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MRSA感染的肺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出现死亡病例2例和1例;治疗组应用替考拉宁负荷剂量4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维持剂量400mg,每天1次;对照组负荷剂量4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用1d,后维持剂量400mg,每天1次,疗程14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细菌清除率、炎性指标及肝、肾毒性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肺部感染评分(CPIS)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20±2.68vs 4.01±3.02,P=0.005);细菌清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82.00%vs 52.94%,P=0.002);平均血清谷浓度(Cmin)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6.39)mg/L vs(12.97±5.10)mg/L,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00%vs 66.67%,P=0.022),而肝、肾毒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MRSA感染的肺炎患者疗效高、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24分,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替考拉宁进行治疗,研究组起始剂量为800 mg,12 h/1次,连用3次后改为维持剂量800 mg,每日1次;对照组起始剂量为400 mg,12 h/1次,连用3次后改为维持剂量40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替考拉宁血清谷浓度(Cmin)、炎症指标变化、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替考拉宁血清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P=0.002);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都有下降,研究组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0.28±4.06)×10~9/L,(58.86±8.92)pg/ml,(2.32±0.82)mg/L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疗效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68)。82例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88株,研究组细菌清除优于对照组(P=0.03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及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结论 800 mg起始负荷剂量的替考拉宁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细菌清除率更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随机对照治疗重症监护室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MRSA重症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分为替考拉宁组35例,剂量400mg/次,1次/12 h,3个剂量后,1次/d;利奈唑胺组33例,剂量600mg/次,1次/12 h,均为静脉滴注,疗程14~18 d;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细菌清除率、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改变.结果 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8.6%和90.9%,细菌清除率为86.8%、88.2%,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14 d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17±3.32)、(13.66±5.98)分,替考拉宁组优于利奈唑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8.2%,替考拉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奈唑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在治疗MRSA所致重症感染均有良好疗效,替考拉宁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6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维持剂量替考拉宁(400mg/d)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600mg/d)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效果、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01),替考拉宁Cmin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MRSA肺部感染患者应用高维持剂量替考拉宁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提升病原菌清除率、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且不会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药代动力学指导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23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标准组(n=114)和指导组(n=12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开展血药浓度监测(TDM),获取反映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参数,标准组按照说明书应用替考拉宁治疗,指导组在药代动力学指导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替考拉宁TDM、临床治疗疗效、病原菌清除情况、时间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3.125~10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65C-0.0132;指导组Cmin高于标准组,Cmin达标率优于标准组(P0.05);指导组治疗总好转率为85.95%,高于标准组的67.54%(P0.05);指导组病原菌总清除率90.91%,高于标准组的64.91%(P0.05);指导组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标准组(P0.05);标准组、指导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指导组患者血清WBC、CRP、TNF-α及PCT水平低于标准组(P0.05);指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8%,低于标准组的15.79%(P0.05)。结论在药代动力学指导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可根据药物浓度监测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病原菌清除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的48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替考拉宁4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连续3d后,改为1次/24 h;对照组应用替考拉宁400 mg,第1天为1次/12 h,后改为1次/24 h,静脉滴注;疗程14~21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3.33%,细菌清除率为7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0.83%,细菌清除率为6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两组间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起始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替考拉宁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MRSA/MRSE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76例,随机分为替考拉宁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决定两药的给药量及给药间隔时间,并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替考拉宁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2.5%、84.8%,均高于万古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考拉宁组的疗程为(13.5±2.7)d,明显短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考拉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组的肾毒性远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用于治疗MRSA/MRSE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疗效确凿,安全性高;采用维持剂量每次400 mg,每48~72 h给药1次是合理、安全的;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伴肾功能不全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可优先选择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重度烧伤合并MRSA感染的疗效,选择治疗重度烧伤合并MRSA感染的最佳抗菌药物.方法 对42例合并MRSA感染的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考拉宁首日剂量为400 mg 1次/12h,此后每日为400 mg 1次/d;对照组:万古霉素1.0 g/1次/12 h,均为静脉滴注,疗程7 d,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细菌清除率、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改变.结果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在治疗重度烧伤合并MRSA感染的疗效、细菌清除率等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万古霉素组有5例血肌酐值>20%,最高>34%;而替考拉宁组血肌酐值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治疗重度烧伤合并MRSA感染,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均有良好疗效,替考拉宁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替考拉宁不同维持剂量及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替考拉宁不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价不同剂量替考拉宁在治疗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重症医学科替考拉宁治疗MRSA感染的患者140例。结果排除替考拉宁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因素,高剂量替考拉宁组比低剂量组有更佳预后(87.50%vs 45.00%;P<0.01)和更高的30天生存率,在多元分析中,匹兹堡菌血症评分≥4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替考拉宁高剂量组与良好预后显著相关,其中替考拉宁MIC≥1.5 mg/L与预后OR为26.5[95%CI,5.4~140.0],MIC<1.5 mg/L的OR为5.5[95%CI,1.6~20.1]。根据倾向得分进行配对分析,高剂量替考拉宁组有更佳的预后(85.0%vs 42.5%;P<0.01)。结论排除替考拉宁MIC值因素,高剂量替考拉宁组比低剂量组治疗MRSA感染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输注替考拉宁时脑脊液药物浓度,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破坏血脑屏障后是否可增加脑脊液药物浓度,以及药物持续泵入对脑脊液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术后留置术区/脑室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常规给药组(替考拉宁400 mg,30 min泵入,1次/12 h重复给药)和持续给药组(替考拉宁400 mg,30 min泵入,再以200 mg,1次/6 h持续泵入),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采集脑脊液标本检测替考拉宁浓度。结果常规给药组脑脊液替考拉宁浓度泵入后即刻浓度为(0.004±0.0123)mg/L,泵入后1 h达峰值(0.712±1.028)mg/L,后逐渐下降,泵入后12、18、24 h分别为(0.254±0.222)、(0.173±0.152)、(0.355±0.207)mg/L。持续给药组脑脊液替考拉宁泵入后即刻浓度为(0.017±0.020)mg/L,4 h后达峰值(0.587±0.255)mg/L,泵入后6、12、18、24 h分别为(0.429±0.416)、(0.325±0.254)、(0.476±0.686)、(0.318±0.464)mg/L,6 h后药物浓度相对稳定,介于(0.318±0.464)~(0.476±0.686)mg/L。常规给药组、持续给药组的AUC0—24 h分别为5.590 mg/L·h、9.082 mg/L·h。两组患者仅峰值附近区域替考拉宁浓度达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MIC50,但其浓度高于CNS MIC50的时间占整个给药时间的比例远小于50%;两组患者脑脊液替考拉宁浓度均未能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MIC50。结论持续输注替考拉宁后,患者脑脊液药物浓度较常规给药组有所增加,但仍未能达所要求的MIC;结合血药浓度的实验,血液浓度增高有利于脑脊液药物浓度增加,可考虑适当增加剂量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逄晓玲  张洪颖  周红  朱杰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0):1482-1484
目的建立不稳定斑块动物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血脂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瑞舒伐他汀组,每组10只,饲养8周;观察实验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水平,免疫组化分析不稳定斑块中MMP-2、9表达。结果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兔血清中TC分别为(11.97±0.35)、(13.73±0.35) mmol/L,TG分别为(6.24±0.37)、(7.53±0.36) mmol/L,LDL分别为(4.28±0.23)、(4.83±0.25) mmol/L,HDL分别为(1.93±0.24)、(1.62±0.22) mmol/L;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兔血清TC、TG及LDL的水平均降低(P<0.01),HDL水平均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兔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中MMP-2、9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改善血脂水平及抑制MMP-2、9的表达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输注去甲万古霉素后血清及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某院神经外科手术后留置术区/脑室引流管的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12例,常规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0.8 g,泵入60 min,12 h重复给药;持续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0.8 g,泵入60 min,再0.4 g泵入11 h,后以0.4 g持续泵入12 h,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测定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结果常规给药组与持续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血清峰浓度分别为(55.52±26.04)、(59.22±41.88)mg/L,给药24 h血清浓度分别为(8.21±6.04)、(9.11±5.09)mg/L;脑脊液峰浓度分别为(16.31±11.15)、(8.82±8.91)mg/L,给药24 h脑脊液浓度分别为(6.12±2.34)、(5.71±4.72)mg/L。常规给药组药物脑脊液穿透率以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比计算(AUC_(脑脊液)/AUC_(血清))0~12 h为63.3%,12~24 h为59.0%;持续给药组0~12 h为25.4%,0~24 h为47.4%。以目标细菌MRSA95%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90))为2 mg/L计算,常规给药组AUC_(0-24)/MIC_(90)为192,持续给药组AUC_(0-24)/MIC_(90)为184。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使用标准剂量去甲万古霉素,常规及持续给药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均可达目标细菌的MIC_(9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苯并[a]芘(BaP)与铅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之间的协同效应。方法 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0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等量花生油),低、高铅组(5.4、54.0 mg/L),低、高BaP组(0.5、5.0 mg/kg),低铅+低BaP组,低铅+高BaP组,高铅+低BaP组,高铅+高BaP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海马神经元DNA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高铅组,低、高BaP组,低铅+低BaP组,低铅+高BaP组,高铅+低BaP组,高铅+高BaP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5.66±2.93)、(28.43±3.24),(23.56±2.69)、(33.54±3.82),(28.52±3.25),(43.57±4.97),(40.26±4.59),(54.54±6.22)s]明显延长,而跨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花费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低、高铅组,低、高BaP组,低铅+低BaP组,低铅+高BaP组,高铅+低BaP组,高铅+高BaP组小鼠尾部DNA百分比(分别为0.09%、0.15%,0.12%、0.21%,0.17%,0.31%,0.31%,0.51%)明显增加(F=9.823、5.226,P<0.05)。结论 苯并[a]芘与铅联合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鑫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5):612-6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 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2、4、8 mg/kg)组;血糖仪测定大鼠血糖水平,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分别为(123±10.7)、(138±13.8)U/L]、TNF-α、IL-6[分别为(54±2.8)、(168±12.5)pg/mL]和丙二醛[(24.8±2.5)nmol/mgprot]含量均增加, SOD[(65±7.9)U/mgprot]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 8 mg/kg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分别为(58±8.0)、(65±8.9)U/L]、TNF-α、IL-6[分别为(34±4.1)、(83±10.4)pg/mL]和丙二醛[(13.8±1.9)nmol/mgprot]含量均降低, SOD[(105±9.7)U/mgprot]活力增加。结论人参皂苷Rg1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循环系统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镇静并且满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先分别给予舒芬太尼预镇痛,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2分,然后分别给予负荷量苯磺酸瑞马唑仑0.10 mg/kg、0.15 mg/kg、0.20 mg/kg在10 min内匀速泵入,再以0.05~0.5 mg·kg-1·h-1静脉泵入维持。根据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标准,维持目标的镇静深度-2~0级。对比三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45 min(T4)、90 min(T5)、180 min(T6)RASS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变化,比较呼吸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呼吸系统:呼吸抑制;循环系统: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结果最终纳入98名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等一般资料及用药前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2时A、B、C组镇静有效率(RASS≤1分)分别为67.7%(21例)、87.9%(29例)、100%(34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P<0.01);三组镇静不足(RASS≥2分)发生率分别为32.3%(10例)、12.1%(4例)、0%(0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镇静过深(RASS≤-3分)的发生率分别为3.2%(1例)、15.2%(5例)、47.1%(16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P<0.01);在维持剂量时期(T4、T6)三组约有46.9%(46例)患者维持剂量低于0.1 mg·kg-1·h-1;34.7%(34例)的患者维持剂量在0.1~0.2 mg·kg-1·h-1;18.4%(18例)的患者维持剂量高于0.2 mg·kg-1·h-1。HR下降幅度(T2 vs T0)分别为13.8%、19.6%、29.7%,T3时三组患者HR仍有下降。组间分析提示A组vs B组(T2、T3)、A组vs C组(T1、T2、T3)、B组vs C组(T2、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给药后MAP的均值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完全泵入负荷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后(T2 vs T0)MAP下降幅度分别为12.9%、14.4%、22.8%。组间分析提示与C组比较,A组(T1、T2)和B组(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虽然RR均值和OI均值均有变化,但是仅在T2时A组同C组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T1~T6时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给于0.15 mg/kg负荷量在10 min泵入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镇静效果。对于部分RASS评分≥3分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负荷剂量。短期内大剂量泵入苯磺酸瑞马唑仑可导致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因此在ICU患者镇静中应避免高负荷量快速泵入。  相似文献   

16.
陈洁  吴小南  杨雪帆  黄芳 《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2):1692-1695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慈菇多糖提高RAW 264.7巨噬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分别用ELISA和Griess法检测不同剂量慈菇多糖(5、50、500 μg/mL)和香菇多糖(100 μg/mL)对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巨噬细胞mTOR/第10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慈菇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香菇多糖组巨噬细胞内IL-2含量[分别为(68.216±1.609)、(70.850±6.669)、(89.634±8.399)、(84.367±8.165)pg/mL]上升;慈菇多糖中、高剂量组,香菇多糖组巨噬细胞内TNF-α含量[分别为(46.989±7.895)、(70.739±7.452)、(48.125±6.757)pg/mL]上升,慈菇多糖高剂量组巨噬细胞内NO值[为(7.199±1.242)μmol/L]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慈菇多糖中、高剂量组RAW 264.7细胞mTOR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慈菇多糖高剂量组、香菇多糖组mTOR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慈菇多糖可能通过mTOR相关信号通路提高巨噬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预防冠脉CTA检查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单纯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40mg/d,n=46)和小剂量组(10mg/d,n=46),分别于冠脉CTA检查前2~3天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及10mg。所有患者分别于冠脉CTA检查前1天、检查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留尿标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小剂量组:与检查前相比,检查后第1、3天Scr、mALB均有显著升高(P〈0.01),Ccr显著降低(P〈0.01);检查后第7天Scr、Ccr、mALB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大剂量组:与检查前比较,检查后第1、3天Scr、mALB均升高(P〈0.05),Ccr降低(P〈0.05),检查后第7天Scr、Ccr、mALB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检查后第1、3天Scr、mALB显著降低(P〈0.01),Ccr显著升高(P〈0.01);检查后第7天mALB、Scr、C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检查前后BUN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使用较大剂量(40mg)的阿托伐他汀可能有助于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