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递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通过启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而发挥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脐血、健康人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外周血等不同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TNF-a,IL-4)培养条件下诱导DC,观察DC细胞形态、产率、免疫表型的差别,同时观察了Ph染色体阳性的CML细胞可溶性抗原刺激后的DC所诱导的CTL特异性抗白血病效应,为临床最终治愈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3种来源的DC均表现出典型的镜下DC形态,DC产率分别为74.43%、61.23%和60.48%,脐血DC产率高于其它2组(P<0.001),这可能由于:①脐带血中含有较丰富和更纯的造血干/祖细胞(与外周血比),其分化增殖的潜能更强;②脐血血浆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因子如GM-CSF、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等DC生长所必须的因子.培养第7天后,3组DC均高表达HLA-DR,CD83,CD1a,CD80等特征性DC分子.  相似文献   

2.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卵巢癌免疫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后,获得单核细胞(Mo).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诱导分化,培养7天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天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天,获得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及上清对人卵巢癌细胞株3AO、人胚肾细胞株293T(对照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CCC-981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单核细胞(Mo)在GM-CSF和IL-4作用下,7天后可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DC特异性抗原CDla、CD80(B7-1)、CD86(B7-2)、HLA-DR、CD83.②DC可负载并递呈肿瘤抗原,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CTL产生.不同浓度CTL及上清对卵巢癌细胞3AO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单核细胞可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 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素性T细胞(CTL);检测CTL对HepG2细胞、BEL-7402细胞、SGC-7901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对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杀伤率分别为90%±10%,86%±11%),对SGC-7901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则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1%±6%,8%±4%,6%±4%).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提示DC可能在治疗肝癌及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后诱导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肝癌患者外周血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得DC前体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P)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联合培养,诱导扩增DC。制备自体肝癌细胞抗原,体外脉冲DC,检测DC诱导自体T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分泌的IL-12水平。结果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分泌IL-12和诱导较强的自体T细胞增殖,且能诱导特异性CTL,该CT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明显高于DC、未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而对3LLLEWIS肺癌细胞、H22肝癌细胞则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后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其机制可能与增强T细胞应答和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CTL而发挥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光镜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及体内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差异。方法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从人外周血中培养出两类DC;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的可溶性肿瘤抗原刺激两类DC;两类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观察两类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分别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移植瘤生长。结果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可见到两类DC亚群:一类可能来自DC前体细胞,另一类是由单核细胞分化来的DC;两类DC体外激活的T淋巴细胞能分别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结论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存在多相性,两类DC亚群体内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不仅能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发生,而且抑瘤率不同,提示两类DC亚群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后诱导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对肝癌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获得DC前体细胞 ,用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rhIL 4)联合培养 ,诱导扩增DC。制备自体肝癌细胞抗原 ,体外脉冲DC ,检测DC诱导自体T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毒性T细胞 (CTL )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并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分泌的IL 12水平。结果 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分泌IL 12和诱导较强的自体T细胞增殖 ,且能诱导特异性CTL ,该CT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 ,杀伤率显著高于DC、未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 ,而对CT 2 6细胞、BEL 740 2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DC经自体肝癌细胞抗原致敏后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其机制可能与增强T细胞应答和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CTL从而发挥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从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结肠癌细胞和VoLo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对自体结肠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7.62%±3.01%,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结肠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3.72%±1.50%、52.23%±1.46%和3.55%±0.25%,而它们对VoLo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结肠癌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Liu JY  Zhang CY  Zhao YN  Tang K  Zhang LT  Li T 《癌症》2003,22(10):1030-1033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又称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呈递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DC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乳腺癌细胞和Bcap-37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对自体乳腺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5.76±2.93)%,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率犤分别为(52.11±1.48)%、(51.35±1.46)%和(3.59±0.25)%犦。而它们对Bcap-37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则相对较低犤分别为(40.03±1.29)%、(22.09±0.87)%、(21.66±0.85)%和(1.76±0.14)%犦。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乳腺癌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 rhIL-4(500U/ml)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人TN-α(100ng/ml).结果表明,GM-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并从幼稚状态逐渐分化成熟,表达高水平的CD45分子,其中部分为CD14~ 的单核细胞,部分为CDla~ 的DC(M3DC);培养后期加入TNF-α,可以促进DC生成,约占35%;以GM-CSF IL-4培养也诱导了幼稚细胞的成熟,2周后DC约占10%,但较少单核细胞生成,培养至3周时DC约占60%;而在培养后第11天加入TNF-α则可以加速DC生成,3天后生成的白血病型DC达90%.电镜观察到M3DC具有与单核细胞来源的DC相似的超微结构,但具有的突出特征是部分细胞存在少量胞浆颗粒;M3DC高表达HLA-DR、B7-2、CD40、CD54分子,体外可以强烈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此类由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可被用于体内外诱导生成肿瘤特异性CTL,在APL的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D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以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预防性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进一步接种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观察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生长.发现,D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不仅能预防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而且能抑制该移植瘤生长.提示经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肝癌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种抗原递呈细胞,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有效刺激静息的T淋巴细胞,诱发初次免疫应答.DC来源于骨髓细胞,在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在体外可用GM-CSF联合IL-4能从CD14~ 单个核细胞培养出DC,细胞因子对DC的分化成熟和抗原递呈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在体外成功的建立了16例肿瘤患者的自体DC细胞.血标本的来源为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实验方法:肿瘤患者外周血经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Ficol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单个核细抱,计数  相似文献   

12.
GM-CSF诱导红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抗原提呈功能最强,其特点是能激发静息的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在树突状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关键作用.近来文献报道,GM-CSF与IL-4或TNF联合应用,可使外周血中的CD14阳性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提示树突状细胞可来源于单核细胞.目前,关于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曾初步观察到GM-CSF处理后的FBL-3细胞,单核细胞的特异性标志CD1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NBT还原能力增强,提示GM-CSF可诱导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通过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体外杀伤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在GM-CSF + IL-4 的诱导下体外培养,用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前后CD1a、CD83表达量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同种异体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诱导细胞毒淋巴细胞CTL杀伤肿瘤细胞.结果:凋亡肿瘤抗原刺激后,CD83 表达增加﹙P<0.01﹚,而CD1a表达量下调﹙P<0.05).负荷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出明显的细胞不良反应,并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GM-CSF + IL-4 诱导的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能在体外摄取肿瘤抗原而进一步成熟,通过激活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  相似文献   

14.
Deng YJ  Xia JC  Zhou J  Wang QJ  Zhang PY  Zhang LJ  Rong TH 《癌症》2007,26(2):137-141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人体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以DC为基础的DC/肿瘤细胞融合疫苗可以有效地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本研究旨在探讨成熟的DC与人食管癌细胞株ECl09细胞融合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食管癌细胞的免疫反应.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和白介素(interleukin-4,IL-4)作用下体外诱导DC,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1,PEG)融合法使DC与EC109细胞融合制备DC/EC109细胞融合疫苗,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融合疫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融合疫苗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在体外特异性杀伤EC109细胞的活性,并与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DC与EC109细胞的融合效率最高达到22.25%.DC/EC109细胞融合疫苗能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DC或EC109细胞(P<0.05).DC/EC109细胞融合疫苗活化的CTL对EC109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对EC109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强于对SGC7901细胞及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结论:DC/EC109细胞融合疫苗能有效诱导抗EC109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卵巢癌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能否诱导出抗卵巢癌免疫反应。方法 自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DC;以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肿瘤抗原粗提物激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介素—4联合刺激DC;DC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对SKOV3细胞、CAOV3细胞、HepG2细胞及HOS—860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卵巢癌患者DC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CTL对SKOV3细胞及CAOV3细胞均有较强杀伤力(89%±12%及62%±9%),而对HepG2细胞和HOS—8603细胞仅有微弱杀伤力(12%±4%和1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C在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卵巢癌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mRNA转染的人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疫苗在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作用下诱导培养成DC。体外扩增、转录的方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mRNA,并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导入DC,流式检测转染后DC表面标记,并与淋巴细胞共孵育,激活T淋巴细胞,MTT法检测其对人肺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转染后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显著升高(CD8680·32±1·60;HLA-DR86·03±2·58;CD8326·97±1·62),诱导的特异性杀伤反应能力与经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未经转染的DC及空白淋巴细胞组相比显著提高(80·34±2·71,P<0·01)。结论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m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形态、表型及功能的变化,以及增强DC疫苗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趋化因子配体3(CCL3),分选得到B220- CDllc+细胞,经细胞因子培养诱导分化DC.在体外用含GM-CS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M-CSF)转染D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JSA)检测转染后GM-CSF的水平.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表型分析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GM-CSF基因修饰前后DC的变化.反复冻融法制备胃癌可溶性抗原,将其与GM-CSF基因修饰的DC共同培养,制备DC疫苗,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小鼠前胃癌细胞(MFC)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NF-γ)的分泌情况.结果 CCL3注射后,外周血中B220- CD11c+细胞明显增加,48 h达到高峰[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3.88±1.10)%].AdGM-CSF转染后,培养液上清中GM-CSF浓度升高,当感染复数(MOI)为1:100时达到高峰[(130.00±12.61)pg/m1].经GM-CSF.基因修饰的DC在形态上更趋成熟,MHCⅡ类分子、CD80、CD86等细胞表型明显上调,具有更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荷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MFC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并产生高水平的INF-γ[(1245.00±13.75)pg/ml].结论 GM-CSF转染DC后,能大量表达GM-CSF,DC形态及细胞表型更趋成熟,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GM-CSF基因修饰的DC在体外可诱导出针对靶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全瘤溶解物 (WTL)冲击的自体树突状细胞 (DCs)瘤苗体外诱生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反应。方法 在含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 (rhIL 4 )的培养条件下 ,以 10例患者的贴壁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衍生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imDCs) ,分别添加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自体WTL或WTL TNFα诱导成熟 ,即分别为DCs/TNF、DCs/WTL和 DCs/WTL ,用流式细胞仪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变化及其刺激异基因或同基因的T细胞增殖能力。将 DCs/WTL和自体T细胞共培养1~ 2周 ,以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用计数γ 干扰素 (IFN γ)释放的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试验和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的细胞毒试验 ,分别检测该CTL中识别自体肿瘤细胞释放特异性IFN γ的T细胞数和溶瘤活性。结果 以 30 μg/ml蛋白的WTL体外冲击自体 10 6imDCs,可导致上调DC表型 ,包括CD1a、CD83和CD86以及HLA DR的分子表达 ,与常规TNFα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相似。虽然两者均能显著刺激异基因T细胞的增殖 ,但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DCs/WTL却显著高于DCs/TNF(P <0 .0 5 )。将体外与 DCs/WTL共培养的自体T细胞作为反应或效应细胞 ,再次  相似文献   

19.
高林林  曾升平  潘力弢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3):882-885,894
  目的  探讨附子多糖是否能在体外诱导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并成熟表达细胞表面分子, 为进一步研究附子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取肝癌患者外周血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 去除淋巴细胞后进行培养, 实验组加入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附子多糖, 另设加入GM-CSF、IL-4和TNF-α的阳性对照组和不加任何诱导剂的阴性对照组, 共培养10d。其间进行细胞计数、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MTT法细胞活力检测、扫描电镜细胞成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80、CD83、CD86)等检测。  结果  中浓度附子多糖组能够诱导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并促进细胞增殖, 高度表达CD80、CD83、CD86等共刺激分子和表面标记物,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两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与高、低浓度附子多糖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  结论  适当浓度附子多糖能够在体外有效诱导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并表达成熟表型, 从而作为第二信号活化T淋巴细胞, 激发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IFN-α)对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免疫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5例初发AML患者(其中M2 1例、M4 2例、M5 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GM-CSF、IL-4、TNF-α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11 d,其后加入IFN-α-2a(1 000 U/ml)继续培养3 d,获得DC(IFN-AML-DC),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同种异体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的免疫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白血病细胞培养14 d后均转化为IFN-AML-DC,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由GM-CSF IL-4 TNF-α培养获得的DC(monocyte-derived DC,MoDC)及AML细胞由GM-CSF IL-4 TNF-α培养获得的DC(AML-DC)相比,IFN-AML-DC具有典型成熟形态的细胞明显增多,表达CD83 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HLA-DR、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增高,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激活能力明显高于MoDC及AML-DC。结论:IFN-α能够促进AML-DC的体外成熟,形成更强的免疫激活能力,为AML的免疫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