳临界值为10.13 ng/mL,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78.6%。结论血清25(OH)D、特异性IgE水平对AR患儿的辅助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IL-17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成年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R组、IL-10组、对照组。AR组和IL-10组大鼠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采用腹腔注射0. 3mg诱导白蛋白(OVA)和15 mg氢氧化铝[Al(OH) 3]进行建模,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建模第21天时,AR组每天给大鼠滴鼻含50μg OVA的生理盐水20μ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鼻,IL-10组在给予OVA的同时,腹腔注射40 pg/kg的IL-10 1 ml,连续7 d。观察三组大鼠鼻黏膜组织HE染色以及鼻涕、鼻痒及喷嚏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Ig E、OVA s Ig E水平,以及三组鼻黏膜组织中STAT3、TGF-β、IL-23、IL-17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鼻黏膜无腺体增生、偶见嗜酸性粒细胞; AR组可见大鼠鼻黏膜腺体增生明显,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IL-10组可见大鼠鼻黏膜腺体增生较AR组显著减少,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R组大鼠的鼻涕、鼻痒及喷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组大鼠上述症状评分较AR组降低(P 0. 05)。AR组大鼠血清中Ig E、OVA s Ig 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鼻黏膜组织中STAT3、TGF-β、IL-23、IL-17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IL-10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低于AR组(P 0. 05)。结论外源性IL-10可上调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ANTES阈值的表达,从而影响AR大鼠的STAT3、TGF-β、IL-23、IL-17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的白介素 4 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和哮喘严重度是否有相关性。【方法】研究人群包括315名哮喘患者(华人 152,马来人 76,印度人 87) 和 360 名无哮喘病史的健康献血者(华人157,马来人100,印度人103) 。患者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哮喘组(FEV1>=60%预计值) 和重度哮喘组(FEV1<60%预计值) 。白介素4基因启动子(C 590T) 通过 PCR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检测。统计学分析应用多元回归法检测白介素基因与哮喘的关系。【结果】在三种族人群中,白介素4(C 59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哮喘、哮喘严重度无相关性(P>0.05)。然而,华人的白介素 4(T590)等位基因(98.3%)显著高于马来人(84%)及印度人(35.9%)(P<0.01)。【结论】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的白介素4(C 590T) 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无关。然而,此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并分析A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依照TOAST分型标准,选择发病7 d内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60例,统一给予拜阿司匹林(200 mg,1次/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 d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AR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分析AR的危险因素。结果:TEG检测结果显示,AR者42例(26.3%),AS者118例;2组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分别为(42.6±18.9)%和(76.3±15.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及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及高Hcy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存在AR,糖尿病史、吸烟史及高Hcy水平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主动脉瓣返流(AR)的血流传播速度(FPV)估测AR程度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AR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指标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AR3组。以M-型色多普勒超声测定AR的FPV,比较3组之间FPV有无显著差别,分析FPV与AR束宽度(JH)、AR束宽度与左心室流出道宽之比值(JH/LVOT)的相关性;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指标为标准,评价FPV估测AR程度的可靠性。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AR3组FPV测值分别为(38.17±11.30)cm/s,(56.04±12.06)cm/s和(84.28±12.88)cm/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值均<0.01)。FPV与JH及JH/LVOT比值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86和0.601,P值均<0.01)。FPV≥80cm/s为区分重度与中度、轻度AR的截点,特异性100%,预测精确性96.43%;以FPV≤40cm/s为区分轻度AR与度、重度AR的截点,特异性97.06%,预测精确性85.71%。结论FPV是估测AR程度简捷而实用的方法,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