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尿激酶原治疗,实验组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溶栓再通率(X2=4.32,P<0.05)、胸痛缓解率(X2=4.78,P<0.05)、不良并发症率(X2=3.87,P<0.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取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不良反应少,临床起效较快,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静脉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平顶山煤业集团六矿职工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与观察组(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后再通率高于对照组(91.18%比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研究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率及CKMB峰值时间。结果:(1)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是92.31%(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用药后出血率是3.85%(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CK-MB峰值时间是(11.08±1.89)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75±2.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肯定,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30例患者血管再通构成比为76.7%,出血发生率为0.6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颖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63-1864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后5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院标准行尿激酶原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2 h再通率r-PA组为89.47%,尿激酶组为68.42%(P<0.01)。r-PA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较UK对照组显著改善;r-PA观察组出血率并发症明显低于UK对照组。结论 r-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T、APTT、LVEF均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缩短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还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与心功能,且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48例患者中60分钟时累计再通42例(87.5%),36例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再通34例(94.4%)。结论:早期应用瑞替普酶具有较高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 r-PA)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PA 18 mg +0.9%氯化钠50 ml快速静脉溶栓治疗,30 min后再给予r-PA18 mg治疗.计算发病0.5~2h、>2~4h、>4 ~6 h及>6~12h内溶栓再通率,并将6h内溶栓病例与将>6~12 h溶栓病例进行再通率比较.结果 6h内溶栓再通率为86.67%,>6~12 h溶栓再通率为41.67%,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r-PA急诊溶栓治疗AMI疗效好,再通率高,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张淼 《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65-565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捡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5例出现穿刺处皮下淤血,1例肉眼血尿,21例心律失常,5例低血压。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溶栓前、中、后的观察及护理和正确、合理的生活护理可防止患者溶栓后出血、心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心内科在2012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时间、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和注意事项。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4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66.7%。冠脉再通率与发病时间成反比,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2 h以内再通率最高,为77.3%。溶栓治疗后胸痛症状有效改善的有31例,总有效率为86.1%,心电图有效改善的有25例,总有效率为69.4%。经溶栓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有1例,出现齿龈出血的有3例,出现皮下出血的有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及减少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溶栓治疗尽量要在冠脉闭塞后3h内进行,尿激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检测治疗过程凝血指标的前提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系数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2例符合溶栓条件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每组各71例,其中A组溶栓后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将同期入院就诊且不符合溶栓条件的80例AMI患者归入C组,予以常规药物疗法。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心脏超声指标、CK-MB水平及胸痛评分等变化,分析其Killip分级、动脉再通、死亡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期内径、胸痛程度评分及CK-MB水平等指标则明显降低,其中A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B组,C组改善幅度最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Killip分级及动脉再通情况均优于C组,且A组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死亡率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方法62例无溶栓禁忌症患者均给经鼻导管吸氧,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嚼服,0.9%NS 20 ml 尿激酶50万U静脉注射,继以尿激酶100万U加入80 ml生理盐水经输液泵静脉输注溶栓治疗。计算发病30 min溶栓,30 min~2 h、2~4 h、4~6 h及6~8 h内溶栓再通率,并把4 h内溶栓病例与4~8 h溶栓病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4 h内溶栓再通率75%,4~8 h溶栓再通率4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溶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瑞替普酶)44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和出院时生存率都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的再灌注率,安全方便,适用于基层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不同时期收治的 14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链激酶或爱通立行溶栓治疗 ,并观察梗塞相关血管 (IRA)的再通率、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 :14 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 ,梗塞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 6 9 2 9% ,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值为 4 8 91%± 6 4 0 % ,死亡率为 9 2 9%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5 4 2 9%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4 2 14 %。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较高的冠脉再通率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心功能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对6个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合并有效率是对照组的4.85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合并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与介入再灌注治疗对治疗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急诊介入33例或溶栓治疗32例。比较3个月后左室收缩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期球形指数及主要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问卷调查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左室重构指标、主要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再发心绞痛情况均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急诊介入短期预后优于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8例给予瑞替普酶10mU+10m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对照组98例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肌酶,比较两组再通率、4周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再通率高(P〈0.05),4周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效、安全的静脉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急救方法和院外溶栓的疗效,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院外抢救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5例(85.00%)符合冠脉再通指标,4例(4.00%)死于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外急救同时给与溶栓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