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针刺治疗面瘫的取穴、深浅及时机等问题,并与对照组比较,明确疗效,达到规范技术操作及推广应用的目的.方法:将3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发展期(1~7 d)多针浅刺治疗组(168例)和静止期(8~20 d)多针浅刺对照组(168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1%,对照组有效率94.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发展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静止期进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胜利 《吉林中医药》2008,28(5):354-355
目的:观察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分期多针浅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多针浅刺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急性期内进行多针浅刺疗效要比急性期内不针刺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部浅刺配合腹针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60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急性期予腹针疗法和患侧浅刺治疗,对照组急性期不予针刺,单纯西药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两组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治疗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组的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浅刺配合腹针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可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张莉芳  高海燕  耿巧 《河北中医》2011,33(3):401-403
目的观察超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在急性期予患侧浅刺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常规辨证针刺,并西医常规及超短波治疗,对照组84例,急性期不予针刺,其他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3、4、6周时对2组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对2组6周内痊愈率与痊愈所需平均天数进行比较,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周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3、6周2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91.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所需平均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炎超早期给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5.
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述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面瘫患者按不同针刺手法分为经筋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其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以及观察电针测定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2种针刺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和90%,经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期选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筋组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对急性期面瘫和神经活跃型患者疗效确切,可在第1个疗程内治愈,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面瘫患者采用经筋透刺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丛刺面部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丛刺阳明经筋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传统穴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瘫情况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丛刺阳明经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针刺传统穴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4.8%,对照组愈显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细针浅刺合短时间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止期针刺下关不同深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静止期采用常规手法针刺下关,观察组静止期根据患者不同体型深刺下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House-Brackmann分级(面神经麻痹分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91.11%(4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1.11%(32/45),高于对照组的51.11%(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角㖞斜、面部表情自然、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眼裂闭合积分及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止期深刺下关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观察面神经炎急性期给予调神针刺法治疗,对于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将129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在急性期予调神针刺法和患侧浅刺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常规辨证针刺;对照1组急性期予患侧浅刺,对照2组急性期不予针刺,所有对照组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初诊时、治疗1、2、3、4、6周时对3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对3组患者痊愈率与痊愈所需治疗时间差异比较,对3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面神经功能评价与对照2组在治疗后4周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病人平均疗程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1),而对照1组平均疗程短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1组和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76%。结论:面神经炎急性期给予调神针刺法可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9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同时急性期在耳后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第1疗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很快消退,减轻面神经损害程度,利于面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任玉娟 《陕西中医》2006,27(4):480-48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9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同时急性期在耳后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第1疗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很快消退,减轻面神经损害程度,利于面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2.
陈卓伟  徐宁 《新中医》2008,40(6):75-76
目的:观察早期浅刺加艾炷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浅刺治疗(取穴:患侧攒竹、阳白、太阳、四白、地仑、烦车、翳风,双侧合谷),针刺结束后,行艾炷灸.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6%,对照组为96.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1疗程、2疗程痊愈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麻痹早期予以浅刺加艾炷灸治疗,效果满意,并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巨刺法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H-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治疗组为66.6%,对照组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评分在治疗1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促进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针刺法和多针浅刺法在治疗眼肌痉挛疾病方面的效果,突出在治疗眼肌痉挛中多针浅刺方法的优势。方法将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人和治疗组30人。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组采用多针浅刺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分别统计治疗后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率66.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可以引皮毛之邪外出,相对于常规针刺法效果显著,更有利于眼肌痉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排针配合巨刺法治疗周围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排针加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针加巨刺法治疗周围型面瘫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以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配以面部穴位多针浅刺,轻刺激,只捻转不提插,不加电针之法。对160例早期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并设急性期以西药为主,1周后加用面部穴位针刺组对照观察,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种体征,症状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多有显著性改善,愈显率达71.8%,总有效率达96.63%;对照组愈显率为40%,总有效率为70%(P<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具有很好的疗效,且优于以西药为主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期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急性期基础药物结合针灸浅刺治疗,两组非急性期均采用药物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使用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痊愈率为26.25%,治疗组痊愈率为58.7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期基础药物配合针灸浅刺、非急性期药物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较急性期基础药物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期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二组,发病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发病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2%,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2.1%,有效率9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故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面瘫的更有效方法.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给予浅刺患侧面部加头颈部推拿治疗.对照组56例以常规捻转针刺法加头颈部推拿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总有效率87.4%,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浅刺患侧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面瘫的更有效方法.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76例,给予浅刺患侧面部加头颈部推拿治疗.对照组56例以常规捻转针刺法加头颈部推拿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总有效率87.4%,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浅刺患侧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