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收集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7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在本组资料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以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最为多见,患儿发病多与EB病毒感染有关,变异淋巴细胞增高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但与患者病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EBV-VCA-IgM的阳性率与病程、预后等因素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能累及多种器官、系统,提高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4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10个月~12岁,3~7岁儿童最常见.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为本病的主要典型症状及体征.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多数预后好,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尽早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EB病毒抗体IgM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16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实验室检查结果受发病时间、患儿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2个月至10岁,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28例患者以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皮疹、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另外双眼睑浮肿6例,占21.4%;心脏损害3例,占10.7%.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且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提示:双眼睑浮肿及心脏损害均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可忽视的体征之一,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对于起病急,进展快,肝功能损害严重,多系统损害者,应注意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以及周围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本文对32例患者作超声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心脏、肝、脾、肾等脏器声像图均有异常改变,同时发现声像图恢复较临床表现消失缓慢,如并发心肌炎、心包炎、肝炎、肾炎,则临床预后较差。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儿中42.1%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状;早期淋巴细胞≥50%者26例(34.2%),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60%者39例(51.3%),异型淋巴细胞≥5%者68例(89.4%);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乳酸脱氢酶升高57例(7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2例(68.4%),丙氨酸转氨酶升高47例(61.8%),总胆汁酸升高34例(44.7%);呼吸系统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30例;抽搐3例。对临床表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作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所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李莉  董淑华  李香玉  宋爱君  连晋桃 《护理研究》2008,22(19):1781-178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累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1].常感染儿童及青少年,疾病早期发热明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红皮病在临床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累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常感染儿童及青少年,疾病早期发热明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红皮病在临床上实属罕见。红皮病多损害内脏,常以肺炎多见.其次为败血症及心、肝、肾损害。2007年1月我科收治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红皮病病人。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宏靓 《妇幼护理》2023,3(2):256-25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为Epstein-Barr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通过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疱疹病毒群的EB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1]。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儿童病例多见。其最严重的合并症为脾破裂,神经系统可发生脑膜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可并发呼吸道阻塞,ITP,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近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对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心肌损害59例患儿不仅具有传单临床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ECG)、心肌酶等异常表现,经及时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均治愈。结论针对传单并发心肌损害,病情发展快,症状隐匿,小儿自述症状的能力差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及相关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以及误诊原因。方法:对确诊的46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典型临床表现的有31例(67.4%),发热46例(100%),合并腹股沟或腋下淋巴结肿大28例(60.9%),咽峡炎34例(73.9%);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39例(84.8%),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V-VCA—IgM)阳性率分别为42.9%、39.3%;误诊17例(37.2%),被误诊的疾病有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白血病、淋巴瘤、急性肾炎、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呼吸道感染。结论:小儿IM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典型症状,部分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典型时容易造成误诊,对可疑IM者应提高认识,综合判断,尽早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联合诊断小儿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纳入心肌炎、疑似心肌损伤、排除心肌损伤(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检测并比较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浆hs-cTnT及CK-MB水平。结果心肌炎患儿血浆hs-cTnT与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其他疾病患儿(P0.05)。与健康儿童相比,心肌炎患儿hs-cTnT及CK-MB水平显著升高(P0.05)。1个月心肌炎患儿血浆hs-cTnT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1个月至1岁及1~3岁患儿(P0.05)。结论 hs-cTnT与CK-MB联合检测对小儿心肌炎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反映患儿病情,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儿童心肌酶的正常范围,探讨其比值及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并计算出CK-MB/CK、αHBDH/LDH比值;CK采用酶耦联测定法,αHBDH、LDH采用连续监测法,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cTnI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 200名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P<0.01),但不同组别CK-MB/CK<0.03者占80%以上,αHBDH/LDH在0.7~0.9之间占85%以上。80名健康儿童运动后的心肌酶普遍高出儿童正常范围,但其比值并未升高。已确诊的132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心肌酶异常者107例(占80%),CK-MB/CK>0.07者80例,αHBDH/LDH>0.9者78例,cTnI结果阳性90例。其比值和cTnI结果经配对检验存在一致性关联。结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心肌酶异常,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依据;CK-MB/CK>0.07、αHBDH/LDH>0.9以及cTnI结果阳性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 2 9例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与 5 2例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年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功能等方面临床对比。【结果】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以小婴儿居多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学龄前期发病例数接近。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心肌酶CK MB、CTnT明显高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心电图变化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以传导阻滞为主 ,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ST T及早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心功能方面 ,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心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心脏指数 (CI)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心室舒张功能 (E/A)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肌的损害程度重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6.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s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fection. In some patients, COVID-19 is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tis. Early detec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COVID-19 patients. Although endomyocardial biopsy (EMB) is currently recogniz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tis, there are large sampling errors, many complications and a lack of unified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ddition, the clinical methods of treating acute and chronic COVID-19-related myocarditis are different.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can evaluate the morphology of the heart,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s, myocardial perfusion, capillary leakage and myocardi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to provide a noninvasive and radiation-free diagnostic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etection, efficacy and risk assessment,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COVID-19-related myocarditis. However, for the diagnosis of COVID-19-related myocarditis, the Lake Louise Consensus Criteria may not be fully applicable. COVID-19-related myocarditis is different from myocarditis related to other viral infections in terms of signal intensity and lesion location as assessed by CMR, which is used to visualize myocardial damage, locate lesions and quantify pathological changes based on various sequences. Therefore, the 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of CMR to tim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heart injury in COVID-19-related myocarditis and develop ra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could be quit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preventing potential late-onset effects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COVID-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心肌显像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价值。方法 对38例住院患儿(15例确诊、23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行~(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并对照7例正常儿重。全部对象均行临床常规检查。将左心室心肌划分为9个节段,进行放射性分布半定量分析(0分=分布正常,1分=2个断面以上稀疏,2分=明显稀疏,3分=缺损)。结果 38例患儿心肌显像阳性23例,阳性率为61%,评分3分、2分、1分的例数分别为1例(占4%)、13例(占57%)、9例(占39%),6例为多节段稀疏。7例正常儿重心肌显像阳性1例,假阳性率为14%。~(99)Tc~m-MIBI心肌显像与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较一致;稀疏较轻者,往往疗效较好。结论 ~(99)Tc~m-MIBI心肌显像有助于儿重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而且提供了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莉  任华  李保存 《华西医学》2012,(2):242-244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受损情况和所伴随生化检验指标改变。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腹泻患儿80例,年龄6~27个月,平均12.9个月。其中有50例为轮状病毒腹泻(A组),30例为非轮状病毒性腹泻(B组)。A组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腹泻诊断标准,有心肌损伤的异常指标但达不到心肌炎诊断标准者诊断为心肌损害。B组患儿有水样腹泻,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免疫亲和层析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值,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A组5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44例(88.0%)存在心肌损害,其血清谷草转氨酶(74.32±13.77)U/L、肌酸磷酸激酶(52.01±10.37)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273.43±27.55)U/L均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24.98±7.03)、(17.11±6.52)、(151.46±16.5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往往伴有心肌损害及相应的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改变;以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作为近期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更为特异和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心肌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预防并发心肌炎的发生。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51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患儿AST、LDH、CK、CK-MB、LDH-1、α-HBDH活性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18例有心电图异常的病例,其心肌酶谱及CRP水平更是明显高于正常。结论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