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DM)患者124例,按24 h尿蛋白排汇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5例和早期DN组7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RBP、(SDM)β2-MG及hs-CRP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血清CysC、RBP、β2-MG及hs-CRP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SDM)组及对照组(P<0.01),四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要高于单一检测的检出率(P<0.05).结论 血清CysC、RBP、β2-MG及hs-CRP检测是2型DM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敏感指标,四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与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为观察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两个亚组:单纯糖尿病组65例(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24h)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24h),另选取同期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CysC、BUN、Scr、β2-MG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CysC、β2-MG检出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53.33%、51.11%,明显高于BUN、Scr检测阳性率(P0.05);单纯糖尿病组各指标检出阳性率均较低,但CysC、β2-MG检出阳性率仍明显高于BUN、Scr检测阳性率(P0.05);CysC、β2-MG与BUN、Scr、糖尿病病程均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r和BUN,能更好的反映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且与BUN、Scr、糖尿病病程均呈正相关,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2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但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含量和尿mAlb、α1-MG、β2-MG、RB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组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4种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证的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NDC)组,视网膜病变(DR)组,糖尿病肾病(DN)组。分别检测其血清CysC、RBP、β2-MG,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DR组和DN组血清CysC、RBP、β2-MG,水平分别为1.66±0.41、2.74±0.74、60.34±14.98;2.46±0.82、3.68±0.86,74.76±19.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RBP、β2-MG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多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糖尿病组),对照组50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RBP、CysC、β2-MG、BUN和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指标联用后(RBP+CysC +β2-MG+BUN+Cr)的阳性检出率为42%,明显高于单指标检出的阳性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浓度,同时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Sur)和肌酐(Scr)浓度并与之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β2-MG、Sur和Scr结果分别为(2.12±0.85)mg/L、(5.74±2.29)mg/L、(14.01±6.20)μmol/L和(165.50±24.60)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β2-MG、Sur和Scr结果分别为(0.79±0.13)mg/L、(1.93±0.79)mg/L、(4.32±1.30)μmol/L和(78.53±15.43)μmol/L。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β2-MG、Sur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阳性率为84.0%,明显高于β2-MG(60.0%)、Sur(56.0%)和Scr(52.0%)的阳性率(P均<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Sur和S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Cys-C阳性率明显高于β2-MG、Sur、Scr 3项指标的阳性率,提示Cys-C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联合检测在诊治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月1~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运用乳胶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β2-MG,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项检测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组(早期DN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β2-MG、CysC和HbA1c这3项指标都是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以及糖尿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64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清Cys C和AFU含量,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尿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ys C及AFU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cr及尿mALB、β2-MG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糖尿病肾病组单项Cys C阳性率为67.6%,单项AFU阳性率为64.7%,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联合检测Cys C和AFU能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2型DMAP患者血清CysC、RBP、β_2-M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证的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NDC)组,视网膜病变(DR)组,糖尿病肾病(DN)组。分别检测其血清CysC、RBP、β2-MG,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DR组和DN组血清CysC、RBP、β2-MG,水平分别为1.66±0.41、2.74±0.74、60.34±14.98;2.46±0.82、3.68±0.86,74.76±19.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RBP、β2-MG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55例健康者CysC、β2-MG、hs-CRP和mAlb,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β2-MG、hs-CRP和mAlb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可与β2-MG、hs-CRP和mAlb联合检测从而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 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尿液微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确诊的118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三组(单纯 DM 组,早期 DN 组,临床 DN 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ysC、RBP、β2-MG 以及尿液β2-MG、TRF,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速率法检测尿素氮(Bun),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 DN 组、临床 DN 组 CysC、RBP、β2-MG 和尿液 mALB、TRF 水平明显高于单纯 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早期 DN 组 Cr 、Bun 水平较单纯DM 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 DN 组 Cr 、Bu 明显高于单纯 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CysC 、RBP、β2-MG 以及尿液 mALB 、TRF 水平在 DN 患者早期显著升高,对 DN 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尿液指标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2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检测指标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及血清肌酐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转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8:-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及血清肌酐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AUC分别为1.000、0.985、0.985、0.942、0.921、0.891、0.785。结论不同尿液指标均显示较好的敏感性,联合应用多种尿液指标可较好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对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多指标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8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检测各组血CysC、α1-MG、β2-MG、BUN和Cr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单纯DM组血清CysC、α1-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β2-MG、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早期DN组血清CysC、α1-MG和β2-MG水平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血清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18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 CysC、α1-MG和β2-MG均与BUN、Cr水平呈正相关;早期DN组中3个指标的异常率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3个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异常率较单指标检测明显升高;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以CysC最优.结论 血清CysC、α1-MG和β2-MG联合检测可发现糖尿病病程中的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血尿素(Sur)、血清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C1q联合检测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2018年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及健康体检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均行SCr、Sur、CysC、NGAL及C1q检测,计算以上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男性比例、年龄、Sur水平、SCr水平、CysC水平、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C1q水平及NGAL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指标单项检测时,CysC诊断效能最高,Sur最低,其中CysC诊断效能明显高于C1q、NGAL、SCr及Su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指标2项联合检测时,C1q+CysC诊断效能最高,SCr+NGAL最低,C1q+CysC诊断效能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C+NGAL、SCr+C1q及C1q+NGAL明显高于SCr+NGAL、SCr+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指标3项联合检测时,C1q+CysC+NGAL诊断效能最高,SCr+NGAL+CysC最低;C1q+CysC+NGAL、C1q+CysC+SCr及SCr+C1q+NGAL诊断效能明显高于SCr+NGAL+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NGAL+CysC+SCr检测较其他组合诊断效能均高,但C1q+NGAL+CysC+SCr、C1q+CysC+NGAL、SCr+C1q+CysC及CysC+C1q的诊断效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ysC+C1q诊断特异度较C1q+NGAL+CysC+SCr更高。结论 C1q、CysC及NGAL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优于SCr、Sur,且C1q联合CysC检测应用诊断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DN患者(DN组)、68例无肾病糖尿病患者(NDN组)、5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的血清CysC、β_2-MG水平和晨尿mAlb水平,并分析3个指标诊断DN的效能。结果 DN组血清CysC、β_2-MG水平和尿mAlb水平均高于NDN组和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CysC、β_2-MG、mAl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3%、53.1%、76.6%,显著高于NDN组的1.5%、2.9%、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β_2-MG、mAlb诊断DN的特异度分别为81.3%、53.1%、76.6%。CysC、β_2-MG、mAlb诊断D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751、0.861,其中血清CysC的AUC最高。结论 mAlb、β_2-MG、CysC均可用于DN的早期诊断,其中血清CysC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16.
陈贵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05-120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尿常规蛋白分为两组:尿常规蛋白阴性组58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37例)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 C、β2-MG、尿素(Urea)、肌酐(Cr)及UmAL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Cys C、β2-MG及UmALB水平在两组患者不同分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蛋白阴性组的Urea和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蛋白阳性组的Urea和Cr水平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发现尿常规蛋白阴性组的血清Cys C、β2-MG及UmALB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同组的Urea和Cr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蛋白阳性组的血清Cys C、β2-MG及UmALB阳性检出率与该组的Urea和Cr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ys C、β2-MG及UmALB水平对DN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ys C、β2-MG及UmALB在DN患者早期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研究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CKD2-3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2、3组为治疗组分别给与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治疗组给予治疗16周,分别检测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16周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12、16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明显下降,12周和16周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与6,12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6周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20 mg/d组与40 mg/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中CysC水平与Scr、MA有很好的相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受检者尿清蛋白水平(UAER)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组、微量组、大量组,对102例糖尿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时进行了CysC、β2-MG、尿素(Urea)、肌酐(Cr)4个项目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微量组和大量组CysC、β2-MG项目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增高,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组CysC、β2-MG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微量组阳性率CysC(95.2%)> β2-MG(85.7%)>Cr(45.2%)>Urea(30.9%).结论 血清CysC、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尤其以CysC为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9.
吴素红  张桦  崔惠敏  林建 《新医学》2011,42(4):244-245,27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1微球蛋白(α1-M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测定尿TGF-β1、α1-MG、RBP含量,并与对照组23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DN患者尿TGF-β1、α1-MG、RB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尿TGF-β1、α1-MG、RBP与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62,0.85,P均〈0.01)。结论:早期DN患者尿TGF-β1、α1-MG水平升高,可能在评价DN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红蛋白(HbA1c)及胱抑素C(CysC)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该院内科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11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自愿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3组β_2-MG、HbA1c、CysC、血肌酐(SCr)及尿素(Urea)水平。结果DM组与对照组相比,SCr、Ur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β_2-MG、HbA1c及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N组β_2-MG、HbA1c、CysC、SCr及Ur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β_2-MG、HbA1c、CysC单一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β_2-MG、HbA1c及CysC能够较好反映其肾功能的早期损伤,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