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毒型痢疾(简称毒痢)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2~7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生。本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诊断处理不及时,则可危及生命。1958年前,病死率高达20~30%,其后,由于加强了病情观察,作到早期诊断及鉴别,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使病死率目前已降至1%左右。为了作好本病的抢救,及早明确诊断及鉴别十分重要。本文就其诊断及鉴别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的病原学特点,探讨毒痢脑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7年收治的儿童毒痢进行临床分型及资料分析,复习有关文献。结果52例毒痢中脑型33例,休克型3例,混合型16例。有脑水肿表现者(包括脑型及混合型)49例,占总数的942%。均以发热、惊厥、腹泻发病,惊厥在发热后1~23小时出现,腹泻在发热后1~17小时出现。便培养阳性率449%,均为福氏2a型。结论对福氏2a型痢疾杆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应继续监测;对毒痢脑水肿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毒型痢疾的诊断与治疗方鹤松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在50与60年代我国儿童中曾发生中毒型痢疾(毒痢)流行,病死率高达22.6%。建国以后由于卫生条件改善,痢疾发病率显著下降,同时研究出毒痢的有效治疗方法,使毒痢病死率降至1%左右。七省一市小儿腹泻...  相似文献   

4.
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中最严重的一型,多见于2~7岁小儿,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毒痢一般可分为未水肿型、休克型和混合型.无论哪一种型,都应分秒必争,全力以赴,抓住主要矛盾.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护理措施,这里谈谈毒痢(脑水肿型)的护理.一、环境1、患儿应安置在有抢救设备的小房间里,室内须空气流通,温度18~20℃,夏季24~27℃,湿度50~60%.  相似文献   

5.
中毒型痢疾(毒痢)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2~7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生。本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则可危及病人生命,造成不良后果。1958年前,病死率高达20~30%。其后,由于得到早期诊断,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使病  相似文献   

6.
静脉补液联合胃肠道补液抢救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高渗性综合征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而凶险,病死率很高,早期报告达40%~70%。近年由于对本病的警惕性增强,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达15%~20%。抢救该病最关键的是早期迅速恢复血容量,为避免大量静脉补液的诸多弊端,我们采用胃肠道补液联合静脉补液进行治疗,使本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毒型痢疾(以下简称毒痢)好发于2~7岁体格健壮的儿童。全年可以散发,但以7~9月为高发季节。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以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脑水肿、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而肠道症状出现较晚或较轻为其特点。过去本病的病死率高达30%,现已降到1%,但仍为儿科范围内的危重病种。本型痢疾,肠道症状出现在后,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在前,若不警惕,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耽误治疗,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败血性休克,病情复杂,进展快,病死率高。儿科多见于严重感染、重症肺炎、流脑、毒痢、败血症等。近年来,认为休克的病理改变是微循环灌流障碍,因此,治疗方法由过去单纯用血管收缩药改为应用血管扩张药或血管扩张与收缩药联合使用,抢救成功了不少危重病人。翻阅我院18年来抢救这类病人的资料.深有感触,为了记取抢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中毒型痢疾(以下简称“毒痢”)是来势凶猛的夏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处理不当,死亡率甚高,处理及时方法正确,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现将笔者参加抢救的13例毒痢的体会与发病机理的讨论叙述于后。 13例毒痢均连续两天每天大便培养一次,有细菌生长占8例,内弗氏痢疾杆菌占  相似文献   

10.
肉毒中毒是由肉麦芽孢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本病病死率较高,国外达25%左右,国内为10~30%。内毒中毒是新疆地区常见的地方病,我院1958~1978年共收治500例,占我院二十年内内科总住院人数的1.5%,其中重度病人约占3/5,共死亡17例,死亡率于1975年前为5%,近三年已降至1%。肉毒中毒病的治疗原则,目前主要用肉毒抗毒素及支持疗法,而支持疗法主要依靠大量的护理工作,尤其是重度病人的护理工作是很关键的一  相似文献   

11.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亦称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和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各地屡有发生,为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就本病的防治作一扼要介绍。流行病学特点一、病原菌肉毒杆菌属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梭状芽胞杆菌。芽胞耐热性极强,加热至100℃时能存活30分钟至22小时,高压灭菌120℃需20分钟才能杀灭。5%苯酚、20%甲醛溶液需经24小时才能使芽胞死亡。  相似文献   

12.
极重度肉毒中毒18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外毒所致的中毒性疾患。本病在新疆较为多见,我院自1990年至今共收治肉毒中毒病人70余例。为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水平,现将本组病例中18例极重度患者抢救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杆菌外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患。本病在新疆较为多见。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水平,现将本组病例中14例极重度患者抢救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毒性痢疾(简称毒痢)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2~7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生。本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抢救不及对,则可危及病人生命。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急性微循环障碍,临床分脑水肿型、休克型、肺型及混合型等四型。在抢救处理上,除针对病原菌选用两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外,应及早用激素及对合并DIC者可用肝素和6—氨基已酸,还应根据临床类型的不同特点,予以处理。一、脑水肿型突然高热、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惊厥、昏迷、肌张力增强、呼吸节律不整和血压升高等。其治疗方法是: 1.解除微血管痉挛:目前常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该药可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  相似文献   

15.
罗铭  李康  陈雪 《全科护理》2012,10(3):284-285
眼镜王蛇中毒主要是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眼镜王蛇咬伤后,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致严重呼吸衰竭并危及生命,眼镜王蛇咬伤病死率高达90%以上。但如果抢救和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会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因此,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我  相似文献   

16.
心脏创伤的术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心脏创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发展快、病死率高,是一种很严重的致命伤,其主要死因是大出血与心包填塞。Sugg报道院前死亡率高达62%~84%。如伤员能及时送至医院,抢救及时,存活率可达80%~90%。因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院于1992年9月~2001年11月抢救心脏创伤24例。现将抢救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急诊抢救1242例危重病例分析。方法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规律及影响病死率的因素。结果本组病死119例,抢救成功率为90.4%。其中外伤、神经、心血管、中毒疾病的抢救病例数居前4位。年龄分组中以老年组(60~79岁)为抢救病例的高峰年龄段,占42%,病死率以各种外伤为最高(占35%)。结论教育病员加强安全保护意识,共同配合,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中毒型菌痢)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多见于2~7岁的小儿及青壮年。当瓜果蔬菜上市量增多,苍蝇活动猖獗时,本病的发病率也增加。由于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危重,过去病死率是很高的。近年来对本病  相似文献   

19.
疫毒痢是菌痢中医辨证的一种证型,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发于夏秋季节,以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腹痛剧烈、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或鲜紫血、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为临床主证。小儿可表现出未见下痢,而呈高热、昏迷、抽搐。因本病多发小儿,且临床治疗菌痢的西药对小儿毒副作用较大,故自1997年6月至1998年9月我科应用情开灵静点配合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疫毒痢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疫毒痢病例中,男11例,女ZI例,年龄1.5~6岁。1.2制剂及处方清开灵注射液选用北京中医学院制…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年收治中毒型菌痢60例(下简称毒痢),1~6岁31例,7~16岁3例,青壮年20例,50岁以上6例。可见本病多发于1~6岁儿童。死亡1例,45例发病于6~9月份(75%)。一、起病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一)突然高热:所有小儿均以突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