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病理性应激、肠道菌群失衡等是CVD的重要原因并依赖于大脑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完成。针刺是治疗CVD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应激—肠道菌群—心脏互动功能的整体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CVD的关键效应机制。因此本文旨在阐释CVD应激—肠道菌群—心脏互动机制以及中医理论对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针刺的干预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与脑肠轴密切相关,针刺治疗PSCI的疗效肯定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梳理PSCI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脑肠轴对PSCI的影响,从针刺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等多个角度,探讨针刺通过调控脑肠轴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发现针刺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平衡...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不同的疾病发挥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肠易激综合征有影响,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目前也有较好的疗效.由此可知,这三者之间有一个环状的联系,可以分析其具体的联系,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通过分析肠道菌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影响探讨针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C)疗效确切,具有早期起效迅速、远期疗效稳定和整体性调节的特点。本文检索并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FC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针刺能从促进肠道动力、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脑-肠轴、减轻肠道炎性反应、改善直肠低敏感性等多角度、多途径发挥作用。未来研究可深入挖掘针刺改善直肠低敏感性的机械传感机制、明确针刺调控的关键肠道菌属及代谢特征、探究不同作用机制间的网络关系,并阐明不同针刺治疗方案的效应差异机制,以期更好地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针刺治疗FC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其平衡影响着宿主的平衡和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针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机制、应用三方面对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现状进行综述。整理发现“脾胃”学说是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基础,针灸调节肠道菌群多用于治疗肥胖、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微生物-脑-肠轴理论可能是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机制。基于中医“脾胃”学说理论,针灸调节肠道菌群是否能运用于更多疾病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肾功能持续恶化和并发症高发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促进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巨噬细胞泡沫化、血小板高反应性及抑制胆固醇逆转运等多种途径诱导CKD肾脏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调节循环TMAO水平减轻其诱导的机体损伤对于CKD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调节TMAO的治疗策略包括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干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抑制肠内三甲胺合成及抑制肝内三甲胺氧化等途径。多成分、多靶点的效应机制是中药独特的临床优势,运用中医药多途径协同调节TMAO干预CKD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该研究系统性回顾了TMAO与CKD肾功能恶化和并发症高发的临床相关性及其损伤机制。同时,概述了中医药调节TMAO改善CKD肾脏损伤及相关并发症(心血管事件、高脂血症、血栓、骨质疏松等)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O干预CKD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深入的临床开发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星型胶质细胞(AS)作为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血管及其他胶质细胞联系密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针刺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针刺对AS的整体调控作用表现在:抑制AS活化、促进AS增殖与抑制AS过度增生和有利于超微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以AS为靶点,从针刺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调控兴奋性氨基酸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调控血管再生、抑制氧化及炎症反应、调节细胞通讯、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生成等方面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为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有限,而益生菌治疗是潜在的方法。目前肠道菌群是本病的研究热点,针刺对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作用。该研究将围绕三者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针刺在本病中的应用,推测针刺或许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0.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其发生机制与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自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RIF的发生相关,其机制涉及肠道菌群相关的尿毒症毒素、代谢物质等方面。中药在改善RIF进而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RIF。文章就肠道菌群参与RIF的相关机制以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防治RIF的相应措施做一总结,为后续肠道菌群作为影响RIF提供些许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调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针刺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FD症状。本研究从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参与FD的发病机制、针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行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心脉失和、小肠不利及脾气亏虚等诱发AS的病因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中医药在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AS方面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心-小肠-脾”轴为切入点,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AS发病机制进行述评,以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参与A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或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胃肠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针刺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现从分子机制、神经通路、肠道菌群3个方面综述针刺治疗PD胃肠障碍的机制,发现针刺可能通过减少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积聚,降低肠组织中NO的含量,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脑肠肽含量,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机制改善PD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循环、代谢、免疫等方式对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协同抗癌药物、增加机体免疫力、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及促进益生菌活性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就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机制,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能量代谢,调节机体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近年来,通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黄连温胆汤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修复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血管炎性状态、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调控脑—肠—微生态轴等机制来调节血压。基于肠道菌群理论,对黄连温胆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概要介绍肠道菌群概况的基础上,综述肠道菌群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在特应性皮炎A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肠道菌群的Treg细胞、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与AD治疗存在联系;苦参碱、黄芩苷、马芷苋多糖等中药单体,参苓白术散等复方,可调节肠道菌群特定的代谢酶起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肠道菌群结构及产物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领域高度关注肠道菌群对疾病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主要通过炎症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及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膜等机制影响冠心病,通过类比发现此机制与中医脾胃失调、元气失养、阴火内生病机过程相通。因此,从“阴火”理论可指导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治疗冠心病,这将为冠心病的中医药临床防治和科学研究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瘀滞日久,脉道不利,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中医认为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生理功能。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具有生物屏障、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稳态失衡,将影响人体正常健康状态,其机制可能为肠道菌群失调诱导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释放驱动巨噬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引发炎症反应继而导致AS发生。  相似文献   

19.
袁静  徐娇龙  吴穹 《河南中医》2023,(3):481-486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其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紊乱,通过影响短链脂肪酸生成、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胆汁酸代谢受阻等途径,使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研究均证实中药单体或提取物、中药复方、针灸推拿等对肠道菌群均有调节作用,干预机制多从减少有害菌增殖、提高有益菌水平等方面考虑。但由于中药药物有效成分较多,其特异性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尚未明晰,现有针灸推拿的相关研究均未阐明其调节肠道菌群可能的作用机制。今后相关的研究中,需要侧重考虑如中药的哪些成分发挥了调节菌群作用、是否有特异性菌群、动物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临床、不同证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有何特点等问题。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血糖异常,血糖异常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二者互相影响,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理应重视调节肠道菌群。目前国内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中,尚未纳入肠道菌群的相关治疗手段,中药、针灸等可作为防治糖尿病、稳定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泻、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疾患,其治疗手段多种多样,而针刺治疗因其绿色健康,安全无副作用,在IBS的治疗方法中有着重要地位。脑-肠-菌轴(brain-gut-microbiota axis,BGMA)是由脑-肠-轴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调控构成,是目前影响IBS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也是胃肠疾病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参与构成BGMA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释放、与受体结合及重摄取、脑肠肽、肠道菌群等因素在IB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任何一环节发生异常,都会影响BGMA,进而导致IBS的发生。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上因素去阐述针刺与IBS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