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并进行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1小时血糖检测结果有明显正相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有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血糖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小时血糖的相关性明显优于餐后1小时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诊断糖尿病的临床诊断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经我院诊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A组,以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52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分别记录检测受试者的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比较。通过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证明检测患者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结果:A组监测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B组,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因此检测空腹情况下和餐后2小时情况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化指标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9.87±2.15)mmol/L,餐后2 h血糖(17.61±2.75)mmol/L,糖化白蛋白(32.72±3.45)%,糖化血红蛋白(9.96±2.32)%,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4.80±0.62)mmol/L,餐后2 h血糖(6.15±0.74)mmol/L,糖化白蛋白(12.31±1.28)%,糖化血红蛋白(4.72±0.61)%,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空腹血糖检出率为82.81%,餐后2 h血糖检出率为92.19%,糖化白蛋白检出率为84.38%,糖化血红蛋白检出率为95.31%,四项生化指标联合检出率为100%。观察组中,糖化血红蛋白<7.0%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糖化血红蛋白7.0%~8.0%时,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糖化血红蛋白8.0%~9.0%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干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得到明显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控制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例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冠脉病变按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评定,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29项生理?生化指标与Gensini积分之间行二变量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将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Gensini积分之间做控制年龄和性别后的偏相关分析,再将Gensini积分与各生理?生化指标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等与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年龄?性别变量后餐后2 h血糖仍与Gensini积分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 h血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餐后2 h血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餐后2 h血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在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因妊娠期糖尿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0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妊娠分娩的90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白蛋白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空腹状态下、餐后1h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在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后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临床中针对产妇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可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云阶 《大家健康》2013,(13):108-1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检测256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BG)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检查对象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主要的内容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这些指标。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检查对象的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这些指标都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生物化学检验可以有效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区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等都要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效胰岛素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中效胰岛素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血糖的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调节受损及新诊断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于该院门诊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者120例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血糖调节组28例,糖调节受损组35例,糖尿病组57例,空腹10h后与早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取空腹及糖负荷后0.5、2h3个时点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及空腹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糖化血清白蛋白高于水平分的检出率在糖调节受损组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水平分的检出率(P<0.01),其检出率在糖尿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1),空腹血糖、2h血糖及BMI为糖化血清白蛋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对于糖尿病诊断、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将肥胖型IGT(体重指数>25)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空腹胰岛素和C肽值,OGTT试验测定餐后2h血糖,DSS糖化血红蛋白仪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MAU组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NAU组(P<0.01)。结论: 糖耐量减低且肥胖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存在与高胰岛素血症和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后就诊于天津北辰医院的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测定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计算均值,将HbA1c按照5%~8%、8%~11%、11%~16%分组,应用SPSS13.0 Pearson相关检验,分别检验各组与FPG及2hPG的相关性.结果168名研究对象中,空腹、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值分别为为10.47mmol/L、10.42 mmol/L、8.56%,空腹、餐后2h血糖均与HbA1c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474、0.457,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5%~8%组,HbA1c与餐后2h血糖相关性更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6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空腹、餐后2h血糖均呈正相关,当HbA1c相对不很高时(5%~8%),受餐后2h血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诊断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入院就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各组2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二者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结果: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C肽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指标,对糖尿病辅助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沙广群  石磊 《中外医疗》2014,(31):188-189
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合并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意义。方法将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5例稳定型冠心病合并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31例)、糖耐量异常(32例)和II型糖尿病组(32例),并将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II型空腹血糖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的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4组之间甲状腺激素指数(T3、FT3、T4、FT4和TSH)和空腹胰岛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指数(T3、FT3、T4、FT4和TSH)和糖代谢水平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甲状腺激素有可能不是稳定型冠心病合并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病情发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入选的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严格控制饮食,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变化以及新生儿体重。结果营养治疗后,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18±0.56)kg,无巨大儿,没有低血糖。结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春艳 《中外医疗》2013,32(10):38-39
目的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一共160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分成A、B、C、D、E5组,分析其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该研究中D组与E组的病程比A组病程显著增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要明显地高于B组患者,B、C、D、E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都明显地比A组患者高,D、E组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要明显地高于C组,E组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又要明显地高于D组,显示其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P<0.05),综合分析显示,伴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患者餐后2h的血糖与空腹静脉血糖水平都呈现出逐渐增高的现象。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受到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的共同影响,对于判断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应当同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变化。  相似文献   

18.
血清糖化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血清糖化白蛋白测定,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周~3周的血糖水平。方法:207例无糖尿病正常体检人员检测血糖及血清糖化白蛋白;6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跟踪检测。结果:跟踪68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统计相关性分别为0.6805、0.6215、0.7058,经t值检验,P<0.01,三者之间显示高度相关。ADVIA1650生化分析仪与RocheMODULAR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r=0.9891。结论:血清糖化白蛋白的检测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周~3周血糖情况,适用于不同的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波动性高血糖状态的关系.方法 将179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相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组(I组,83例)、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组(Ⅱ组,96例).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PG)、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 胰岛素(2 h INS)、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 尿白蛋白定量(UAER)、血清胱抑素C(ScysC),并分析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高于I组,Ⅱ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I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増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液态酶法测定糖化血清白蛋白(GA)作为血糖管理指标的有用性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比较.方法 选取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不稳定糖尿病患者及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正常者,用液态酶法测定GA和HbAlc及其他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正常人GA在9%~14%之间,GA正常范围为(12.9±2.3)%.在经过2、4、8周的治疗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GA及HbA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GA在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已有显著下降[(23±7.1)%比(22±6.4)%,P<0.05],在随后的治疗中GA与之前一个随访时间点相比较均有进一步降低(P<0.01),而HbAlc在治疗2周时仅略有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中GA与HbAlc显著相关(r=0.8326,P<0.01)).结论 液态酶法测定GA作为血糖控制指标与HbAlc有良好的相关性.GA可有效反映短期内(2~4周)血糖控制情况,优于HbAlc,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