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痛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产妇均实施导乐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比观察2组产妇分娩情况及产痛、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扩张速率及胎儿先露部下降速率优于对照组,产妇衰竭症状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各时点产痛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期间医生镇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显著缓解其分娩产痛,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新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助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探讨干预方式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活跃期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宫缩期观察组宫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间歇期两组宫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3d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佳,可显著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改善不良情绪,缩短第一、第二产程,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妊娠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冯秀芹 《光明中医》2020,(3):390-391
目的探究初产妇接受中药足浴、芳香疗法、穴位按摩干预,对其产程的影响。方法将初产妇100例以双盲法随机进行分组,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照组分娩中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同时实施中药足浴、芳香疗法、穴位按摩干预,对2组初产妇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初产妇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率(0.00%)、剖宫产率(14.0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中药足浴、芳香疗法、穴位按摩干预,能够缩短其产程,降低其疼痛、焦虑程度,且可对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控制,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吕晓静 《新中医》2020,52(4):158-160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阿氏评分(Apgar)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0级或1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2 cm、6 cm、10 cm时产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两方面,对比分析其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进展,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心理安慰与呼吸减痛法(对照组)和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观察组),各组50例;通过对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分析疼痛程度,记录分析是否影响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纳入对照组的自然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发生时间均显著高于纳入观察组的初产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感,并能缩短产程,为顺利分娩提供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英德市妇幼保健院足月临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自然分娩,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和助产指导,不进行任何镇痛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穴位无痛分娩。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不同分娩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的阿氏(Apgar)评分及桡动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镇痛前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镇痛30 min、镇痛60 min的VAS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及桡动脉动脉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无痛分娩可以减轻产妇分娩中的镇痛程度,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出生后桡动脉动脉氧分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按摩配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初产妇15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按摩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分娩质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 05);对照组手术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实验组,其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实验组,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初产妇实施中医穴位按摩配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产程,改善分娩质量,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医穴位按摩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00例初产妇在临产后给予穴位按摩分娩镇痛,对照组346例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常规顺产。观察指标: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u=-2.128 2,P=0.033 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干预组为(9.86±0.60)分,对照组(9.74±0.77)分;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干预组为(9.97±0.17)分,对照组(9.99±0.11)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及胎儿安全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探讨其对产妇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变化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辨证后采用穴位按摩法镇痛;对照组160例,自然分娩。比较2组产妇体内PG水平的变化及对分娩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后羊水前列腺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穴位按摩后,观察组中第一产程宫缩期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按摩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穴位按摩可以降低产妇羊水PG水平,减弱宫缩压,减缓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分娩时给予中药贴敷干预,观察组分娩时给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束时与分娩后1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第1、2、3产程时间及间歇期宫缩压、宫缩期宫缩压,以及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分娩满意度。结果:分娩结束时,两组产妇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高于分娩前(P<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分娩后1d,两组产妇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分娩结束时(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歇期宫缩压、宫缩期宫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ong-Baker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知识教育及产程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一对一地进行针对性分娩知识教育,以及对整个产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依从性、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及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及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的依从性,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使产程缩短,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来庆平 《新中医》2018,50(11):214-216
目的:分析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枕后位初产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和穴位按摩。比较2组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方位校正率、经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升高,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研究组镇痛分娩的比例较对照组低,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校正枕后位初产妇的胎方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产房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变化.结果:观察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改善初产妇妊娠结局,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和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穴位埋线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除活跃期始不予穴位埋线外,其余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比较2组的产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痛减轻,产程时间缩短,难产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在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穴位埋线用以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单,孕妇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时,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探讨此法对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按中医理论对个体进行辨证后,采用穴位按摩法给予镇痛;另10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比较两组对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及镇痛方面的影响。结果:穴位按摩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按摩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分娩后,观察组静脉血强啡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穴位按摩可以增强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并减轻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16.
戴颖珏  杨丽梅 《新中医》2021,53(4):202-205
目的:观察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2组均于第二产程采用以自由体位和自主用力为主的分娩方式,并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加予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进行干预.记录第二产程时间、分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娩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分娩妇1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照组90例,无干预措施自然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1分钟和5分钟内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穴位按摩法的干预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娩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分娩妇1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照组90例,无干预措施自然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1分钟和5分钟内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穴位按摩法的干预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徐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576-257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加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9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67例产妇采用耳穴贴压加穴按摩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通过耳穴贴压加穴位按摩的干预,在产后30 d、60 d、90 d,观察组泌乳量充足产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每天哺乳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0 d、90 d,观察组的新生儿的代乳品使用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耳穴贴压加穴位按摩可大大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