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7年1-7月入院的6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58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步态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接受步态想象疗法干预4周和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跨步长、步频进行检测,同时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该组10m MWS为(0.53±0.20)m/s,跨步长为(78.91±20.46)cm,步频为(78.10±12.03)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4.13±5.77)分,FAC分级为(3.60±1.0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该组10m MWS为(0.42±0.15)m/s,跨步长为(69.75±18.31)cm,步频为(71.14±9.29)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0.65±4.70)分,FAC分级为(2.93±0.89)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康复干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经运动想象问卷(KVIQ)评定后,入选的3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9),治疗组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办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结果显示,≤6周的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在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常规康复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作用效果保持方面,只有1篇文献结果显示在干预结束2周后,干预组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仍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文献结果显示干预结束2周后,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优势作用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但远期效果目前并不确定。由于文中纳入的RCT研究较少,确切结果仍有待于临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RCT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 Thirty hemiplegic patients meeting the eligible criter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reatment group (n = 13 ) and a control group ( n = 17).All subjects accept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tor imagery therapy after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ysical training only.Motor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s of changes in maximum loading on affected lower limb (PL%), Barthel index (BI), 5m maximum back and forth walking speed (5m MBFWS), Berg balance scale ( BBS),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 lower limb) (FMA-L)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 and at the end of sixweek training.Results In both groups, all measurements at the end of train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P < 0.01 )compared to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After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PL% and 5m MBFWS (m/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ed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 and the other measurem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otor imagery therap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of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加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加运动想象疗法加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上肢肘屈伸、腕关节屈伸、手指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能较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王盛强  高春华  肖锋  黄杰 《中国康复》2013,28(5):348-350
目的:系统评价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国内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CIMT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项临床研究入选,517个病例.挑选使用频率较高的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10m最大步行速度(MWS)4种效应指标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CIMT治疗使BBS、MBI、FMA、MWS各项评分更高.结论:CIMT在一定程度上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地提高国内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Meta分析来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改善上肢功能及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Medline、EMBASE、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Goolgle scholar,同时通过检索获得文献再次检索相关引用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从获得的文献中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88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运用运动想象疗法来提高上肢功能会比单独应用康复治疗具有更好效果。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可能更好地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想象组(运动想象+常规康复疗法),每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5.088,P0.001),运动想象组优于对照组(t2.124,P0.05)。治疗前,两组病灶侧FA均较对侧明显减小(t3.892,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144,P0.05);治疗后,运动想象组有较多患者(5/5 vs.2/4)FA升高。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对受损白质纤维的恢复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局部脑血流半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恢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基础运动想象组(A组)和强化运动想象组(B组),每组各15例,另选入健康人5例为对照组,A、B组分别进行偏瘫侧下肢的步态运动想象训练与强化的步态运动想象训练,应用SPECT观察皮质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的动态改变情况,并通过简化Fugly-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A、B组与对照组均激活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顶叶。A、B组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激活中心主要为对侧初级感觉区、同侧初级运动区、同侧辅助运动区及相关后顶叶。A、B组患者治疗后大脑皮层脑血流灌注均有改善(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均有提高,且B组MWS及BBS评分均高于A组(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化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可更好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步行功能,疗效优于基础运动想象疗法,其机制可能与相关脑区的脑血流改变而引起脑功能重组有关,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级运动想象疗法(G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6)。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每日30min的分级运动想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采用下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Fugl-Meye下肢运动评估量表(mFMA-LE)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步行相关改良Barthel指数(wr-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期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mFMA-LE、wr-MBI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运动想象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头皮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皮针治疗,运动想象组辅以运动想象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头皮针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分。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10m MWS、BBS、FAC评分、TUGT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6周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治疗组10m MWS[(0.67±0.23)m/s]、BBS评分[(46.03±7.38)分]、FAC评分[(4.00±0.96)分]、TUGT[(16.73±7.62)s]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头皮针组及运动想象组(P<0.05)。 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治疗及运动想象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基于PETTLEP模型的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PETTLEP模型的运动想象疗法,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上肢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此时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 complet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590例。镜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分(MD = 6.67, 95%CI 5.60~7.74; Z = 12.20, P< 0.001)、Brunnstrom分期(MD = 0.55, 95%CI 0.28~0.82;Z = 3.98, P< 0.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MD = 3.45, 95%CI 1.40~5.50;Z = 3.30, P = 0.001)、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评分(MD = 1.49, 95%CI 0.65~2.33; Z = 3.48, P< 0.001)、Brunnel平衡量表评分(MD = 0.66, 95%CI 0.10~1.22;Z = 2.32, P = 0.02),对10米步行试验(MD = 0.03, 95%CI -0.04~0.11; Z = 0.88, P = 0.38)、计时起立-行走测试(MD = -1.43, 95%CI -4.31~1.45; Z = 0.97, P = 0.33)结果无明显影响。 结论 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轻微改善平衡功能,对步行功能的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MT)结合运动想象疗法(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运动想象组(A组)、镜像疗法组(B组)和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B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C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和镜像疗法,3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4、8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UEFT评分、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B组患者的FMA、UEFT、MBI评分均优于A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C组患者的FMA[(30.03±4.06)分和(42.67±3.54)分]、UEFT[(58.03±3.76)分和(65.17±2.78)分]、MBI评分[(59.57±3.34)分和(66.93±3.35)分]均优于A组和B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镜像疗法优于运动想象疗法,但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则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9.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6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CIMT对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用“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及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测定起立行走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来评价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经“CIMT”治疗后,试验组Berg平衡量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UGT的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MW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引发的各种原始反射、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导致步态异常,步行功能下降~[1]。虽然脑卒中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但其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却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因此,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改善步行功能是主要的康复目标~[4]。脑卒中患者由于上运动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