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初步阐述曹式丽教授对中医络病理论与膜性肾病之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性的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因以"风、湿、瘀、虚"为主,病位在肾络,病机关键是肾络失和,提出从络论治膜性肾病的学术观点,倡导应用辛通畅络法和养脏和络法辨证论治膜性肾病的治法理念,强调在临证组方中辨证选用调畅肾络的中药,并注重药味与药性的辨证施用等学术经验。总结其从络论治膜性肾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55-257
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属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本病西医多采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或者激素等治疗,但仍有很多患者疗效不显。陈以平教授致力于探索中医治疗肾病,厚积薄发,取得了一系列临床突破。在大量的临床病例基础上,摸索总结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规律,得出"虚","湿""瘀""热"四大病机,主张用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本病,并创制专方。笔者导师,王琳主任,师从陈以平教授,深得心法和真传,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本病亦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以水肿、蛋白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大多从"水肿"论治,将中医辨证理论与膜性肾病病理相结合,可以通过分析得知膜性肾病以脾肾虚衰兼湿热内蕴为主要证型,且脾肾虚衰证贯穿膜性肾病各期始末。因此可以从脾肾两脏论治,将补火生土理论与祛湿法应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选方《脾胃论》中的升阳益胃汤加肉桂、附子,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膜性肾病(MN)是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病势缠绵难愈。中医临床上,各医家多从八纲、脏腑辨证来认识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且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等的差异,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方法百家争鸣、各具特色、尚不统一。本文通过电子检索2001—2015年相关研究文献,对膜性肾病之中医辨证治疗思路加以总结,目的在于为中医治疗膜性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但需指出的是,对于膜性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中医辨治膜性肾病的确切效果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陈志强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提出膜性肾病的病机为"脾肾亏虚,瘀水互结",治疗遵循健脾补肾、祛湿利水、化瘀通络的基本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肾以助正气,宣通三焦以泄湿浊,化瘀通络以消瘀血,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附医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正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为诊断依据,以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水肿"范畴。由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肾穿风险增大,且多为膜性肾病,免疫治疗不敏感及不良反应增多[1],使放弃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而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增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的功能失常在肾病综合征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临证从脾论治老年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的建立及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与湿证的相关性。【方法】 在《证素辨证学》中湿证证候表的基础上,检索相关文献,拓展湿证相关症状后形成膜性肾病湿证调查问卷,运用该问卷对52例膜性肾病患者行预试问卷分析,以形成针对膜性肾病人群效度、信度良好的湿证调查表。运用此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对该膜性肾病患者人群进行湿证评分,探究该人群中尿蛋白与湿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文献检索结果并与《证素辨证学》湿证证候比较,确定调查问卷题项,共包括26项;经预试问卷分析后,共得到包含水肿、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肢体乏力或倦怠、精神疲倦或嗜睡、面色秽浊如有污垢、口黏腻、呕恶或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小便浑浊或有明显泡沫尿、胃口变差、带下量多/阴囊潮湿共11个题项的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湿证调查表评分结果显示膜性肾病患者低、中、高尿蛋白组之间湿证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基于问卷统计分析建立了膜性肾病湿证调查表;运用该调查表对膜性肾病患者进行评分,提示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与湿证相关,湿证越重,尿蛋白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黄文政教授是首届全国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逾50年.黄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者有幸跟随黄教授并侍诊左右,总结黄教授诊治原发性膜性肾病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毛加荣  刘建红  程小红 《陕西中医》2012,(10):1330-1331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MN)的中医证侯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将101例MN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中医证侯、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期膜性肾病(92.02%)、大部分Ⅱ期膜性肾病(72.31%)以脾失健运、湿热蕴结为主,Ⅲ期膜性肾病(90.14%)及少部分Ⅱ期膜性肾病(17.58%)表现为脾肾阳虚、湿热已去为主要证型,各期均有少部分气阴两虚、水瘀互结及脾肾衰败、湿毒内盛。结论:在肾穿刺病理确诊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症候可见脾失健运、湿热蕴结,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水瘀互结,脾肾衰败。认为本病病机脾肾亏虚为本,湿热侵袭为标,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提高疗效,减少了激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治疗方案目前尚有许多争论。陈志强教授通过详细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脾肾亏虚、风湿瘀痹"的基本病机,进而提出"益气温阳、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中围绕主体病机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补肾、健脾、利湿、活血"为治疗大法,并综合分析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认为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学指标相结合,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理念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为临床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付航 《山东中医杂志》2022,41(1):95-97,114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具有病情反复、慢性迁延的特点,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米杰教授从事肾脏病专业30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特发性膜性肾病总属本虚标实,其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瘀互结.水、湿、热、瘀为其基本病理因素,采用补肾健脾、祛湿化瘀之法,标本兼治,随症加减,收效颇著.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难治性IMN约占以NS表现的MN患者中的1/3,其更易发展至尿毒症或者出现并发症。本文就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这三个方面具体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从而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难治性。IMN的发病机理被大多数人总结为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气化失司四个方面。IMN的中医辩证分型常被归纳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型。中医药治疗IMN方面,可以从湿浊、血瘀、虚损入手分析其难治的原因,也是以后需要进一步探索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肾病综合征。以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例,探讨中医病名标准化的原因,指出目前中医病名命名存在的问题,提出病名标准化应该遵循坚持病名内容科学、坚持病名通俗易懂、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病名命名方法,阐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病名标准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膜性肾病是我国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病情迁延难愈。西医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细胞毒性激素类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电子检索2011年—2016年中医药治疗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对中医各医家近几年治疗膜性肾病的思路及经验进行总结,得到了许多的共识。文献回顾显示中医治疗膜性肾病有较多研究,疗效佳,值得借鉴。但依据近几年发展趋势,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小剂量激素类药物联合中医药治疗,相关报道增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更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膜性肾病是肾小球上皮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出现基底膜增厚、溶解稀疏、形态不规则、钉突形成和结构的破坏。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入"水肿""淋证""虚劳"之类,从宏观辨证与微观分析,将本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纳入中医"血瘀"范畴,血瘀气血紊乱至肾脏局部病变。中医辨证以血瘀的病理机制及气虚的临床表现探讨膜性肾病的病变本质及发病基础,从情绪激动影响膜性肾病治疗及复发,探讨调节情绪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从活血化瘀、益气健脾、调理情志方面探讨膜性肾病临床辨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膜性肾病是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质均匀一致增厚、有弥漫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一般不伴有细胞增殖,分特发性膜性肾病与继发性膜性肾病两类~([1])。特发性膜性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约占13.97%,男女比例为0.9︰1~([2])。治疗多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可引起感染、体态改变、糖尿病、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和肝功能损害~([3])。膜性肾病属中医"水肿"、"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分析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定量程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关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红细胞定量分析比较有差异(P0.05);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疗效分别为94%、8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膜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证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多辩证为脾肾亏虚。本文根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入络"理论指导膜性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吕宏生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系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名老中医吕承全教授学术继承人,曾师从全国著名肾脏病专家钱桐荪教授,从事肾脏病的临床工作40余年,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吕宏生教授针对膜性肾病的病机特征,临床中采取温补脾肾法治疗膜性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并筛选出了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功效的鹿茸和上肉桂2味中药,制成益泉胶囊,与中医的辨证方药配伍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