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脊髓造影是检查脊髓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往往人们认为它对脊髓血管瘤的诊断价值低。1971年Pool和Larsen报告了一例动静脉畸形在空气脊髓造影中有可见之改变,接着Hindmarch也有类似的报道。本文作者观察了三例经空气脊髓造影证实的脊髓动静脉病变,均经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证实,其中二例还作了Amipaque脊髓造影,二例进行了手术。本组三例脊髓血管瘤空气脊髓造影都显示脊髓轻度膨大,二例脊髓前缘或/和后缘显示圆形充填缺损。Amipaque脊髓造影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都可见典型的扩张和扭曲的畸形血管,血管造影尚可见血管瘤的输入动脉。空气对比剂很少渗入脊髓的背侧,特别是胸段  相似文献   

2.
脊髓血液循环的解剖和生理脊髓血液循环在本文叙述的是脊髓动脉系统。脊髓动脉由位于脊髓腹侧正中部的脊髓前动脉和脊髓背外侧沟的两脊髓后动脉所组成,三动脉之间有小支沿脊髓表面吻合成网。脊髓前、后动脉的血流在脊髓上端来源于椎动脉。脊髓上部(颈髓和上胸髓)来自椎动脉、颈升动脉、颈深动脉;脊髓中部和下部来自主动脉分出的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等。从这些血管发生根动脉(图1)。  相似文献   

3.
脊髓性肌阵挛为突然发生的局限于脊髓一节段神经所支配的不随意肌肉收缩,而不伴有EEG异常或意识改变.脊髓性肌阵挛的原因包括感染(病毒和疫苗接种后);脊髓内胶质瘤、硬膜外脊髓压迫(颈椎病、转移癌、脊髓外囊肿)外伤和变性的过程(萎缩,运动神经元病、脊膜脊髓膨出和脊髓空洞症).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是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因素,阿片拮抗剂纳洛酮有阻断内啡肽的作用,可能促进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现将纳洛酮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综述如下: 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脊髓的血液主要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来供应。脊髓严重损伤(440~600克厘米)后,大部分脊髓动脉被破坏,伤后数小时或数天,损伤局部即发生血管扩张或收缩,小动脉扭曲,脊髓微血管狭窄或阻塞、液体和血液渗入神经组织和蛛网膜下腔。伤后几小时即可见到脊髓组织内代谢紊乱,乳酸积聚明显升高,因而增加了组织缺血的严重性。乳酸积聚可引起组织缺氧,破坏脊髓组织血流灌注。缺血性低氧血症期间,组织从  相似文献   

5.
脊髓肿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常常会因手术机械性损伤直接导致的脊髓损害和脊髓缺血间接导致的脊髓损害而加重原有的脊髓、神经损伤或造成新的医源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永久性障碍。因此,在脊髓手术中避免对脊髓造成损伤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发展,在全麻脊髓肿瘤手术中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以保护脊髓传导通路的完整性,术后躯体感觉、运动功能,尿道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正常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脊髓血管胚胎发育的研究对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的指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胚胎发育对脊髓动静脉畸形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各胎龄胚胎及胎儿、新生儿和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脊髓血管。回顾324例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治。结果 描述对脊髓血管胚胎各期的发育特征,分析脊髓纵裂畸形和椎体血管瘤伴发的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例。在髓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中发现畸形团与正常脊髓实质之间有一层增生的胶状质相隔。结论 脊髓血管最早发生在脊髓表面,逐渐长入或被卷入脊髓实质。脊髓动静脉畸形最早发生在胎龄3周以前。大部分脊髓动静脉畸形团可以切除,而不损伤脊髓。  相似文献   

7.
以往文献和教科书,常把脊髓积水症统称为脊髓空洞症。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脊髓积水是指有液体蓄积的、扩大的脊髓中央管,而脊髓空洞是指脊髓髓质内被液体充填的异常腔隙。我们自1988年5月至1990年11月,共收治30例脊髓积水症患者,所有病例经MR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局限一个节段脊髓中线切开术治疗癌痛所致盆骨疼痛的新方法。脊髓前侧柱切断术和脊髓前连合切开术都可用于治疗难以解除的疼痛,特别是恶性肿瘤所致疼痛。而脊髓前侧柱切断术对解除骨盆中线部位疼痛无效,甚可在初期疼痛减轻后又恢复疼痛。典型的脊髓连合切开术(包括相当广泛的脊髓),也可在下肢功能受损几周后进行。据报导,这种手术可减轻疼痛的量超过脊髓连合切开术后引起的痛觉缺失量。在脊髓前侧柱切断术中既使用最好的止痛剂,术后痛再发和脊髓切开术中不用止痛剂而痛被解除均提示除脊髓丘脑侧束外,还存在其他的脊髓通  相似文献   

9.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syndrome of anterlor spinal artery) 脊髓梗塞中以引起脊髓前2/3受损的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最多见,Preobrashensk(1904)首先记载。脊髓后动脉因侧支循环较丰富,故不易引起梗塞和发生脊髓后动脉综合征。柳務(1988)报道的26例脊髓梗塞中脊  相似文献   

10.
脊髓拴系是引起脊髓空洞的主要病因之一, 空洞多局限于脊髓末端, 极少向上进展而累及颈胸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6年1月和2020年8月收治2例终丝牵拉合并全脊髓空洞患儿, 行脊髓拴系松解术, 术中见脊髓低位, 终丝张力高。2例患儿术后脊髓空洞较前明显缩小, MRI显示全脊髓空洞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了51例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结果。包括14例动静脉畸形,12例脊髓肿瘤和25例其他脊髓和脊柱疾病。造影成功40例(78.4%),其中28例(54.9%)发现脊髓前动脉的移位或病理血管。 对脊髓血管的有关解剖,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常规方法,放射学特点,适应症和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脊髓栓系征群是指脊髓圆锥受先天异常,如粗短终丝、脊髓脊膜膨出、硬脊膜内脂肪瘤、纤维束带和脊髓纵裂等牵拉固定于下腰骰部、形成低位脊髓圆锥,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75~1985年间经脊髓碘油造影和/或手术探查确诊为脊髓蛛网膜炎的25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1.诊断依据:本组脊髓蛛网膜炎25例,其中4例还合并脑蛛网膜炎。经脊髓造影和手术探查证实者12例,经脊髓造影和脑造影证实者2例,单由脊髓造影证实者8例,脊髓造影阴性但因有脊髓机能障碍症状存在而行手术探查阳性者1例,单由手术探查证实者1例,由脑造影证明颅底粘连而推  相似文献   

14.
脊髓纵裂(Diasr ematomyeli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起因于神经外胚层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脊髓发育不良,常在脊髓远侧某一段上出现一纵沟,将脊髓劈开,分成两个“半脊髓”,各自包有一个独立的硬脊膜鞘。每个半脊髓只含有一个前角和一个  相似文献   

15.
脊髓内出血系指脊髓组织实质内出血导致的病变,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原因有外伤性或自发性两种,以外伤所致者多见.临床表现为骤然出现剧烈背痛、截瘫、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自发性脊髓出血多见于脊髓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肿瘤和抗凝治疗后,最常见原因为脊髓血管畸形[1].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脊髓血管畸形伴自发性脊髓内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兔脊髓空洞症模型,观察脊髓空洞前状态中血脊髓屏障功能变化和脊髓水肿程度,以及脊髓组织中VEGF蛋白、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VEGF表达在脊髓空洞前状态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干湿法测定脊髓空洞前状态中脊髓含水量,Evansblue法测定血脊髓屏障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测定脊髓组织中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Kaolin组于术后第1天VEGFmRNA(0.31±0.02)表达有明显升高,第3天(0.44±0.03)、7天(0.66±0.02)、14天(0.56±0.01)呈强阳性表达,第21天(0.35±0.04)表达明显减弱;VEGF蛋白表达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Kaolin组动物在术后2周内出现脊髓水肿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组织中Evansblue含量在术后第3天有开始增高(2.79±0.42μg/ml),第7天达到高峰(3.53±0.45μg/ml),持续到第14天(3.45±0.35μg/ml),第21天有好转(3.36±0.27μg/ml)但仍高于正常。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VEGF高表达和脊髓空洞前状态中血脊髓屏障功能变化和脊髓水肿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在脊髓空洞前状态中,VEGF高表达对脊髓组织中血脊髓屏障功能和结构的破坏存在重要影响,在脊髓水肿和空洞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神经移植以及神经生长因子 ,一直是修复外伤性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的主要研究方向。随着基因工程的问世 ,人们开始研究联合应用基因转移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基因治疗外伤性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就是将转基因技术和目前研究较多的胚胎脊髓移植、外周神经脊髓移植等结合起来 ,让局部释放的神经营养因子不断刺激和引导宿主纤维与移植物的整合和联系 ,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正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指各种因素引起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脊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征。传统观点认为脊髓牵拉多发生在腰骶部,引起圆锥低位,故又称为低位脊髓。但近年来,随着对TCS研究的深入,发现部分病人的颈胸段脊髓受到牵拉及脊髓末端持续性高张力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脊髓末端积水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与结果 10例脊髓末端积水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1例为全脊髓积水、8例为骶管内脊膜囊肿、1例合并骶部皮毛窦),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双下肢无力,尤以肢体远端显著,5例伴尿道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存在与脊髓空洞平面相关的感觉障碍平面,尤以浅感觉减退为主。术前MRI显示脊髓低位、脊髓末端无圆锥结构、脊髓和终丝内异常信号。于手术显微镜下切断终丝、引流髓内积水、切除骶管内脊膜囊肿、松解脊髓栓系。手术成功率达100%,平均手术时间2.15 h、术中出血量220 ml。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降低,下肢肌力、尿道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术后平均随访6.10年,Mc 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均达到Ⅰ级。末次随访时复查MRI显示,脊髓圆锥结构恢复,脊髓末端上升,髓内积水消失,脊柱生理曲度未发生变化。结论脊髓末端积水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罕见,主要表现为慢性脊髓功能障碍;MRI特征性表现为脊髓低位,圆锥结构消失,终丝和髓内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无强化。于手术显微镜下切断终丝、引流髓内积水、松解脊髓栓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脊髓栓系征群是指脊髓圆锥受先天异常.如粗短终丝、脊髓脊膜膨出、硬脊膜内脂肪瘤、纤维束带和脊髓纵裂等牵拉固定于下腰骶部,形成低位脊髓圆锥,致脊髓牵拉损伤而产生两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可在儿童或成人中出现。因此,低位脊髓圆锥是形成该症候群的基础。但近年来发现脊髓圆锥位置正常而临床上同样有脊髓栓系的症状和体征,作遇有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