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外科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菊 《中外医疗》2008,27(9):47-47
目的 探讨脑外科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 在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其他方法.结果 40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对256例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只有2例形成了痰痴,效果良好.结论 心理护理和特殊护理会有效抑制痰痴的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例气管插管患者2次痰痂堵塞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使用机械通气后2次形成痰痂的高龄患者,寻找影响痰痂堵塞主要危险因素,然后进行了正确的适时吸痰技术、气道湿化、气管插管等有效措施.结果:患者气道得到了有效护理,避免了再次痰痂堵塞.结论:正确适时吸痰、充分气道湿化、适时更换插管、及时发现痰痂堵塞先兆是预防气管插管高龄患者形成痰痂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瑞芬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79-1381
目的:探讨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预防和控制痰痴形成的方法.方法: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预防和控制了痰痴的形成.结果:观察组患者清痰量较对照组患者高,呼吸更加顺畅,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84,P=0.0099).观察组较对照组气管插管内痰痴形成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39,P=0.0001).结论:在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较以前直接吸痰预防并控制了痰液附着管壁,从而形成痰痂,保持了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配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脑外科手术后进行气管插管180例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隔2小时用生理盐水10mL配合鱼腥草注射液10mL由气管插管内滴入,每次15滴。或每隔4小时用生理盐水10mL配合鱼腥草注射液10mL雾化吸入,每次20分钟。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复苏期,有1例形成痰痂,但无生命危险。结论: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时,用生理盐水配合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预防痰痂的形成,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脑外科许多患者病情较重,术后需将气管插管带回病房。如果对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不当则易形成痰痂,影响病人呼吸,严重时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需要对气管插管的患者高度重视,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预防和控制痰痂的形成。采用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控制痰痂的形成,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湿交换器在气管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将热湿交换器直接装在气管导管上,对照组在导管口上按常规使用二层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痰培养阳性、痰痂形成和呼吸机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48h、168h痰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0例、1例(3.33%),痰痂形成分别为1(3.33%)、2例(6.67%),168h并发VAP1例(3.33%),分别与对照组6(20.0%)、8例(26.67%)、9例(30.0%)、11例(36.67%)、8例(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痰细菌培养阳性、痰痂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热湿交换器湿化气道气管导管可有效预防痰痂形成、痰培养阳性和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全部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待患者治疗后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其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梁月新 《微创医学》2006,25(3):473-474
我院近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除气管插管内痰痂35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经口气管插管病人35例,在FOB明视下判断为气管内大量痰痂形成,均符合应用FOB检查的适应证,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9~96岁,平均62岁.本组均为气管插管患者,其中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好转已停用呼吸机2d以上等待拔管患者;32例为机械通气患者,诊断为COPD 12例,心脏术后3例,肺切术后13例,其它4例.应用FOB清除气管插管内痰痂1~5次,共87次.术前注意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材.  相似文献   

9.
沐舒坦在气管插管中作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呼吸衰竭等病人的重要措施及技术.气管插管既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解除呼吸道梗阻,又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但由于气管插管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易出现气道干燥、痰痂形成、吸痰困难及合并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气道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以减少痰痂形成,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研究的课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沐舒坦及传统湿化液来进行气道湿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52-2153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管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3例临床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预防痰痂堵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ml注射器抽吸湿化液预防痰痂堵管,观察对比两种方法预防痰痂堵管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痰痂堵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减少了痰痂堵管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2,46(2):212-214
目的:探讨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干预策略在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SP合并RF气管插管患者,均接受系统治疗,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常规组(41例)接受常规吸痰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予以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干预策...  相似文献   

12.
陈利涛  骆文龙  甘秀妮 《重庆医学》2007,36(12):1139-1140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预防气道痰痂形成的方法.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需适时吸痰,气管套管口持续或间断滴药,用自制的复合雾化液3ml行套管口高频振动雾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配合心理护理.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术后1周从吸痰的次数、痰液的量、痰液的性质、血氧饱和度、患者的主观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吸痰的次数较少,痰液稀薄,患者主观感觉良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确的吸痰及气道湿化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13.
脑外伤大手术后,一些患者病情危重不得不携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但对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不当极易形成痰痂,影响患者呼吸。我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6月-2005年12月对出现气管插管堵塞致呼吸道梗阻患者8例(包括ICU2例)病情危急,均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正确,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萧蕊英 《广州医药》2012,43(6):63-65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人经鼻气管插管发生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1月本院神经外科病人95例经鼻气管插管中发生痰痂堵塞气道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应的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规准确的护理减少了的气管插管痰痂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正确的有效吸痰方法和按需气道湿化能提高人工气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特点与护理,防止痰痂形成,预防切口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法对38例气管切开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上,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切口感染进行临床密切观察和处理,详细记录相关数据。结果38例气管切开术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一例形成痰痂,达到预期目的,并且术后康复期均较普通护理有明显加快。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否正确完善,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2种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使用氧气罩吸氧所致肺部感染情况,以提高气道护理质量.方法 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液湿化,试验组用50%乙醇溶液湿化.比较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痰细菌培养、肺中感染、痰痂形成情况.结果 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均满意.试验组痰细菌培养、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氧气罩吸氧采用50%乙醇溶液进行气道湿化,能减少肺部感染和痰痂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避免气管切开术后痰痂的形成,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12例气管切开患者加强了气道湿化和吸痰的管理.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痰痂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加强气道湿化和吸痰的管理,可以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痰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抢救呼吸衰竭时 ,常需建立人工气道 ,临床上常用的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现将人工气道患者常见的意外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ICU自 1994年 10月~ 1997年 12月共行人工气道 5 7例 ,其中经鼻气管插管 2例、经口腔气管插管 2 9例 ,气管切开 2 6例 ;发生套管气囊破裂 7例、无名动脉破裂出血 2例、气管插管误入右主支气管 1例、导管内痰痂形成1例、 2 1例气管插管患者有喉头水肿症状。2 人工气道常见意外及护理2 1 导管误入右侧主支气管 ,造成左侧肺不张 :本组中有 1例患者从急诊科行气管插管后转入ICU ,发现其左侧胸廓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管切开术的特点,对手术后有效的吸痰措施,如何防止痰痂形成,防止气管套管脱落,预防切口感染等问题进行探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临床护理中的护理进展,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患者脱机后利用持续加温湿化装置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3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脱机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湿化装置进行气道湿化;2010年8月-2011年4月3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脱机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痰痂形成、刺激性干咳、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率、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中和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加温湿化装置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机后的气道湿化中效果满意,无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