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妇在产后进行穴位中药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与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自然分娩或刮宫产术后尤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符140例,每组各有自然分娩70例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70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3小时至6天内均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穴位中药贴敷;对照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八位中药帖敷能有效加强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是一项操作方便,预防产后出血的中医“治末病”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歧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对产后宫缩痛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5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n=25)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n=25)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宫底高度、恶露量、疼痛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宫底高度、恶露量、VAS评分、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宫底高度较参照组更低,且恶露量更少,VAS评分更低,疼痛发作次数更少,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晚期产后出血、宫腔积液、产褥感染等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祁丹锋  汪欢欢  李琼  朱冰 《新中医》2017,49(3):131-13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宫缩素对产后子宫复旧及宫缩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观察2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宫缩痛程度。结果:治疗24 h、48 h和120 h后,实验组的宫底高度和恶露量均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宫缩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宫缩素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及缓解宫缩痛,效果优于宫缩素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后子宫复原及产后恶露的影响。方法:将320例产妇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产后24h~48h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坚持母乳喂养。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复原情况、子宫大小、恶露量、恶露的性质以及持续时间。结果:产后5天,治疗组子宫复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明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产妇,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产妇病情,缩减阴道持续流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加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恶露量、术后5dB超检测子宫大小。结果:产后两组子宫逐渐缩复,术后第5d治疗组子宫缩复好于对照组;恶露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B超检测子宫三径之和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穴位贴敷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有显著的疗效,是一项经济简便,产妇易于接受的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生化汤加味脐部贴敷,对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中药生化汤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产后口服新生化片、桂枝茯苓丸促进子宫复旧,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中药生化汤促进子宫复旧。对比2组产后宫缩复、子宫大小以及子宫复旧良好率。结果术后1 d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宫缩复为(15.13±0.74)cm、(15.14±0.96)cm,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产后宫缩复为(10.13±0.96)cm小于对照组(14.35±1.44)cm,术后4 d观察组产后宫缩复为(9.10±0.89)cm小于对照组(12.62±0.74)cm,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子宫前后径为(61.85±17.33)mm小于对照组(75.44±10.96)mm,观察组产后子宫长径为(90.36±15.38)mm小于对照组(117.66±18.52)mm,观察组产后子宫横径为(85.63±15.74)mm小于对照组(120.34±14.52)mm,观察组产后子宫三径之和(240.17±13.69)mm小于对照组(300.25±16.48)mm,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复旧良好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67.65%(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中药生化汤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产后子宫复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毛旭东  王迎军 《新中医》2019,51(7):246-250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应用补虚祛瘀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其子宫复旧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采取补虚祛瘀方合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所有产妇均治疗5天。比较2组产后1~5天的宫底下降高度和阴道恶露量,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计数(RBC),产后1~5天测定2组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泌乳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后1天时宫底均有升高,随后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产后2、3、4、5天时宫底下降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同期(P 0.05)。2组产后1、2天时阴道恶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产后3、4、5天时阴道恶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后,2组H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后,2组RBC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产后1、2、3天时血清PRL水平逐渐升高,而产后4、5天时开始逐渐降低;观察组产后1、2、3、4、5天时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观察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使用补虚祛瘀方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改善泌乳功能,有助于产后恢复,且产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妇在产后使用穴位中药贴敷对减少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在本院从2011年9月~2013年8月住院分娩并且没有并发症的产妇共1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产后治疗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中药硬膏进行穴位贴敷,并分析观察该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持续时间。结果:经治疗48h后观察组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患者、28d出血量未干净的患者和42d出血量患者,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妇在产后采用穴位中药硬膏贴敷能够有效地预防产后的出血症状,而且操作方便,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用于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进行自然分娩或者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均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入组。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为81.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 0.05),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产后腹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产后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可提升产后子宫复旧效果,防止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及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足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d、5d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后3d、5d全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前泌乳量及配方奶粉补乳量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治疗前,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配方奶粉补乳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足浴能够加速产后产妇的康复,促进产后乳汁的分泌,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与中药熏洗泡足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0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1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与中药熏洗泡足,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产后血性恶露时间、子宫入盆时间、泌乳时间以及子宫颈闭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压力尿失禁、泌乳量不足及性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为12.73%(7/55),低于对照组的27.27%(15/55)(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与中药熏洗泡足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显著,有效促进产妇恢复,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欧阳玉 《光明中医》2023,(10):1987-1989+2006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在小儿咳嗽中的应用。方法 严格筛选86例在兴国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咳嗽患儿,用Excel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43例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护理。1周后比较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咳痰)以及咳嗽和咳痰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和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2组患儿护理后咳嗽频率、咳嗽程度以及咳痰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有利于缓解咳嗽患儿症状,缩短病程,促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万萍  赵隽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934-934
关节疼痛常见于增生性关节炎、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持续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疾病的信心,所以对此类患者止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穴位贴敷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通过经络而作用于内在的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便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麻仁润肠丸,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便秘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穴位贴敷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功能测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气道功能状态并间接反映气道炎症情况。哮喘患者无论在发作期还是在缓解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我院咳喘科在郭振武教授的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理论,在“三九”、“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本病,具有时间性强、方法简便的特点。现将贴敷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我院咳喘门诊中采用世界GINA方案应用吸入疗法治疗的哮喘患者160例,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哮喘会议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导乐仪镇痛的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刺激宫缩作用,观察该方法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初产妇;年龄20~30岁,平均25.25±2.86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1.1周;单胎头位;具有阴道试产指征者,规律宫缩临产,宫口开大1~2cm。1.2排除标准:产程观察过程中出现胎心率异常,宫缩过频(5次/10min)或宫缩持续过长(≥60s),第1、2产程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腰椎间盘病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5%~80%[1].该症不仅发生在手术早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整个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给患者增加痛苦.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护理的独特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80例便秘患者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