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诊断依据,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新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分别是精神抑郁、神疲、烦躁、面色异常、睡眠质量差等,这些症状的发生率均在95%以上;患者以肝气郁结和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二者所占的百分比均为35%,其次为心胆气虚型和忧郁伤神型。结论:治疗抑郁症患者时要着重改善其主要症状,应重点从肝论治,同时注意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3.
证候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其重要作用是诊断分类,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将证候分类理论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进行融合,可望改变临床诊断模式,对患者进行更加精细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分类,从而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发展。笔者以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典型证候作为切入点,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探索疾病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和基于中药复方理念的组合药物开发研究,形成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证,即证候,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内外环境的综合反应。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历代医家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使实践与理论不断地相互印证、升华,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中医治病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5.
证候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但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指标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界并未形成共识.针对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评价问题,从目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主要指标与证候疗效的加权平均积分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证候疗效"评价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方法:以证候所包含的主要症状进行组内分组,以症状的合计作为证候,运用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Kruskal and wallis法)。结果:创造性地运用了现有的统计方法,为中医证候疗效的评价探索出一条新路。结论:强调症状变化程度应作为等级资料,划分为加重、无明显变化、减轻、消失,2个等级,并给出了界定标准。提出了干预措施是否针对主要症状的问题,用以区分和检验干预措施是主要治疗还是辅助治疗,使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与疾病)的疗效评价趋于客观化。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取得疗效的基础,然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虽然相关学会制定了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但是在具体的诊疗实践中执行者不多。通过的对近年来有关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在临床流行病学的指导下,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规范化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以此为依据探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判定标准和证的实质研究。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继承宏观辨证和挖掘专病微观辨证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向。辨证论治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的研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知的在生命过程中表现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反映疾病的过程及其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复杂关系[1],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目前对于中医证候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性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提出疗效的有效性评价是补充替代医学疗法的一个关键和核心问题[1],及2000年由我国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赖世隆教授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2]研究的建议框架后,10多年来中医学界在这方面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似乎仍不是很清晰,众说纷纭,最大的分歧在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否有必要依据中医药的特色来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如研发评价工具、创新评价模式、建立评价标准等?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角度出发,谈谈自己多年从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工作后的思考和体会,诚盼斧正。  相似文献   

12.
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转化医学意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临床应用,该项工作至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二是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医学提出的背景在于近20年来在医学领域投入的研究经费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的进步影响不大,因而更加关注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转化。循证医学是典型的转化医学,着重于将临床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是转化研究的前提,通过获得疗效的证据,在临床推广应用,再到医疗卫生服务及政策制定的后期转化。本文介绍了转化医学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关系,转化医学对中医疗效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求从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予强心复脉合剂口服,对照组(81例)予阿托品口服,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率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36%,24h平均心率分别增加10次/min和4次/min,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1)。结论强心复脉合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率和改善心功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是其长期存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基础。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医药学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深入,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评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相信中医药学的干预手段对治病有效的同时,质疑当前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是否科学。这种质疑已经使中医药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建立符合中医药学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随之成为当务之急[1]。1建立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难点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医学治疗手段的诞生之日就必须面对临床疗效的评价问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提出是因为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学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而构建中医药学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存在着几个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真实世界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用于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应用中药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79例,采用倾向评分法共匹配58对病例,进行同期队列对照。2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辨证治疗,观察指标为血压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周期为8周。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差值、舒张压值及差值、HAMA评分值及差值、中医证候积分值及差值、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8周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HAMA评分值及中医证候积分值均下降,8周较6周差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疗效显著,在辅助降压的同时,具有缓解焦虑,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作用,且随治疗周期延长,疗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内容与研究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中医临床研究中,除了针灸疗法治疗痛症等获得世界医学界认可外[1],中医药疗法尚一直没有太多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对此状况,不少学者认为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关键和核心问题[2,3],更有学者提出以疗效为先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策略[4]。不言而喻,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需解决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进行疗效评价,不仅是中医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据此略谈己见,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疗效临床评价(简称疗效评价)是目前制约中医学科发展和中医疗效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368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中医疗效评价问题应从原理入手、从源头开始,研究、分析和评价中西医疗效评价中的共性理论问题和特殊理论问题,总结规律,并在技术层面考虑近期有可能做的一些工作的方向,为中医疗效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层面的支撑。本文为作者一些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中医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抑郁症(depression)是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临床上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中医典籍无抑郁症之名,相关论述多见于郁证、癫狂、情志病等。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法和方药尚无共识,特别是辨证分型多以个人经验为依据,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也由于缺少精神病专科医生参与,所采用的疾病诊断标准、调查工具及样本大小的不同,所得的结果差异甚大。本文总结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构成、常见证候辨证分型标准及有待探索的问题。1抑郁症中医证候类型构成198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黄山会议)首次以专家论证的方式拟定了抑郁症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并于1991年(昆明会议)修订辨证标准。此后,有近50篇文献分析报告了抑郁症的辨证分型,较集中描述了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痰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火旺等证型〔1,2〕。这些研究为抑郁症辨证分型提供了基础,但要准确了解抑郁症中医证候构成必须掌握西医诊断分型标准,进行病证结合的大样本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笔者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2001BA701A22)资助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以心境障碍中单、双相...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AMI的危重症,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达36.9%,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呈正相关。多系统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SOF)患者80%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其病死率约为60%。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