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耐药基因adeA、adeB、adeC及其调控基因adeR、adeS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的关系,为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有效应对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ICU检出鲍氏不动杆菌10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测定所有菌株的药物外排泵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4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为100.0%,对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5.8%和95.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5.0%;10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adeA、adeB、adeC、adeR、adeS基因型的阳性株分别为78、79、76、77、74株;5种基因均以阴性为主;敏感株中调控基因adeR、adeS表达率较低分别为37.5%和25.0%。结论 ICU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中呈现严重的多药耐药,adeABC外排泵耐药基因相对于敏感株在耐药菌株中大量存在,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与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存在相关性关系,而且其基因的播散主要通过克隆播散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析及主动外排基因adeB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耐药菌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并扩增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adeB,以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与细胞膜主动外排作用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40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基因adeB,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4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为0;其次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仅为27.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2.5%~75.0%之间;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40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adeB基因阳性菌株26株(65.0%)。序列分析显示adeB基因与参考序列AF37088599%相同,与参考序列AJ971416100%相同。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主动外排作用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临床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耐药基因adeA、adeB、adeC和调控基因adeS、adeR分布情况及与抗菌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 在全国范围21所医院选择同期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01株和敏感菌12株进行研究;测定其对6种抗菌药物的MIC值;PCR筛选外排泵耐药基因adeA、adeB、adeC及其调控基因adeS、adeR,克隆测序明确基因型.结果 101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米诺环素、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52.5%、62.4%、71.3%、80.2%、94.1%、95.0%,其中对以上6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36株;adeA、adeB、adeC、adeS、adeR基因阳性菌株分别为74、76、75、73、77株;以上5种基因均阳性(基因型命名为组Ⅰ)的菌株检出64株,检出率为63.4%,为分布最广且最主要的基因型;根据脉冲场凝胶电泳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克隆A、B、C、E中以组Ⅰ为主,而D克隆中以组Ⅶ(5种基因均阴性)为主;12株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耐药基因adeA、adeB、adeC阳性率也均>40.0%,但调控基因adeS、adeR阳性率较低.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adeABC外排泵基因在耐药菌和敏感菌中阳性率均高,而且地区分布和克隆分布十分广泛,其与多耐药的获得有极大的相关性,其基因的播散可能主要通过菌株的克隆播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外排泵基因adeB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防止和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2株,其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96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ISAB)26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试验;应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外排泵基因adeB。结果 IRAB对大多数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MIC)值均较高,但对替加环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而ISAB对多数抗生素均较敏感。PCR扩增结果显示IRAB的adeB检出率为96.8%。adeB基因与GenBank注册号CP026943.1基因相似性为99%。结论本院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耐药性,与adeB基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丁慧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746-748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状况及主动外排基因adeB的检测情况。方法对南华大学附一医院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类型标本中的分布与科室来源进行分析,利用ATB药敏系统对所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基因adeB在不同类型标本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主动外排基因adeB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所分离的5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76.0%和74.0%,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50株鲍曼不动杆菌经PCR检测,主动外排基因adeB阳性者42株,检出率为84.0%。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及主动外排基因adeB检出率较高,主动外排基因adeB可能介导了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6.
何超  康梅  陈知行  邓瑶  陶传敏  郭靓  谢轶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13-2515
目的探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机制。方法应用E-test方法测定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然后使用PCR和测序技术确定菌株中adeB、adeR和adeS外排泵基因的分布,最后运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技术测定ade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替加环素对46株受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范围为0.094~8μg/ml,MIC50=2μg/ml,MIC90=3μg/ml。菌株中adeB、adeS和adeR泵基因广泛分布,但adeB的相对表达量并一定随着MIC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下降可能存在adeB基因表达调控以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程度与主动外排作用的相关性,明确主动外排作用是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方法 应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羰基氰氯苯腙(CCCP)抑制试验进行外排表型检测,观察在含20 μg/mlCCCP条件下152株鲍氏不动杆菌对5种抗菌药物MIC值的变化;用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菌adeABC外排系统的外排基因adeB和调节基因adeR、adeS.结果 CCCP抑制试验: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氯霉素为底物,分别有89、64、70、46和62株符合外排阳性的标准;PCR检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基因adeB、adeR、adeS的检出率分别为74.32%、71.62%、68.92%,敏感菌株中检出率分别为16.67%、16.67%、16.67%.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中的确存在对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主动外排作用是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AdeABC主动外排系统及外膜蛋白在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40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按不同的耐药表型分组,进行羰基氢氯苯腙抑制试验,普通PCR扩增外排泵基因adeB,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deB基因表达水平;超声物理法提取外膜蛋白,12%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外膜蛋白。结果 4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检出15株,检出率37.5%,亚胺培南敏感美罗培南耐药检出6株,检出率15.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检出19株,检出率47.5%;中山医院鲍氏不动杆菌中,adeB外排泵基因广泛存在,在敏感菌株中存在率也很高;碳青霉烯类耐药组外排泵adeB基因的表达量相对高于敏感组,统计学分析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膜蛋白分析发现,部分菌株有29 kd的条带丢失。结论主动外排系统和外膜蛋白缺失在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生物膜对苯唑西林酶(OXA)和AdeABC外排泵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揭示生物膜的形成对OXA和AdeABC外排泵相关耐药机制的影响,探讨生物膜在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方法微量滴定板法制备生物膜模型及定量实验;多重PCR技术对OXA及AdeABC外排泵基因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状态下OXA-23、AdeB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E-test方法对产膜与非产膜菌株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结果106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生物膜和不产生物膜菌株分别占67.9%和32.1%;各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OXA-23:99.1%;OXA-24:0.1%;OXA-51:100%;OXA-58:0;AdeA、AdeB和AdeC均为98.1%;生物膜状态下的OXA-23、Ade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肉汤培养和浮游状态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产膜比非产膜菌株亚胺培南MIC更高,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够促进OXA-23和AdeABC外排泵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地区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方法 收集6省市25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结果 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8.0%、54.2%,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10.8%,对米诺环素耐药率75.9%,对妥布霉素耐药率87.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FGE分型中303株菌株属于6个广泛流行的克隆株;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22株携带OXA-23基因,全部携带OXA-66基因,314株菌株OXA-23基因上游榆测到插入序列ISAbal,13株OXA-66基因上游检测到ISAbal;287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全部耐药的菌株巾有221株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冈.结论 OXA-23组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插入序列ISAbal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哑胺培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基因在中国哑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广泛;克隆播散是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K 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IMP、VIM、OXA、GES)及外膜蛋白基因oprD2。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8.33%;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差, 耐药率>60%,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全部耐药。检测到1株OXA 17阳性菌,阳性率2.78%;oprD2缺失率为38.89%;未检测到其余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除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外, 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膜蛋白OprD2缺失与碳青霉烯酶产生等机制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我国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MDR-AB)AdeB外排系统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介导作用.方法 选取全国21家医院MDR-AB菌株101株和敏感菌株12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苯胺(PAβN,50 mg/L)对菌株AdeB外排系统的抑制作用及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deB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外排表型及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101株MDR-AB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4%和52.5%.1 13株菌株中,共有82株adeB阳性菌株,其中adeB表达比率>2.5的7株菌株均表现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组和非耐药组adeB的表达比率分别为1.237±0.159和0.698±0.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而美罗培南耐药组和非耐药组adeB的表达比率分别为1.013±0.148和0.978±0.1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6,P>0.05).结论 我国MDR-AB中,AdeB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介导了其对亚胺培南耐药,并可能和美罗培南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AB)肺炎的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降低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9—2012年发生的医院获得性AB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一的方案、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AB耐药性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84例医院获得性AB肺炎患者,主要分布于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45.07%)、呼吸科(19.01%)、神经外科(9.15%)、神经内科(5.99%)。医院获得性AB肺炎的感染发病率及多重耐药AB(MDR-AB)、泛耐药AB(XDR-AB)的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总体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9.51%)和米诺环素(9.86%)较低,左氧氟沙星(43.66%)和环丙沙星(45.42%)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6.20%,美罗培南为20.42%。AB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B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AB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某院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7月~ 2 0 0 3年 7月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2 5 4株鲍曼不动杆菌 ,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敏试验 ,比较其耐药率。结果  2 5 4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 (1 1 8株 ,4 6 .4 6 % ) ,其次为呼吸病区 (4 0株 ,1 5 .75 % )。对三代头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 >5 0 .0 0 % ;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及氨苄西林 /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 ,分别为 1 6 .93% ,2 2 .0 5 % ,2 2 .2 0 % ;发现 1 85 (72 .83% )株多重耐药菌株。各病区的感染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碳青霉烯类及氨苄西林 /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仍有较强的活性 ,但不能忽视对这两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59株,采用2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90.00%;耐药率较低的有头孢他啶(23.57%)、头孢吡肟(26.95%)、环丙沙星(31.73%)、头孢哌酮/舒巴坦(3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45%);最敏感的是复方新诺明,总耐药率仅5.73%。结论医院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3—2016年某老年病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3—2016年全院患者分离的AB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6年共分离1 712株AB,2013、2014、2015、2016年AB分离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7.92%、17.17%、15.10%、11.81%;AB标本来源主要为痰(1 524株,89.02%),其次为尿(79株,4.61%)和血(37株,2.16%)。检出AB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798株,46.61%)、呼吸内科(507株,29.62%)、神经内科(156株,9.11%)。2013—2016年AB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25.68%~65.89%)较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54.74%~68.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1.40%~77.42%,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60%;2013—2016年AB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院AB耐药率不断升高,需加强监测,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阻断AB的医院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某医院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性与生物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 - 3月脑膜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的162株AB,采用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EK-2分析仪分离鉴定;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cc法;以96孔微孔板半定量法测定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对比各类菌株的生物膜阳性率及生物表型分布情况;运用多重PCR技术对亚胺培南敏感和耐药的AB的相关特异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162株AB中XDR、MDR的耐药率高达75.31%(122/162);敏感组、MDR组、XDR组的AB中产生物膜率依次为24.70%、35.19%、40.12%。具有产生物膜能力且对亚胺培南敏感和耐药的AB的OXA-23、OXA-51、CarO、及AdeABC外排泵相关基因中,OXA-51、CarO均被检出,其表达无明显差异,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A-23型AB是该院神经外科行脑膜瘤切除术后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生物膜的形成也影响着颅内感染AB的耐药性,临床应提高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