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离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对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1天离床活动与训练,比较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早期离床活动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便秘、假体脱位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DVT、便秘的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5天、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离床活动,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手术室流程优化在腹腔镜下胃减容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92例病态性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均分为参照组和多学科团队护理组各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多学科团队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手术室流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24 h应激指标、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多学科团队护理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参照组(t=7.156,P<0.01),疼痛评分、压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t=7.325、7.256,P<0.01),感知松弛评分高于参照组(t=9.625,P<0.01);多学科团队护理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t=8.526、6.241,P<0.01);多学科团队护理组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t=8.125、7.023、7.854、7.256、8.625,P<0.01)。结论:对病态性肥胖症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手术室流程优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周、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基于行动研究法制定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方案。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断蒂术后7 d、1个月的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制定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流程的执行缺陷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方法,成立外科下床动流程改进小组,对腹部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流程执行缺陷情况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实施HFMEA管理后护理评估不到位,疼痛护理欠规范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83.33%~100%外科护士对实施HFMEA管理持肯定态度。结论运用HFMEA评估及改进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床活动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多学科团队合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ERAS理念联合多学科团队合作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12、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理念联合多学科团队合作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效果满意,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制定规范化防治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及应用效果评价,旨在降低术后患者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制定的术后谵妄规范化防治路径护理方案。比较2组术后低氧血症、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每日总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低氧血症、谵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日总睡眠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睡眠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规范化防治路径的护理方案可降低其术后低氧血症和谵妄的发生率,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开发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重症患者早期运动风险评估、预警提醒、全程监控、闭环管理等功能,比较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后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实施效果和团队成员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ICU重症患者首次运动风险评估时间由入科后(18.27±4.00)h提前到(7.72±3.42)h,首次运动时间由入科后(29.35±3.92)h提前到(19.34±3.87)h,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91‰降低至0.185‰,非计划中断率由8.930‰降低至2.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团队成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满意度高。结论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精准、及时、全程的风险预警把控及闭环管理,确保实施安全。  相似文献   

10.
马莉  袁陵芳  唐洁 《循证护理》2023,(3):564-567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术病人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护理的效果及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120例在本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合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Kol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首次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SRSS、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GCQ、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后的首次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实施多学科团队合作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缓解疼痛,促进机体康复,缩短住院周期,让病人更舒适、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在预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病例674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泌尿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OSSUM评分预测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早期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念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AD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念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25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6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死亡例数、入组时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4周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各环节所耗时间持续减少;4周后、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例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成立后通过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减少了卒中诊疗各环节时间,提升诊疗水平,减少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 选取101例行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LR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后镇痛泵留置24 h,对照组术后镇痛泵留置48 h.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出现头晕症状的例数,24 h成功离床活动例数,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术后72 h内加用止痛剂的例数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出现头晕症状、成功离床活动的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2 h内加用止痛剂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0.8)d,短于对照组的(6.9±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RP术后PCIA最佳留置时间为24 h,术后缩短不必要的留置时间可以减少因镇痛剂造成的头晕等症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成功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制定对策方案实施计划表,结合PDCA循环管理实施对策并检讨。结果:活动前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知晓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早期下床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依从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流程护理对儿童骨折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骨折患者3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依照本科室制定的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对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平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患肢肿痛、肺部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骨折患儿术后疼痛,降低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成本,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相关性压疮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将压疮预防与疼痛管理相结合,成立疼痛-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由护理管理小组根据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相应疼痛评分等级进行压疮预防与护理,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前(2012年7-12月)和实施后(2013年1-6月)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住院10天时的Braden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实施疼痛-压疮规范化管理后恶性肿瘤疼痛患者压疮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5);患者住院10天时Braden评分中身体活动程度、改变体位能力条目得分较实施前增高(P0.05)。结论:将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疼痛管理与压疮管理相结合,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modified 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mNUTRIC)评分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茂名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诊治的252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ICU24 h内mNUTRIC评分结果分为高营养风险组和低营养风险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mNUTRIC评分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作用。结果 高营养风险组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院内病死率均高于低营养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NUTRIC评分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mNUTRIC评分预测院内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824,其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89.6%。结论 mNUTRIC评分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病死率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心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快速康复理念在胶质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卡氏(KP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胶质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的快速康复理念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2014年1-12月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开展后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总费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多学科团队协作康复治疗模式的开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