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乃为之脉证相应.若阳病而见阴脉,阴病见阳脉,即为之脉证不相应.何谓阴脉阳脉?<伤寒论>辨脉法云:"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弦、微,此名阴也."此乃阴脉阳脉之大致举例.  相似文献   

2.
《素问·腹中论篇》载:“帝日: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日: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人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膜胀而头痛也。”阳入于阴者,主要病变部位在头与腹。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中对阳人于阴有这样的描述:“昼静夜剧,其证见阳热之有余者,是阳陷入阴也。”《濒湖脉学》中对弱脉的描述中也提到了阳陷入阴,“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相似文献   

3.
<正> 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乃为之脉证相应.若阳病而见阴脉,阴病而见阳脉,即为之脉证不相应.何谓阴脉、阳脉?《伤寒论》辨脉法云:"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弦、微,此名阴也".此乃阴脉阳脉之大致举例.但也不尽然,如弦脉有时亦属阳.既然有脉证不相应之情况,那么临证之时,就必须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之真假,抓住本质而舍弃假象,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  相似文献   

4.
<正> 仲景于《伤寒论》之首言“辨脉法”一篇,用答难形式,以临床医案为基础,重点申述脉象变化,鉴病别机,区别阴阳,昭然表里,识恶知善,彰明治误,启示后学,就其内容,归类为九:一、持脉之道,先别脉之阴阳《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故仲景省疾诊病,先别脉之阴阳曰:“凡脉大、浮、动、数、滑此为阳也;脉沉、涩、弱、伏、微此名阴也。”此以性状及浅深部位不同来分阴阳,即比平脉有余及位浅者为阳脉;比平脉不及,位深者为阴脉。又以寸位脉为阳,尺位脉为阴。寸以候上,故为阳;尺以候下,故为阴。此以脉之上下别阴阳。知阴知阳者,以别病之死生。故曰:“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伤寒病邪在表,病于阳佗见阳脉;邪在里,病在阴位见阴脉,是为正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伤寒论》中的脉学也是独具特色,仲景在开篇的辨脉法中就提到“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就充分证明了脉法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万事万物都分阴阳,脉也如此。其中,仲景把弦脉定义为阴脉。但通读全文,仔细分析弦脉的脉形、脉位和主病,我认为更应该把弦脉定义为阴中之阳脉。  相似文献   

6.
一、浮脉类:浮濡乳革散浮脉为阳轻轻按,主表需分热与寒。浮小细软是谓濡,若非诸虚湿为主。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失血礼脉显。中空外坚是谓革,浮而搏指亡精血。元气虚损散脉提,浮散无根至难齐。二、沉脉类:沉伏弱牢沉属阴脉按需重,病有虚实皆里证。推筋着骨伏脉得,病主阳衰痛闭厥。沉而柔细弱脉定,气血不足虚弱证。牢主阴寒积痞病,实大弦长沉取见。三、迟脉类:迟缓结涩代一息三至脉曰迟,主寒当辫虚和实。缓脉米怠缓整四至,若非脾虚定是湿。结脉缓慢止无定,血淤气滞阴寒盛。涩脉艰涩缓不畅,气滞血淤精血伤。代脉中止数有定,脏衰元亏风与痛。四…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阳微阴弦”义理发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微阴弦”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本是在言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医宗金鉴》)认为亦或有指浮或沉的部位,按在浮部为阳,沉部为阴。亦有指左右手者)[1]。“阳微阴弦”即言寸脉微(不及),尺脉弦(太过)(或指轻按在浮部为微弱,重按至沉部则为弦急的形象)。但后世医家认为,此为仲景以脉赅胸痹病机之言。“阳微阴弦”之语,道出了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内虚致阴邪干…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阴阳互根相反相成阴与阳,阳与阴,共处统一体中,各自一方,但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没有阴,阳就不能长,没有阳,阴也不能生,故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没有寒,何来之谓热;没  相似文献   

9.
大脉一、历代各家对大脉形象的认识《脉经》无大脉之名,后世诸家脉书亦少记载,惟《素问》、仲景书言之,其义较广.滑伯仁说:"大、不小也,浮取之若浮而洪,沉取之大而无力."按:大与小相对,谓脉之形体有大小之别,前人谓大脉形大于常脉一倍,则显较常体为大之脉.滑氏说:"浮取之若浮而洪,沉取之大而无力."则兼脉之气势而言,且大为形体之大,可以不涉及浮沉.何梦瑶说:"大而盛于浮分名洪."若如何氏言,则滑氏所言之浮洪,乃是洪脉而非大脉矣.张石顽说:"大脉者应指满溢倍于  相似文献   

10.
心动过速即中医惊悸、怔忡之类也。以脉象数急为诊。多系血不养心,神气浮越所致。痰火内扰也问有之。《伤寒论》曰:“数则为虚”,“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景岳全书·脉神章》谓:“数脉之病,惟损为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然虚损有阴阳之别,故数脉亦有浮沉之分。《四诊正法》曰:“数大而虚则为精血消竭之脉,细急如数阴证似阳之候也。”稽其治法《四诊抉微》指出:“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医碥》补充曰:更“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且浮弦而大“投以温补之药,则数者静,弦者缓,大者敛矣。”笔者近年来根据临床辨证,应用不同的疗法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华佗脉论     
《光明中医》2012,(7):1366
诸数为热,诸迟为寒,诸紧为痛,诸浮为风,诸滑为虚,诸伏为聚,诸长为实,诸短为虚。短、涩、沉、迟、伏皆属阴,数、滑、长、浮、紧皆属阳。--摘编自《华佗中藏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回归经典、溯本求源之路,归纳总结出三阴三阳的指代和含义,进一步完善理论概念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分别在《内经》《难经》中检索“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三阳三阴”,然后将检索结果所在语句按篇章整理,再结合篇章主旨及上下文总结出三阴三阳在该语句中的指代和含义,最后将相同含义的三阴三阳所在语句分篇汇总,进行归纳总结及讨论推测。结果 总结出三阴三阳的3个所指:①太阳、阳明、少阳和(或)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②单指太阳或太阴;③指三个属阴的脉象和三个属阳的脉象。归纳出三阴三阳的的4类含义:①脉象,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脉和浮、沉、长、短、滑、涩六脉(浮滑长为阳,沉短涩为阴),以及去、至、静、动、迟、数六脉(去静迟为阴,至动数为阳);②经脉,包括六经脉和十二经脉两种;③五运六气之六气;④开阖枢——阴阳离合的三种状态。结论 三阴三阳在《内经》《难经》中有多种指代和含义,对当前概念完善和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三阴三阳更真切的本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阳微阴弦”“阳微阴弦”引自《金匮要略》。文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对“阳微阴弦”注家有不同解释。其一,从上下而言,“阳微”即浮取脉微,主胸阳不足。“阴弦”指沉取脉弦。主阴邪(水饮、痰、瘀等)有余。《难经》云:  相似文献   

14.
一、按脉位记此类脉的共同特点是脉位异常,包括浮、濡、散、沉、伏、牢、弱7种。重取稍减而不空者为浮脉;浮而细软者为濡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重按消失者为散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者为沉脉;若脉更深于沉者为伏脉;沉而实大弦长者为牢脉;沉而细软者为弱脉。二、按脉率记此类脉的共同特点是脉率异常,包括数、疾、迟3种,一息5—6至者为数脉;脉来急疾,一息7至者为疾脉。一息  相似文献   

15.
浅谈脾约证     
脾约证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这段经文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成无已所著《注解伤寒论》。论曰:“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脾强胃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为脾约丸,通便润燥。”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笔者认为,用“胃强脾弱”来解释脾约证,有违仲景旨意,与临床所见也不相符,麻子仁丸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此证的病因多种多样。汉代张仲景认为此证可分为“阴结”、“阳结”及“脾约”。《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 :“脉有阳结 ,阴结者 ,何以别之 ?”师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硬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  相似文献   

17.
论治癫狂10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印明 《河北中医》2003,25(12):917-918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结合临床医疗教学工作实践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 ,笔者将癫狂证候、病机、治疗整理为 1 0法 ,简介如下。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 ,癫者痴癫、癫倒之谓 ,如醉如呓 ,或悲或泣 ;狂者疯狂、狂暴之谓。中医文献每多癫狂共论 ,二者在病证上是有区别的 ,但在病机上密切相关 ,皆系七情所伤 ,致使气机升降失常 ,酿生痰火 ,乘其心位 ,扰犯神志故发癫狂。其病机要点 :痰蒙心窍则为癫 ,痰火内扰则为狂 ,二者皆系心主神志功能反常的病证。癫属阴 ,证见声低气怯 ,脉多沉涩 ;狂属阳 ,证见登高而歌 ,弃衣而奔 ,脉多滑数 ,或沉伏…  相似文献   

18.
论三阴中风     
<正> 《伤寒论》六经中都有中风证,太阳中风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阳明病是“若能食者名中风”,具体症状有“口苦咽干,腹满而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等;少阳中风是“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三阳病的中风,都有具体的症状,而三阴中风,除了太阴中风提出“四肢烦痛”这一症状,并有“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这一脉象外,其余如“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  相似文献   

19.
动脉一、前人对《辨脉法》中动脉的体会动脉之名首先见于《伤寒论·辨脉法》,前人体会颇不一致.兹分别征引讨论如下:《辨脉法》第一条说:"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濇弱微弦,此名阴也."成无己注:"病邪在表则见阳脉,病邪在里则见阴脉."此条未言动脉的形象,但属于阳类,与大浮数滑并列,而成氏又认为邪在于表,则其不属于虚可知.同篇第六条说:"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131条谓:“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本条主要说明结胸与痞证的成因。对于文中“病发于阴”、“病发于阳”之“阴阳”的含义,历来争议很大。如张隐庵根据论中第7条:“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提出:“病发于阳者,发于太阳也……,病发于阴者,发于少阴也。”张氏谓阳为太阳,阴为少阴。认为病在太阳而误用下法,以成结胸;病在少阴误用下法以成痞证。其实,如果把发于阳和发于阴之“阴阳”释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的话,在太阳误下而成结胸者,姑且成立(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