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6,(5)
目的:研究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制备薄层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测定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双花堇菜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金色酰胺醇酯(1)、solalyratin B(2)、秦皮乙素(3)、莨菪亭(4)、羽扇豆醇(5)、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6)、紫罗兰醇(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二氢催吐萝夫叶醇(9)、蚱蜢酮(10)、crassifol(11)、β-谷甾醇(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7、9~11首次从堇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叶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对其氯仿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9-epi-blumenol C(1),blumenol C(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催吐萝芙叶醇(4),robinlin(5),(-)-黑麦交酯(6),异秦皮定(7),东莨菪素(8),6, 7-二甲氧基香豆素(9),6, 7, 8-三甲氧基香豆素(10),β-谷甾酮(11),β-谷甾醇(12)。其中化合物1~6为蜡梅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 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1112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 Merr.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牛白藤提供依据.以硅胶、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MS和NMR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吐叶醇(6S,9S-vomifoliol,1),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2),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白桦醇(betulin,4),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 acid,5),乌苏酸(ursolic acid,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stigmast-4-en-3-one (8),7β-hydroxysitosterol(9),(3β,7β)-7-methoxystigmast-5-en-3-ol(10)和巴戟醚萜(morindacin,11).化合物1,2,4,8~ 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2,8 ~ 11均首次从耳草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9,10均首次从茜草科植物中分得.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试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4,6,9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野葛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野葛Pueraria lobata藤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醇(dehydrovomifoliol,1)、布卢竹柏醇(blumenol,2)、3β-羟基-5α,6α-环氧-7-大柱香波龙烯-9-酮(3β-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3)、甘草素(4)、鹰嘴豆醇(garbanzol,5)、阿魏酸(6)、2,4-二羟基苯甲醛(7)、4-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8)、(?)-块茎葛素[(?)-tuberosin,9]、香豆雌酚(coumestrol,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3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0,(4)
目的:研究茄属植物龙葵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葵氯仿部位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Ⅰ)、(+)-丁香脂素(Ⅱ)、(+)-麦迪奥脂素(Ⅲ)、东莨菪内酯(Ⅳ)、二十四烷酸(Ⅴ)和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车前子(Plantaginis Semen)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HP-20,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和高压制备色谱技术等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车前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S-Pro-R-Phe,1),(+)-去氢催吐萝芙木醇[(+)-dehydrovomifoliol,2],blumenol A(3),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aldehyde,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α-亚油酸(α-linoleic acid,6),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7),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8),油酸(oleic acid,9)。结论:化合物1,2,4,8为首次从车前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裴迪  付露  于猛  张涛  邹忠梅 《中国药学杂志》2023,(17):1547-1553
目的 研究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inn.)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地胆草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2-甲基-丁-2-烯-1,4-二醇-6′-O-咖啡酰-1-O-β-吡喃葡萄糖苷(1)、鹅掌楸树脂酚A(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3β-羟基-β-紫罗酮(4)、异夏佛塔苷(5)、东莨菪素(6)、4-羟基蜂蜜曲菌素(7)、3,5,3′,5′-四甲氧基-4-羟基(8-O-肉桂醇)-7-O-葡糖苷(8)、3β-羟基-β-紫罗兰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9)、myrsinionoside A(10)、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1)、(Z)-4-[3′-(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丁烯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12)、对香豆酸(13)、阿魏酸(14)、对羟基苯甲醛(15)...  相似文献   

8.
张育浩  张雄  张本印  张得钧 《中草药》2019,50(7):1551-1554
目的研究藏药熏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熏倒牛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3)、槲皮素(4)、原儿茶酸甲酯(5)、芹菜素(6)、格链孢酚(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9)、(+)-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0)、β-谷甾醇(11)、4′-methoxytricetin(12)、3′,4′,5,8-四羟基黄酮-7-O-β-吡喃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3、5~7、10、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5、7、10、12、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肺筋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对大肺筋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肺筋草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Ⅰ)、金色酰胺醇脂(Ⅱ)、对苯二甲酸二丁酯(Ⅲ)、对苯二甲酸丁甲酯(Ⅳ)、对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泽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泽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依次鉴定为β-谷甾醇(1)、euphoscopin B(2)、对羟基苯乙酮(3)、euphoscopin F(4)、euphoscopin C(5)、nepehinol(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7)、antiquorin(8)、1H-吲哚-3-甲醛(9)、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0)、泽漆内酯A(11)、euphoheliosnoid A(12)、松脂素(1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4)、loliolide(15)、1-(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基丙-1-酮(16)、3-羟基乙酰吲哚(17)、橙皮酰胺(18)、rayalinol(19)、3-O-β-D-吡喃葡萄糖基泽漆内酯A(20)、柚皮素(21)、4′,5,7-三羟基异黄酮(22)、槲皮素(23)。结论化合物10、17、19、20、22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9、14~16、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D-(+)-棉子糖(Ⅰ),阿魏酸(Ⅱ),β-谷甾醇(Ⅲ),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et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从灯盏细辛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对其中6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咖啡酸(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Ⅱ)、焦袂康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Ⅲ)、6-甲氧基香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七叶树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Ⅱ,Ⅳ,Ⅵ为首次从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绣球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绣球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绣球藤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咖啡酸(2),pluchoic acid(3),原儿茶醛(4),香草醛(5),3,4-二羟基苯乙醇(6),4-羰基-5-羟基戊酸甲酯(7),4-hydroxydodec-2-enedioic acid(8),(+)-川木香醇F(9),(-)-丁香脂素(10),(+)-guayarol(11),(-)-牛蒡苷(12),(-)-落叶松树脂醇(13),金丝桃苷(14)。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植物雅龙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植物雅龙果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 果 得到5个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异槲皮苷(Ⅰ),芦丁(Ⅱ),咖啡酸(Ⅲ),氯原酸(Ⅳ),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Ⅴ)和2个 植物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Ⅱ,Ⅴ-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福建金线莲全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琥珀酸(Ⅰ),香豆酸(Ⅱ),8-对羟基苄基槲皮素(Ⅲ),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Ⅴ),异鼠李素(Ⅵ)。结论6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Ⅳ,Ⅵ为该属植物首次报道,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果仁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六烷酸(Ⅰ)、棕榈酸(Ⅱ)、白果醇(Ⅲ)、β-谷甾醇(Ⅳ)、正十六烷酸-1-甘油酯(Ⅴ)、熊果酸(Ⅵ)、金松双黄酮(Ⅶ)、银杏黄素(Ⅷ)、异银杏黄素(Ⅸ)、胡萝卜苷(Ⅹ)、银杏内酯A(Ⅺ)、银杏内酯B(Ⅻ)、银杏内酯C(ⅩⅢ)、尿嘧啶(ⅩⅣ)、松柏苷(ⅩⅤ)、甘草苷(ⅩⅥ)、腺苷(ⅩⅦ)、D-葡萄糖(ⅩⅧ)和蔗糖(ⅪⅩ)。结论化合物Ⅵ、ⅩⅤ~Ⅹ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Ⅴ、Ⅶ~Ⅹ、ⅩⅣ为首次从白果仁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扬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15-1216
 目的对豆科岩黄芪属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 LH-20色谱柱纯化,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4'-甲氧基-7-羟基黄酮(Ⅰ),二十六碳酸(Ⅱ),阿魏酸十六烷醇酯(Ⅲ),羽扇豆醇(Ⅳ),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首次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Rubus crataegifolius Bge. METHODS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RESULTS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catechin(1),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2),oleanolic acid(3),ursolic acid(4),ducheside B(5),dehydrodicatechin A(6),daucosterol(7),p-hydroxybenzoic acid(8),??-sitosterol linoleate(9), and euscaphic acid(10). CONCLUSION Compounds 1-10 are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9.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松塔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寻找抗H IV活性单体化合物,研究华山松Pinus armandii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正己烷-正丁醇-甲醇-水-乙酸(1:7:1:7:0.15,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华山松松塔的提取物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到两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4-(1,′2′-二羟基异丙基)环己烯甲酸(Ⅰ);4-羟基苯甲酸甲酯(Ⅱ)。结论首次采用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TBE2300A对华山松松塔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Ⅰ和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地衣植物云南肺衣(Lobaria yunnanensis Yoshi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证其结构。结果从地衣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酚类化合物:苔黑酚羧酸(orsellinic acid,Ⅰ)、苔黑酚羧酸乙酯(ethyl orsellinate,Ⅱ)、苔黑酚(3,5-dihydroxytoluene,Ⅲ)、茶渍衣酸(lecanoric acid,Ⅳ)和苔色酸(gyrophoricacid,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