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钢  唐世尧 《医疗装备》2000,13(8):32-33
腰椎疾病是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医疗临床上的一种顽症,特别是近年来由高年龄重体力向低龄城市群体发展的趋势。就其 多样,难以治疗和病人的痛苦程度而言确实是一种很普遍但又十分难治疗的顽症,86年我们自行研制的自动控制油压拉压复位床已经有多年的临床应用得到临床认可,但是随着临床使用和因该设备是直接用于病人更加对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精确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其中包括油缸泄漏与磨擦力之间矛盾的解决活塞杆在运动情况初始  相似文献   

2.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其中退变型21例,峡部断裂型18例。L4滑脱30例,L5滑脱9例。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根据Nakana标准,优30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为87.2%。35例达到骨性融合,总体融合率为89.7%,平均融合时间为4个月(3~6个月)。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STK-1000及多种早期生产的腰椎用拉压复位治疗床中的液压和测量部分的原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油缸摩擦力与机械阻力大、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改进后,提高了设备在临床使用的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种在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用以替代手掌按压或足跟踩压矫正腰椎后凸的机械装置。方法:结合电子、机械应用技术,设计制定合理的整机方案。结果:实现了治疗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缓解了患者症状。结论:腰椎后凸矫形机械手为治疗腰椎后凸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作用力集中,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腰椎后凸矫形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有慢性腰痛或神经症状的青壮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峡部植骨治疗.结果 13例患者随访(2.00±0.52)年,患者下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优8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术后腰椎CT、X线正斜位片均提示峡部裂已植骨融合.结论 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节段内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壮年腰椎峡部裂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固定联合减压时自体骨做椎间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分析13例具有严重神经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国产钛质椎弓根固定器固定、后路椎板减压,减压时自体骨做横突间和椎间椎骨融合。结果经过平均1.0年随访,椎体滑脱完全复位12例,大部复位1例;疗效评价: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良好,减压时自体骨椎间和横突间联合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对腰椎滑脱提拉复位及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9例。其中退变型21例,峡部断裂型18例。L4滑脱30例,L5滑脱9例。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根据Nakana标准,优30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为87.2%。35例达到骨性融合,总体融合率为89.7%,平均融合时间为4个月(3~6个月)。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兰彬  先雄斌 《中国保健》2008,16(8):332-333
目的:探讨手法行过伸复位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1年3月~2006年1月采用手法行过伸复位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28例,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治疗后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均愈合,椎体高度较复位后丢失不明显,无神经症状发生.结论:过伸复位法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万晓宏  吴娟  李敏 《现代保健》2009,(23):100-10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8例。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8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恢复至平均92%。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神经损伤的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9例无变化,余79例均提高1~2级。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RF复位固定系统加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实施RF复住固定系统加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术后3~6个月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RF复位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具有操作方便,内固定牢固,复位力强,复位效果好,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18例,全部采用后入路手术,术中视情况决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6个月~4年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4%恢复至术后90%,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54%恢复到术后的96%。cobb角由术前平均29°恢复至术后7°,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神经功能评分均升高一级,椎间植骨或外侧植骨均融合,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及感染发生。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SINO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79例腰椎滑脱患者行腰椎管减压,SINO内固定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随访(24.6±4.8)月,观察指标:融合、临床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9例患者中,58例症状完全消失,14例症状基本消失,优良率91.1%,解剖复位率92.4%,3例椎间隙沉降0.9cm,3例SINO内固定松动,1例硬脊膜撕裂,无固定螺钉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应用SINO内固定复位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融合率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胡田生 《现代医院》2012,12(2):48-49
目的探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利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1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3例全部痊愈,其中158例一次复位成功,5例因病史超过3 d,第一次复位未成功,于次日第二次复位成功。结论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疗效确切,无须其它医疗器械辅助治疗,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手法推拿按摩及旋转复位等方法治疗腰痛症,具有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疗效肯定之优点,对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腰痛能起到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功效,也是腰椎间盘病变保守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F-Ⅱ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行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18例。结果18例均获满意复位,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优良率88.89%。结论RF-Ⅱ系统纵向撑开力及复位拉力大,能撑开椎间隙和使滑脱的椎体最大限度复位,固定可靠;滑脱椎体间植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是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洪  唐光明 《现代保健》2009,(24):23-24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7~2006年间收治腰椎滑脱32例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复位、融合、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3~72个月,X线片示全部患者滑脱椎体复位、植骨融合良好,一过性下肢痛1例,远期并发下腰痛1例。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取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植骨融合良好,有利于恢复腰椎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发生并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医药分期疗法对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4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中药组采用手术治疗 中医药分期治疗,非中药组单用手术治疗,术后复查腰椎X线片,评价滑脱椎体复位情况,并随访6~12月,观察椎体融合情况,判断手术效果。结果2组44例中的42例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1例轻度过度复位,1例滑椎术后发生侧向移位。随访2组患者骨性融合比较及临床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分期疗法能促进腰椎滑脱症手术后椎间骨融合,并能提高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受压神经彻底减压,并行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滑脱椎体复位,同时行椎间或横突小灭节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2~6y,平均4.3y,滑脱完全复位31例,不完全复位11例,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85%,临床优良率达76%。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重要手术方式,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用于腰椎穿刺、取得脑脊液并进行脑压测定的多功能腰椎穿刺仪。该仪器具有避免穿刺盲目性,密闭测压、液晶数字显压及脑脊液流出可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固定联合减压时自体骨做椎间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分析13例具有严重神经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国产钛质椎弓根固定器固定、后路椎板减压,减压时自体骨做横突间和椎间椎骨融合。结果经过平均1.0年随访,椎体滑脱完全复位12例,大部复位1例;疗效评价: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良好,减压时自体骨椎间和横突间联合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