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重要蚊类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针对口岸10种重要蚊类,包括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凶小库蚊(Culex modestus)、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背点伊蚊(Aedes dorsalis)、刺扰伊蚊(Aedes vexan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设计特异性引物或通用引物进行核酸扩增,测序后与Gen Bank中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测定的10种重要蚊类均确认为相应蚊种;利用CO 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形态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分子鉴定能准确进行蚊类鉴定,CO I基因在蚊类鉴定中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核糖体基因第2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分子鉴定方法及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针对蚊虫的rDNA核酸序列保守性,设计扩增rDNA-ITS2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成蚊和实验室喂养的蚊幼虫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知蚊虫的rDNA-ITS2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同蚊虫的rDNA-ITS2扩增片断长度不同,M2引物对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的扩增片断分别为447bp-520bp、432bp-438bp、527bp-586bp、439bp-448bp和644bp。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尖音库蚊组和三带喙库蚊聚类为库蚊属,再与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聚类为库蚊亚科,库蚊亚科再与中华按蚊进行聚类,分子进化与蚊虫形态学鉴定的亲缘关系保持一致。[结论]建立的rDNA-ITS2分子鉴别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国境口岸范围内成蚊和幼蚊的亚科、属和种的区分和确定系统发育关系。这可以弥补蚊虫形态特征信息量的不足等传统分类系统的缺点,对国境口岸范围外来的或新发现的蚊种的鉴别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蚊虫种群和分布。方法灯诱法和捞勺法。结果2005—2007年间上海口岸共捕获蚊虫6属18种,其中按蚊属1种,伊蚊属3种,阿蚊属1种,库蚊属10种,曼蚊属1种,骚扰蚊属2种,背点骚扰蚊在上海首次捕获。广泛分布的有致倦库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结论致倦库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是上海口岸可能骚扰人的常见蚊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福建口岸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为建立蚊种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方法〕扩增并测定在福建口岸采集的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COI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蚊种COI基因扩增片段长度约500bp,A+T含量为65.61%~68.73%。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蚊种COI基因同源性为98.1%~100%,三蚊种间基因同源性为84.4%~87.7%;COI部分基因系统进化关系显示,三蚊种COI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阿蚊属与伊蚊属聚类为库蚊亚科,按蚊亚科位于系统进化树另一分支。〔结论〕COI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可应用于福建国境口岸三蚊种的区分,弥补形态特征信息量不足等传统分类鉴定方法的缺点,为建立外来或新发现蚊种分子鉴定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国境口岸常见11种蚊虫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差异性,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建立口岸常见蚊种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设计l对扩增COI部分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东、海南和云南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等常见11种成蚊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依据COI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1种蚊虫的COI基因扩增片断长度均为650 bp左右,A+T含量为66.51%~69.97%。同源性比较表明,同一蚊种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8%~100.0%;不同蚊种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7.7%~91.8%。系统进化关系显示,从种的水平上看,白纹伊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上述所有蚊种均聚集成簇,即同种之间呈明显的聚集,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在属的水平上,库蚊属、阿蚊属、伊蚊属等均聚集成簇,形成各自的单独一支;各属间,阿蚊属与伊蚊属先聚类,再分别与库蚊属、曼蚊属聚类为库蚊亚科,按蚊属与上述蚊种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本次研究中的COI基因差异可作为国境口岸常见11种蚊虫分类鉴定的分子标记,为口岸常见蚊种的分子鉴定提供帮助,也可为口岸外来的或新发现的蚊种的鉴别提供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国境口岸不同蚊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分子和氨基酸鉴定方法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方法]设计1对扩增COI部分编码区的PCR引物,对广州机场、江门和湛江等国境口岸采集的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成蚊和实验室喂养的蚊幼虫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COI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5种蚊种的COI基因扩增片断长度均为415bp,A+T含量为68.77%-70.6%。同源性比较表明,不同蚊种间COI片断碱基变异颠换数都明显高于转化数,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1%-93.7%和92.0%-99.3%。COI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所有蚊虫的COI分子鉴定与其形态学结果吻合,但骚扰阿蚊位于一单独的分支上,其亲缘关系与其它蚊种最远。CO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系统进化与蚊虫形态学亲缘关系一致,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聚类为库蚊亚科,中华按蚊与其它蚊种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建立的COI核苷酸和氨基酸鉴别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国境口岸范围内成蚊和幼蚊的属和种的区分,后者更能区分高级分类阶元亚科和正确反映蚊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这可以弥补蚊虫形态特征信息量的不足等传统分类系统的缺点,为广东口岸和其它国境口岸范围内外来的或新发现的蚊种的鉴别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清澜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清澜口岸蚊类调查情况,共捕蚊虫383只,分5属7种,包括伊蚊属的白纹伊蚊,库蚊属的致倦库蚊、二喙带库蚊,按蚊属的中华按蚊、迷走按蚊,曼蚊属的常型曼蚊,阿蚊属的骚扰阿蚊。其中优势蚊种为白纹伊蚊,蚊密度随季节而消长,以7~8月份为最高,同时调查了蚊幼虫的孳生分布情况,填补了该地区蚊类种群构成方面资料空白,从而为该地区开展蚊媒传染病监测以及蚊虫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病媒蚊虫群落特征和演替动态变化,了解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种群动态及与城市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诱法,连续4年在清远市调查蚊虫种群密度.结果 此次调查清远市蚊虫有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群落种群数量的92.27%;其次为骚扰按蚊,占3.98%;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数量较少,各占1.62%;中华按蚊仅占0.51%.在研究期间,比较2006年与2008、2009年数据,结果表明群落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致倦库蚊在种群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白纹伊蚊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中华按蚊在种群中逐渐消失,三带喙库蚊在群落中数量波动较大.不同蚊种在夜间呈现不同活动节律,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19:00-22:00其密度逐渐增加,高峰主要在21:00之后;白纹伊蚊在夜晚各个时间段都有活动,活动高峰主要在20:00之前;骚扰阿蚊呈现与白纹伊蚊相似的活动规律.结论 清远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逐渐增加,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媒介三带喙库蚊则在不同年份中波动较大;传疟媒介中华按蚊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加强登革热和乙脑媒介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农村的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并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全年3类环境共计诱捕成蚊30 160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其中库蚊亚科库蚊属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有白纹伊蚊,阿蚊属有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有中华按蚊。年均成蚊总密度为134.2只/灯晚。致倦库蚊种群数量最多占46.94%,中华按蚊占26.23%,三带喙库蚊占12.94%。结论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群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对三峡库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安徽三界地区某驻营地附近的吸血昆虫种类进行调查鉴定。方法在驻营地附近不同环境应用灯诱法,采集昆虫标本,根据形态学差异及分子标志(r DNA-ITS2序列)进行种属鉴定。结果驻营地附近吸血昆虫主要为蚊与蠓,经形态学鉴定,捕获的90只蠓都为库蠓,而采集到的521只蚊虫中,按蚊22只,库蚊496只,伊蚊1只,阿蚊2只,经分子标志鉴定后确定为中华按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等。结论营地附近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同时存在中华按蚊。当地应加强吸血昆虫的防护并重视虫媒病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蚊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集广州市各种环境类型水体中的Ⅲ~Ⅳ龄蚊幼虫并带回实验室单独饲养至成蚊,待成蚊羽化1~2 h后处死制成针插标本并进行蚊种鉴定。结果捕获蚊虫种类5属7种,分别为库蚊属:致倦库蚊、褐尾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白纹伊蚊;按蚊属:中华按蚊;巨蚊属:华丽巨蚊;阿蚊属:骚扰阿蚊。2018年调查发现的蚊种以白纹伊蚊为主(58.36%),且其在所调查的4个区中都是优势种。从化区、增城区蚊种构成比占比第二高的蚊种均是三带喙库蚊,花都区是华丽巨蚊,南沙区是致倦库蚊。结论本次调查所发现的蚊虫种类数较1990—1993年发现的种类数少,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横琴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横琴口岸蚊类的种群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蚊类防制、蚊媒传染病监测和口岸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诱蚊法,用吸蚊管进行定点、定人、定时人工诱捕,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横琴口岸的蚊类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蚊类4属8种,分别是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骚扰阿蚊和巨型阿蚊.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成蚊总数的48.35%;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占构成总数的32.6%.蚊类年平均密度0.61只/人工小时.横琴口岸全年均有蚊类活动,3~5月和10月分别出现1次密度高峰.[结论]虽然目前横琴口岸蚊类密度不高,但随着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周围居住人员的逐渐增多,蚊类密度可能相应升高,因此,应加强口岸卫生监督和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口岸蚊蠓种类、分布及习性。〔方法〕用帐诱、灯诱和捞幼虫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口岸捕获蚊虫5属13种,按蚊属1种,伊蚊属2种,库蚊属8种,阿蚊属1种,曼蚊属1种,库蠓属5种,骚扰人类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北京库蠓为多。蚊类活动季节为4~11月,6~8月达到高峰,夜间活动为库蚊和按蚊,活动高峰为日出前1h和日落后1h,白昼为伊蚊。〔结论〕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北京库蠓是上海口岸侵扰人类的主要蚊蠓;窄翅伊蚊在上海口岸首次捕获。  相似文献   

14.
北京口岸地区蚊虫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北京口岸蚊虫的种类和季节消长,为蚊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成虫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勺捞法。结果共捕获成蚊14270只,经鉴定为4属6种,分别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共捕获蚊幼虫114条,为淡色库蚊和凶小库蚊。淡色库蚊为北京口岸的优势蚊种,活动高峰为9月。结论北京口岸蚊虫控制宜采用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浦东机场地区蚊幼种类分布和习性。方法捞勺和水网法。结果野外采集的蚊幼在室温条件下饲养羽化成虫4 174只,共4属11种(按蚊属1种,库蚊属8种,伊蚊属1种,阿蚊属1种);致倦库蚊、淡色库蚊和迷走库蚊幼虫主要孳生在洼地积水、水坑与电桩积水,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二带喙库蚊、凶小库蚊、红胸库蚊和褐尾库蚊孳生在芦苇沟与水沟,白纹伊蚊孳生于小型容器积水,骚扰阿蚊孳生于粪池。结论浦东机场蚊幼孳生地较为广泛,应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蚊虫种群中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分布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利用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建立PCR检测方法,对蚊科中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和按蚊属部分蚊虫种类进行检测,同时利用Mega 5.2软件对所获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分别从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及未分型蚊种中检测到12条目的基因序列,其中11条成功进行测序,这些序列分别属于A和B2个超级基因组,分布在5个不同的基因族中.结论 广东省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致倦库蚊中均存在A大组(含2个小组)和B大组(含3个小组)基因型的Wolbachia感染,埃及伊蚊和中华按蚊未检测出Wolbach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广州市萝岗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媒介生物的有效防控及其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和人帐诱捕法对蚊类孳生和栖息地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成蚊2690只,经鉴定隶属2亚科3属6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8.74%,其次分别为白纹伊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褐尾库蚊;全年平均蚊密度为28.2只/人工·h,全年以在建新办公楼蚊密度最高,为53只/人工·h;成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4~6月份,白纹伊蚊季节消长高峰期在6~8月份。〔结论〕本次调查得出较为详细的口岸蚊媒本底资料,为今后蚊媒防治工作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当前灭蚊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车检场的卫生监督,消灭蚊虫滋生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部队抗洪期间受蚊虫危害状况,观察蚊虫防治方法的效果,避免蚊媒传染病发生。方法:采取人诱,人帐诱法捕捉成蚊。观察阳性容器、水体中蚊幼数量,以灭前灭后蚊虫数量变化考核灭蚊防蚊效果,驱避剂则观察有效保护时间。结果:蚊虫种类主要有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桂平市蚊媒状况,为洪涝灾区蚊媒传染病防治提供有效防治策略。方法选择广西洪涝灾区有代表性的桂平市,按农居、猪圈、牛棚3个环境设点,应用诱蚊灯捕蚊。结果蚊类平均密度为156.03只/小时/灯,主要蚊种有4种,即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蚊子种群比例以三带喙库蚊最高为89.98%,其他种群比例较低,分别为中华按蚊占6.36%、致倦库蚊占0.43%、白纹伊蚊占0.01%。结论桂平市蚊媒传染病媒介密度较高;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种,其密度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脑流行相吻合,应加强对三带喙库蚊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CO I基因进行我国口岸常见蚊种分类鉴定。方法在云南、广东两地采集常见蚊虫,提取单只蚊虫DNA,采用通用引物扩增其一段CO I基因序列。分析基因同源性及进化情况。结果共测定了14种蚊虫的序列。同种不同地理株之间遗传距离在0~2.5%之间,种间遗传距离为6.6%~18.8%。对40只蚊虫的序列进行基因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首先聚类的是同种不同地理株之间,然后是库蚊属、伊蚊属、阿蚊属分别聚类,然后是3个属聚类为库蚊亚科,按蚊属则聚类为不同的分支,和形态学分类相一致。结论 CO I基因可以对常见蚊种进行有效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