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Meta分析评价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急性脑卒中早期活动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 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2 篇文献,包括了2741 例研究对象,其中5 篇文献的数据来源于同一个研究样本。 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5);早期活动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相关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P<0.05);对改善3 个月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卒中后3 个月的残疾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卒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不显著(P>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是安全、有效的,但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残疾程度方面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正念干预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正念干预疗法应用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2篇为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总体来看,正念干预疗法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得分(SMD=-1.05, Z=3.52, P 0.001)。结论正念干预疗法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水平,但具体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活动对ICU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有关早期活动预防ICU-AW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2月,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两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98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肌力(MRC-score)WMD=8.09,95%CI为(7.29,8.88)、ICU-AW发病率OR=0.11,95%CI为(0.04,0.35),巴氏评分WMD=23.6,95%CI为(14.61,32.59),机械通气时间SMD=-1.13,95%CI为(-1.68,-0.58),ICU住院时间SMD=-1.28,95%CI为(-1.99,-0.56),总住院时间SMD=-1.53,95%CI(-2.60,-0.46)。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得出早期活动可减少ICU-AW的发病率,同时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抑郁患者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前3个月的抑郁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附属白银医院神经内科86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8分以上],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实验过程中因失访和依从性差退出11例。死亡2例,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2周内采取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疗效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12.18&;#177;2.39)分,对照组为(17.25&;#177;3.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lt;0.05),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3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6.35&;#177;2.86)分,对照组为(12.68&;#177;2.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2,P&;lt;0.05),ADL评分研究组为(78.26&;#177;13.49)分,对照组为(63.48&;#177;10,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9,P&;lt;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心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前3个月的抑郁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附属白银医院神经内科86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犤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8分以上犦,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实验过程中因失访和依从性差退出11例,死亡2例,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2周内采取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疗效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12.18±2.39)分,对照组为(17.25±3.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0.05),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末HAMD评分研究组为(6.35±2.86)分,对照组为(12.68±2.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32,P<0.05),ADL评分研究组为(78.26±13.49)分,对照组为(63.48±10.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9,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心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早期主动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辅助其他检索。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RCT,71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SMD=-0.77,95%CI(-1.30~-0.24);ICU住院时间SMD=-0.50,95%CI(-0.96~-0.0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OR=0.13,95%CI(0.03~0.62);ICU获得性衰弱(ICU-AW)SMD=0.36,95%CI(0.02~0.71),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OR=0.89,95%CI(0.51~1.55),虽倾向有利结局,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主动活动安全有效,不但能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并能降低VAP和ICU-AW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康复组患者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治疗4周后肢体功能按Fugl-Meyer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收集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9月,并追查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而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共28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远期病死率或依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66,1.36),P=0.75];但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总有效率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2,95%CI(1.41,2.10),P<0.00001]。5个研究报道了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结论目前研究表明,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总有效率优于安慰剂且安全性好,但无法降低远期(3个月)病死率或依赖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随机康复训练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ADL)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普遍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ADL和MMSE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ADL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卒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正念干预(MBI)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 00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02例,对照组5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001);合并结果显示,两组的总睡眠时间(TST)、醒觉次数(AT)、醒觉时间(AWT)、睡眠效率(SE)、3期持续睡眠时间(S3)、4期持续睡眠时间(S4)、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醒觉时间占总记录时间比例(AR)、总微醒觉次数(MAT)、快速动眼期微醒觉次数(MAT-RE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I可在短期内缓解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及伴随的焦虑、抑...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22例,52~77岁,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CT或MR I确诊,脑梗塞36例,脑出血24例,病程处在卒中后1~4周,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失认和既往精神病者及严重合并症者除外。根据CCMD-2-R有关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防止误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入院时明确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无意识障碍、既往无明显咽部疾病、存在吞咽困难的42例患者,进行相关的早基护理干预。同时收集2008年1-12月间入院的,未进行相关早期护理干预的40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分析两组间产生误吸病例。结果 研究组出现误吸的例次远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大大地降低了患者因误吸造成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1例,护理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脑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超早期活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锻炼,于卒中24 h后进行离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卒中24 h内进行超早期离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4 d、干预3个月后的日常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14 d、3个月后生存活动能力、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早期活动能够提升急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抑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与生活能力(ADL)的影响,将12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经治疗1~6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I)、ADL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后,两组NFI减少,ADL明显提高,SDS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干预组改善明显(P<0.01)。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提高患者ADL,减轻心理疾患并有一定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早期活动(脑卒中发生后24h内离床活动)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活动。[结果]观察组于脑卒中后14d或出院时及脑卒中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可以促进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自我效能、降低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病程中指导早期康复运动,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活动干预。结果随访期末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展、梗死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少,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及卒中后3个月的BI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速度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抚触对早产儿早期的干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抚触干预对早产儿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结局指标包括体质量、身长、头围、摄奶量、呼吸系统并发症、胃潴留、腹胀、血胃动素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8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1114例早产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抚触可增加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摄奶量和血胃动素水平,并降低早产儿胃潴留、腹胀及呼吸系统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抚触可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并有降低胃肠功能紊乱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