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燕  冯治平 《光明中医》2016,(12):1824-1825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蜡疗和中药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合中药蜡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38例服以加味桃红四物汤合中药蜡疗外敷,用法1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8例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3m L局部封闭,1周1次,治疗4个疗程。就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经Ridit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合中药蜡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安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乳腺贴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乳腺贴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乳腺贴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揿针针刺穴位,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肠梗阻解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揿针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研制中药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以蜡疗热敷神阙穴,治疗总时间为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结论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灌肠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方案,观察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各项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冰冰  聂琴琪  余红 《新中医》2019,51(8):278-28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肠热腑实型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综合护理,包括原发病治疗、胃肠减压、禁食、抑酸、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实验组为65.7%,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实验组为65.7%,对照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芒硝外敷对肠热腑实型麻痹性肠梗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治愈率(7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54.0%(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共76只患膝)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42只患膝),使用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34只患膝),单纯中医手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林珍  李晶  巫秋珍  郭琪勇 《光明中医》2016,(24):3670-3672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外敷联合蜡疗的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中药外敷联合蜡疗治疗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好,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中药外敷联合蜡疗并结合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部保健操配合中药蜡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针灸科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1例中途因出差退出。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部保健操加中药蜡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5%,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保健操配合中药蜡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下加用中药热奄包外敷穴位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热奄包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7):785-78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经方加中药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07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经方加中药外敷。随访结束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E2、FSH、LH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62.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治疗组FSH、LH、E2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补肾通经方加中药外敷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鲍芹仙 《新中医》2015,47(5):144-14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合剂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对照组加用开塞露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合剂进行灌肠治疗,7天为1疗程,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家辉  周密思 《新中医》2016,48(1):101-102
目的:观察穴位点按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给予冰敷加弹力绷带外固定;观察组33例采用穴位点按、本科室自创中药方外敷加弹力绷带外固定。比较2组患者肿胀、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肿胀情况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点按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单纯性苔藓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8例。2组患者均以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外用地塞米松霜(999皮炎平霜),治疗组加用中药内服及外敷,均以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第2、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2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92〉0.05),但其治愈率、近期疗效、远期反复率和副作用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药内服及外用的基础上加用西药对慢性单纯性苔藓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散瘀消痛散外敷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治疗的7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肛肠科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散瘀消痛散外敷,2组均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四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四黄散加蜂蜜外敷,对照组50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扑尔敏,外敷3%硼酸溶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2.9%,对照组愈显率为65.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湿疹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康巧 《西部中医药》2010,23(5):36-37
目的:观察芒针结合中药蜡疗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蜡疗及芒针透刺法,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天,按肥胖轻、中、重度治疗1~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5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结论:芒针结合中药蜡疗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