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青岛市自2005年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始截止到2012年2月底,所有参与免费抗病毒治疗满1年且依从性良好的109例成人患者,从青岛市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档案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资料,将资料按照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年龄、性别、婚姻和传播途径分组。结果 109例成人患者治疗3个月后,87.16%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6个月后和12个月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200组和>200组之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和>40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毒复制,防止免疫损伤的进展,有利于维持和重建免疫功能,从而延迟疾病的进展,过晚的治疗不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 方法 对现住顺德区的HIV/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4例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在治疗后各个时点均有明显上升,并且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χ2趋势=55.86, P <0.001),治疗后各个时点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除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外,其它相隔3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数两两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低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高者其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增幅更大( P <0.001);初始治疗年龄不影响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的效果( F =0.927, P =0.399)。 结论 应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并提倡早期治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数表现为先显著升高,后增幅变小,甚至会渐趋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终未期艾滋病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提高相关认识。方法对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终未期艾滋病患者临床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高值64/mm3,最低值4/mm3,平均为18.6/mm3;30例病人经抗病毒治疗,临床好转率达76%。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的艾滋病人经抗机会性感染、对症治疗,可获一定的效果;应缩短重症艾滋病人的DC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时间,以适应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汝南县疾病控制中心艾防科接受治疗的85例艾滋病患者,统计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且所有患者均接受CD4+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结果 85例艾滋病患者中,75例患者发生感染,占88.24%;10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占11.76%.7...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患者免疫系统损坏程度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对艾滋病儿童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影响,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并采取预防性服药的时机。方法对12例用HAART治疗4~16个月的艾滋病儿童,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并对其免疫缺损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本次共调查12例HIV艾滋病儿童。其中HIV感染者CD4+计数最少为24个/μL,最多为684个/μL,平均266.58个/μL。治疗前男女CD4值没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5 24,P>0.5)。治疗后,药物对男女CD4值没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 54,P>0.5)。经HAART治疗4~1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值平均升高(248.42±101.73)个/mm3。男女性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7 00,P<0.01)平均增长48.24%。结论该人群在感染HIV-1后,处于免疫缺陷期,免疫缺陷早、中晚期的比例分别为16.70%、16.70%、16.70%及50.00%。HAART治疗对艾滋病儿童的治疗效果较能降低各种机会性感染,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建和维护免疫功能。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以便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1年HIV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为HIV/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昆明市2011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1 028例检测对象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79.30±242.62)个/μl,CD4+/CD8+比值为(0.36±0.25),CD4+/CD8+<1的占98.0%,CD4+T淋巴细胞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持续减少。不同样本来源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1,P<0.05),孕期和产前检查最高,为(438.88±245.09)个/μl,术前检查最低,为(287.57±208.51)个/μl。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5,P<0.05),按最可能感染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母婴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HIV感染者发现较晚,但针对孕产妇、无偿献血人员和羁押人员的主动检测对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高危人群尤其是经性传播危险人群的防治力度,推进PITC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感染者,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析,探讨其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测定84例肺结核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观察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各型肺结核之间及结核杆菌阳性与阴性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肺结核患者CD4+CD25+所占比例为(10.81±2.65)%,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结核之间、抗酸杆菌阳性与阴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与复治肺结核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判断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它对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态、指导用药、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了解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和HIV在体内复制水平,以便预测疾病进展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190例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新发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68.31/mm3,标准差为223.45/mm3;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mm3 35例,占18.4%;50200/mm3 40例,占21.1%;200200/mm3 40例,占21.1%;200350/mm3 64例,占33.7%;>350/mm351例,占26.8%;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为1.95350/mm3 64例,占33.7%;>350/mm351例,占26.8%;新发现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为1.957.0log/ml,均值为4.55log/ml,标准差为0.90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9例,占4.7%;37.0log/ml,均值为4.55log/ml,标准差为0.90log/ml;其中病毒载量<3log/ml 9例,占4.7%;34log/ml 39例,占20.5%;44log/ml 39例,占20.5%;45log/ml 81例,占42.6%;>5log/ml 61例,占32.1%;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的升高,病毒载量呈降低趋势,通过相关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374,P<0.01)。结论新发现HIV感染者免疫机能差,病毒复制水平高,大部分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需要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AI),指导临床防治曲霉菌属感染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8月检测2 277例样本,按照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提供的检测步骤,进行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浓度;将IAI的危险因素、GM试验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作了分析;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 GM试验阳性167例,阳性率7.3%,其中87例可疑,占3.8%;IAI以呼吸道疾病为首占46.1%,其中肺部感染占3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15.0%;集中在ICU、呼吸科、心内科,分别占53.9%、22.7%和6.0%;IAI阳性率51~60岁占17.9%、61~70岁占16.8%、71~80岁居首占26.3%;烟曲霉居首占73.8%。结论 IAI有增多趋势;GM试验具有曲霉菌属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临床感染烟曲霉菌居多;应密切关注ICU、呼吸科、心内科的老年患者IAI的防治;开展GM检测研究有利于IAI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监测、疗效、预后的评价及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metallic mercury vapour on the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e system. Methods: We measured T lymphocyte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 subpopulations, B lymphocytes, and serum immunoglobulins (i.e. IgG, IgA and IgM) together with total T (CD3+) lymphocytes and total lymphocytes in blood samples from 20 male, fluorescent-lamp makers (mercury workers) and the same number of gender-, age- and smoking-matched controls.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mercury (UHg) in the 20 workers ranged from 1.8 to 163.5 (mean 44.8) μg/l. They had been exposed to mercury vapour for 4 to 62 (mean 31) months. Results: Numbers of CD4+CD45RA+ (suppressor-inducer) T lymphocytes and total CD4+ T lymphocytes in the mercury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s (paired-sample t-test, P < 0.01). The number of CD57+CD16+ NK cells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UHg.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numbers of CD4+CD45RA+ T lymphocytes and CD57+CD16+ NK cells are inversely affected by exposure to metallic mercury vapour in workers, with an average urinary inorganic mercury concentration of 45 μg/l being found. Received: 7 September 1999 / Accepted: 6 May 2000  相似文献   

12.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romates o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we measured total T lymphocytes and their two major subpopulations (CD4 + and CD8 + T lymphocyt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19 retired male workers who had been exposed to chromate at a chemical pla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CD4 + and CD8 + T lymph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esulting in decreases in total T lymphocytes and total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期+Ⅳ期与Ⅰ期+Ⅱ期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卵巢癌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术前比较并未明显恢复(P0.05),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短期并不能恢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术后明显恢复,提示其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肺影像学CT特征及其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HI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为合并HIV感染组,并选取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合并HIV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水平与非典型结核表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带痰,消瘦,夜间盗汗为主,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胸部CT结果显示,合并HIV感染组病变部位可累及多肺叶,且无特定部位,对照组则以一叶病变为主,两组病灶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HIV感染组斑片阴影、片阴影、条索阴影、粟粒阴影﹑胸内淋巴结肿大、肺外结核等CT表现多于对照组﹐而结节阴影、斑点阴影、空洞、钙化等CT表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患者的斑片阴影﹑片阴影、粟粒阴影胸内淋巴结肿大、肺外结核等非典型CT结核表现率越高(P<0.05);病毒载量较高患者斑片阴影、片阴影、粟粒阴影、胸内淋巴结肿大、肺外结核等非典型CT结核表现率越高(P<0.05)。结论HI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不典型,并且非典型表现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降低和病毒载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ar)对559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559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03.46±212.9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3.09%,201~350个/μl的占30.23%,351~500个/μl的占21.47%,>500个/μl的占15.21%。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及其在UC不同病期的变化,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UC患者40例,其中活动期23例,缓解期17例;同时选择33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及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总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CD4+CD25+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中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活动期患者较缓解期患者更低(P〈0.001),并且与疾病活动指数(r=-0.660,P〈0.001)及红细胞沉降率(r=-0.572,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而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43)。PBMC中Foxp3mRNA的表达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均明显低于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而血清IL-10和TGF—β的浓度在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IB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4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降低,缓解期UC患者的表达有所升高,并且与临床疾病活动相关,提示这类细胞可能参与了UC疾病的发生发展,Foxp3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CD4+CD25+T细胞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Treg)频率、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的表型和频率。采取MACS磁珠分选Treg,利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Treg在特异性HIV抗原刺激下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HIV/AI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V感染者外周血Treg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DS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IV R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性(P<0.01)。Treg具有抑制HIV特异性的CD4~+CD25~- T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reg能抑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HI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促进HIV病毒复制,与形成持续HI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结果10-59岁组苗族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分别为(1426.71±462.92)个/μL、(787.54±258.36)个/μL、(589.86±242.91)个/μL和1.46±0.50;10~19岁年龄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F分别为10.80、8.51,均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50-59岁组(F=7.03,P(0.05);不同性别间上述指标无差异(t分别为0.98、0.80、0.88、0.16,均P〉0.05)。结论建立不同民族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其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采集的全血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统计分析其测定值。结果:能随访到的182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均值为(459.85±240.21)个/μl。不同年龄组HIV感染者间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509,P=0.0001**<0.05),且随年龄增长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具有下降趋势。结论:内蒙古新发现HIV感染者中1/3已进入艾滋病期,需要监测疾病进程并及时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加强宣传,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以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不同时期CD3+CD4+T和NK/NKT细胞的变化,探讨CD3+CD4+T、NK/NKT细胞作为抗病毒治疗后评价免疫状况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40个HIV 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CD3+CD4+T、NK、NK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CD3+CD4+T细胞计数与NK、NK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者不同时间测得的CD3+CD4+T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16,P <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NK和NKT细胞计数三次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701,P <0.001;F =44.177,P <0.001),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前分别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D3+CD4+T与NK、NKT细胞绝对计数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1年抗病毒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提高,提示患者免疫状况显著改善。NK和NKT细胞在前6个月增加明显,6个月到12个月期间无明显增加,说明NK和NKT细胞在早期抗病毒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NK/NKT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患者治疗后天然免疫状况,但与获得性免疫的CD3+CD4+T淋巴细胞变化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