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各危险层的疗效。方法:采用Braunwald法对UAP分级,将14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I级46例,II级54例,III级42例。将各级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肝素组和常规组,在常规抗心绞痛疗法基础上,肝素组加用LMWH,联合组加用LMWH和TMZ,其中LMWH 0.4ml(4100IU),q12h IH,7 ̄10天,TMZ 60 ̄120mg/d,疗程30天。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0天的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62%,肝素组89.13%,常规组69.39%,前两组疗效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级患者,心脏事件无统计学意义。II级患者在顽固性心绞痛事件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II级患者在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P<0.01,P<0.05)。3组病例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结论:联合组和肝素组在治疗UAP中均有良好的疗效,但联合组又优于肝素组,两药联用有协同作用。对UPA II级I、II级患者,须给予LMWH辅TMZ强化治疗,可减少患者远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
姚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28-129
目的探讨国产或进口氯吡格雷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24例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24例。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低分子肝素等,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进口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治疗1个月后,治疗前及1个月后血常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皮疹和腹泻等)的发生率。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在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ST-T的改变,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PAG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在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短期疗效肯定、应用安全并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观察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4周内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复合终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毒副作用及不良事件无增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老年U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戒烟以及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物等综合治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复合终点事件(紧急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出凝血指标监测、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紧急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和死亡)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UAP疗效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老年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1例老年冠心病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UAP可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患者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孙莉莉 《当代医学》2011,17(6):143-143
目的通过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探讨二者联合强化血小板治疗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135例U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随访30天。结果一月后,治疗组有效控制率(92.9%)远远高于对照组有效控制率(78.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治疗UAP安全有效,使其心绞痛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洪建湘  林峰 《吉林医学》2011,(21):4358-435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UA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P<0.05),且对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加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P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66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氯吡格雷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mg,随后每次75mg,每日1次,连续服14d后观察两组间复合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发生9例主要心血管事件,对照组20例,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氯吡格雷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氯吡格雷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以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7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继之75mg口服。治疗期间记录两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12导联心电图变化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等。结果 UAP患者中、高危险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氯吡格雷使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提高26.2%和25.1%;治疗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11.5%,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UAP疗效满意,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UA)近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第一天300mg氯吡格雷,随后75mg每日1次,连续7天。结果7天后氯吡格雷组复合终点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1.90%比27.50%),P<0.05;而主要的副作用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氯吡格雷对于降低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的近期(7天)心脏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氯吡格雷+拜阿司匹灵)和对照组60例(拜阿司匹灵),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变化,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度、程度明显减少,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P<0.01),副作用无增加,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优于单用拜阿司匹灵,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王朝远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55-15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8月我科收入的140例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常规用药+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组(辛伐他汀+常规用药+氯吡格雷),观察治疗2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主要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医学综述》2008,14(8):1270-1271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心血管原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各种出血发生的情况及静息心电图ST-T的变化。结果所有观察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各种出血无增加。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UAP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拜阿司匹灵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UAP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类药.Ⅰ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灵每天100 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 h疗程7 d.Ⅱ组(观察组)Ⅰ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波立维,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75 mg/d.结果Ⅰ组、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和9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0 d,I组急性心脏事件低于I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低肝素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更有效地预防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mg。次日起75mg/天,连服两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UAP更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3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以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并能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选取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6.6%,对比差异显著,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43例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泰嘉)治疗,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非致死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因症状再发血运重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心电图及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P效果确切,降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