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循证医学与中医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建平 《中医杂志》2007,48(1):26-28
为了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本刊从2007年第1期起推出一个新的专栏《循证医学与中医》,旨在系统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盲法、随机化、样本量估算、资料统计方法、结局评价指标、试验质量管理、结果报告,以及一系列国际性标准与规范,以期规范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与报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章,促进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证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诸多因素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影响,指出一系列偏倚导致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值得商榷,提倡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评价,让更多的中医药成果被世界医学所认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循证医学特点的论述,分析其在中医疗效评价的应用意义,探讨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契入点,实现中西医理论深层次的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诞生30年后,下一代循证医学的概念被提出和系统总结。下一代循证医学应用于广泛的主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兼顾了个体化的诊疗,更具包容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外推性,使医学研究更加高效,缩短了研究周期。中医药研究领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多疗程随证加减、个体化诊疗的实践场景和数据特征,与下一代循证医学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下一代循证医学时代的循证中医药策略是:仍要尽可能的设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临床数据特征和因果推断法则进行良好的设计,并基于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的分级标准(GRADE)的证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综合的证据质量等级评价,倡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率的开展中医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和真实世界研究。多学科融合、方法学创新和坚定不移实践循证医学,是实现循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体健康观念的更新以及大量新的疾病的诊疗方法和手段的出现,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循证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主流思想和模式,它的出现也必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与针灸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瑛  梁繁荣  余曙光 《中国针灸》2003,23(2):113-115
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临床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医学也不例外,目前从完成的针刺的Cochrane系统评价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独具特色的针灸传统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解决针灸临床所面临的困惑。笔者从提高针灸临床研究水平,重视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以及针灸临床如何评价疗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多年来,多学科向中医学渗透,实验研究引入中医学,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现代中医学模式.但目前临床疗效的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借鉴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中医临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将分析与综合、微观与宏观辨证统一起来,建立虚实关联证候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将为中医被国际医学界认可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学将与世界医学有更快、更广泛的交流,这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学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丰厚的药物资源,笔者认为要把中医药大量的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方法,要使中医药学实现现代化,真正走向国际化,就应该借鉴循证医学。1循证医学的实质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即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社会依据进行。随着信息暴涨、加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的有效性已有数千年的临床验证,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证据,其结果不能被广泛认同。建立——套符合现代科学研究一般原则和国际通行标准,又能够充分反映中医药怖床疗效且为国内外同行认可和接受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已成为中医药学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疗效得到认可[1],同时,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得到广泛开展。从多种临床试验的实施到不同方法学的尝试,对客观、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一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关于如何客观、正确的评价中医药疗效引发了学界的诸多思考。对此,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和思索,我们认为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和复杂干预措施是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与临床疗效评价密切相关的是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如果诊断标准明确,治疗方法确定,则选择适当的方法即可进行疗效评价。反之,如果诊断标准模糊,治疗方法多变,则很难进行正确的疗效评价。因此,疗效评价首先要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法,中医药的疗效评价也不例外。众所周知,由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独特性,目前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以证候理论为基础的证候分类理论,而对疾病的治疗则根据证候和患者的不同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结合(包括中西医结合)的复杂干预措施。因此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与复杂干预措施是影响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是其长期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基础。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医药学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深入,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评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相信中医药学的干预手段对治病有效的同时,质疑当前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是否科学。这种质疑已经使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建立符合中医药学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随之成为当务之急[1]。1建立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难点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医学治疗手段的诞生之日就必须面对临床疗效的评价问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提出是因为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学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而构建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存在着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余学庆 《河南中医》2009,29(3):227-231
中医现代化发展急需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以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代表的多学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正确了解其实质内涵,避免盲目或错误使用,是当前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内容与研究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中医临床研究中,除了针灸疗法治疗痛症等获得世界医学界认可外[1],中医药疗法尚一直没有太多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对此状况,不少学者认为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关键和核心问题[2,3],更有学者提出以疗效为先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策略[4]。不言而喻,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需解决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进行疗效评价,不仅是中医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据此略谈己见,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已提出多年,得到了世界范围内临床家的实践认可.这并不是说我们临床医生的一般经验的积累不可靠,只是进展缓慢而已,并且可能存在局限性;而循证医学方法则可较快地获取信度高的成功或失败疗法的证据,可以事半功倍.为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领域中,也应这么做.是否可称为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integrative medicine, EBIM),用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性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提出疗效的有效性评价是补充替代医学疗法的一个关键和核心问题[1],及2000年由我国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赖世隆教授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2]研究的建议框架后,10多年来中医学界在这方面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似乎仍不是很清晰,众说纷纭,最大的分歧在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否有必要依据中医药的特色来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如研发评价工具、创新评价模式、建立评价标准等?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角度出发,谈谈自己多年从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工作后的思考和体会,诚盼斧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予强心复脉合剂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36%,24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10次/min和4次/min,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1)。结论强心复脉合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率和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