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46例.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Ⅰ型36例,Ⅱ型8例,Ⅲ型2例.结果 4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及肠管损伤发生.术后随访4~12个月,有效率100%.结论 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选取收治入院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疼痛与并发症较少,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与传统开腹术式同样的临床效果,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风险降低,能够有效缩短术后患者康复时间、减少疼痛,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王家红  何明 《现代护理》2001,7(1):33-33
1976年Neuwith和Amin首次报道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该项技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疗效高等特点[1],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我院自1998年开始开展了该项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2例,其中2例是未孕妇,其余为经产妇,均因月经过多经服用药物治疗无效而住院。术前均做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膜下子宫肌瘤。2 术前准备2.1 由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尚未被广大患者所熟悉,术前应向被手术者做好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贴近于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表面覆盖以子宫内膜,可引起贫血、不孕、流产等,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宫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2003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4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贴近于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表面覆盖以子宫内膜,可引起贫血、不孕、流产等,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宫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9例黏膜下子宫肌瘤病人行宫腔镜切除术 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切除各类黏膜下子宫肌瘤共82 个,0型26个,Ⅰ型45个,Ⅱ型11个.手术平均时间28.5±14.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2 ±30.8 mL.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脏器损伤、水中毒、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4 h阴道 出血超过月经量,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后停止;2例发热,给予对症处理后2 d恢复正常.术后 跟踪随访,总满意率为94.2%.13例要求生育者有6例妊娠,妊娠率达46.2%.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术前预处理、术中B超全程监测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的妊娠结局,分析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探讨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行黏膜下TCRM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对比0型(n=38)、Ⅰ型(n=26)、Ⅱ型(n=13)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足月生产率,分析子宫肌瘤不同分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0型、Ⅰ型、Ⅱ型的足月生产率分别为92.11%、69.23%、61.54%,0型与Ⅰ型和Ⅱ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8,P<0.05);Ⅰ型与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类型均无子宫破裂发生。结论不同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经TCRM治疗后,患者术后生育能力差异显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正常妊娠具有重要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55mm。术后随访3个月~5年,满意率96.6%,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25例有生育要求者,18例妊娠,6例分娩。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黏膜下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妇女,该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导致患者严重贫血、不孕,发病率较高,且近年呈年轻化趋势~([1])。临床上常规治疗为开腹手术和药物治疗,但开腹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口,术后容易引发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预后较差。药物治疗则存在副作用较大等缺陷。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能够减小创口,减少痛苦,有效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73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7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 ,无子宫穿孔、出血及肠管损伤发生 ,2例轻微水中毒。切除肌瘤直径大小 1~ 6cm ;肌瘤数目 1~ 4个 ;手术时间 5~ 85min ,平均2 8min。术中估计出血量 2 0~ 10 0ml(Desonol法 ) ;膨宫液用量 5 0 0~ 2 80 0ml;膨宫液吸收量 2 0 0~ 930ml。术后随诊 3~ 30个月 ,其中 6例失访 ,1例因“子宫平滑肌肉瘤”接受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手术 ,其余 16 6例均定期来院复查 ,随诊率达 96 .0 %。 15 1例患者月经量过多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 ,其中 14 0例月经恢复正常 ,其余 11例月经量较前显著减少 ,周期恢复正常。在 94例不孕症或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 ,术后已妊娠 72例 ,其中足月分娩者 4 8例 ,无宫腔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方面 ,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是首选的方法 ,能显著的改善术后月经状况以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腔镜技术对子宫肌瘤进行分型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宫腔镜治疗疗效全部满意,其中显效38例(63.3%),有效22例(36.7%)。分型诊断结果显示,I型和II型分别为45例和15例。I型与II型比较,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和术后满意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可指导医师对黏膜下子宫肌瘤进行分型诊断,同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实验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体温恢复至正常、肛门排气、住院、生活能够自理等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月经及阴道流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术后妊娠及足月顺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疗法相比,宫腔镜电切术可以更有效、安全地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提高妊娠及足月顺娩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院1997年2月至2003年12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98例,对于随访资料完整的1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其中0型17例,Ⅰ型8例。结果 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月经异常症状改善,不孕5例中3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在保留子宫及避免子宫疤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6.
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层直接接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被认为可以促进肌瘤内部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改善血管通透性,为瘤体的生成提供传输养分和氧气的通路。微血管密度(MVD)是衡量肿瘤新生血管数量的常用指标,与VEGF表达呈正比。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经典手术,但少有对VEGF和MVD影响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黏膜下子宫肌瘤VEGF和MVD的表达及宫腔镜电切术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0岁,因“黏膜下子宫肌瘤,慢性官颈炎”拟在全麻下行官腔镜子官肌瘤电切术。术前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肾功、胸片等均未见异常。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顺利。手术开始后1.5h。当手术进行至官腔镜下电切出部分肌瘤组织时,发现患者气道阻力增加(约30mmHg),监护仪显示病人血氧饱和度降至90%,血压118/78mmHg,患者腹壁、颈部皮肤出现肿胀,球结膜明显水肿,尿量500mL,立即听诊,双肺闻及广泛湿罗音,考虑水中毒,立即通知手术医生暂停手术,改手动控制呼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GnRH-a(达菲林)曼月乐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10月在该院检查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直径>50mm者75例,其中O型13例,Ⅰ型30例,Ⅱ型32例。手术前应用GnRH-a(达菲林)3个月,肌瘤直径(33±12)mm,其中O型33例,Ⅰ型27例,Ⅱ型15例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合并多发肌瘤及子宫腺肌症者术后放置曼月乐,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月经等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切除黏膜下肌瘤75个,肌瘤直径20~50mm,平均(33±12)mm。手术时间(37±14)min,出血量(48±15)mL。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发热。多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术后放置曼月乐,随访至术后1年,超声监测肌瘤无复发,月经改善明显。结论经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方式,针对分型选择药物综合治疗,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黏膜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继发小孕小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或剖宫切除肌瘤或经阴道肌瘤切除术,近年来采用的宫腔镜下单极电切术,既能保存患者生育功能,又可治愈了疾病,但其手术并发症,尤其是低钠血症、空气栓塞等可危及生命,其手术安全因素凸显。本院实施黏膜下子宫肌瘤五步法宫腔镜电切术48例,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66例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与观察组(33例,予以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肌瘤大小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时,观察组肌瘤大小、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安全性上,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手术即将结束时,出现恶心不适、心慌、胸闷等轻度水中毒现象,给予速尿20mg,地塞米松10mg静注5min后,症状缓解,两组中均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能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