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入院前13 d,无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全身疲乏、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4 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逐渐出现四肢无力,言语不清.在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脑干梗死?""病毒性脑炎?",给予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降纤、脑保护剂、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病情进展性加重,9 d后,除可做眨眼动作外,全身不能自主活动,僵卧在床,无法张口、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2.
闭锁综合征较少见 ,近十年来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文献报道增多 ,现报告 2例如下。1 病历简介 例 1 :患者男 ,5 3岁。因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 3小时 ,言语不清 1小时于 1 997年 1 1月 1 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史。查体 :BP1 80 /1 0 0 mm Hg,神志清楚 ,偏瘫步态 ,构音障碍 ,饮水呛咳 ,右侧额纹浅 ,右侧瞳孔 3 mm,左侧瞳孔 3 .5 mm,对光反射存在 ,右侧鼻唇沟变浅 ,鼓腮时右颊漏气 ,伸舌运动障碍 ,舌后坠 ,左上肢肌力 0级 ,左下肢肌力 3级 ,右上、下肢肌力 4级 ,四肢深浅感觉不敏感 ,膝健反射和肱二、三头肌腱反射… 相似文献
3.
4.
5.
基底动脉砂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中一少见综合征,随着CT扫描的诊断率逐渐提高,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广龙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4):296-296
患者,男,56岁,因“说话不清、吞吐困难、四肢不能活动1天”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7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等药。入院时查体:T38.2℃,BP170/95mmHg,嗜睡,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0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不能内收及外展,仅能睁、闭眼及眼球上下运动,不能示齿、鼓腮及吹口哨、咽反射不配合,四肢肌力0级,四肢肌张力高,双侧Ba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4岁,4天前于安静状态下突然头痛、头晕、呕吐(非喷射状).无二便失禁,无四肢活动障碍.既往体健.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示双小脑低密度灶,考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故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T36.6C,P80次/分,R20次/分,BP13/11kPa.嗜睡状态,呼之能应,能正确回答问话,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视野无缺损,双眼双向水平眼震、垂直性眼震,伸舌左偏,左眼内收不能,其它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侧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偏身共济失调(+).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存在,四肢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闭目难立征(+).?马回长T1、长T2异常信号.考虑脑梗塞,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 相似文献
8.
闭锁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其原因主要是基底动脉闭塞。其临床特点是意识清楚、失语、四肢瘫痪及面瘫,单以仅存的瞬目及眼球垂直运动来表达较复杂的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9.
1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ostral basilar Artery Syndrome RBAS)是因基底动脉尖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临床上较罕见,现将近年我二院收治的9例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张俊波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8-39
报告6例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男4例,女2例,年龄69至84岁,平均病程32天,临床主要表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眼球活动障碍,偏瘫,视力减退,幻视等症状,头颅CT平扫显示丘脑,中脑,桥脑,小脑,颞叶内侧,枕叶的梗塞灶,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及典型CT征象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3.
14.
张强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1,26(17):21-21
病例摘要主诉患者男,43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h”入院。病史简介患者凌晨3时准备起床上厕所时,发现左上肢无力,起床后又感觉左下肢力弱而摔倒在地,并感觉头痛、头晕、恶心,未吐。立即入附近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疑为急性脑梗死,给予“舒血宁”治疗后未见好转,于6时转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因基底A尖端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 ,以中脑病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伴有丘脑、枕叶、颞叶内侧 ,甚至小脑上部等处的缺血损害。我们总结了三家医院近 3年来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 19例病人 ,并就其临床症状 ,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19例 ,其中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6 5岁。1 2 临床表现 ( 1)首发症状 :以眩晕、恶心、呕吐、复视、走路不稳及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等椎 -基底动脉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占 16例 ,以视物不清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O—BS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最常见,影像学重要特征是基底动脉尖5条血管供血区域内多发脑梗死。MRI较CT更敏感。结论基底动脉尖及其分支供血区域大,梗死后表现为多病灶状态。CT可除外出血病变,MRI是早期诊断TOBS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其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引起众多学者重视。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7例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TO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55~7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史3例,房颤1例。1.2临床表现均为突然起病,症状呈阶梯或持续性加重。意识障碍5例,其中昏迷2例,嗜睡3例;眩晕3例,眼球运动障碍4例,感觉异常4例,瞳孔异常5例,肢体瘫痪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影像学上以中脑、丘脑病变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结论本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临床少见,如有疑似,应尽早行头颅MRI检查. 相似文献
19.
1病例
介绍患者,男,70岁,因“不自主颈部转动伴四肢抽搐2天余”于2007年1月16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珍菊降压片,因血压控制不佳,于1月10日起开始改用口服利血平片(1天2次,每次2片),服用5天后出现颈部不自主转动,1天发作5-6次,伴四肢抽搐,口齿不清,期间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一过性黑朦,无大小便失禁,无晕厥。入院查体:体温37℃,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77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h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h余在早饭间出现头晕,随即出现意识不清,家人呼之不应,无发热、无呕吐及无二便失禁。既往房颤病史7年,高血压5年。查体:血压:22.6/13.3kPa,脉搏:78次/min,体温:36.4℃。呼吸表浅不规则,偶有暂停,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音节律较规整,约68次/min。神经系统: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向左注视,自发眼震。疼痛刺激四肢可有活动,肌张力均高,阵发肌强直,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