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4例慈利县中医院(427200)卓玉翠,康晓娥主题词肺心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急性处理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左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病...  相似文献   

2.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肺动脉压上升,导致右心室肥大,最后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的一级心脏病。急性肺心病较少发生,慢性肺心病的发病率则较高。  相似文献   

3.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近2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肺心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符合1972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工作会议”及19...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所得心脏病。笔者近几年中医辨证施治该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黎晋 《河南中医》2007,27(1):71-7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指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往往由于肺部感染等引起急性发作,从而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对2003年2月~2005年11月住院的3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麝香保心丸联合血塞通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9例患者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均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我院于1998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48例肺心病患者,在治疗上采取整体观念、结合措施、个别对待,并着重加强呼吸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是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所造成的,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有心衰的心脏病。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较易发病,且病期长、病情变化快。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肺心病人的病情常常在夜间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夜间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因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由于  相似文献   

9.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与扩大,伴或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增高,右心室肥大,进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除用药物治疗以外,合理的氧气疗法也是治疗和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该病往往导致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出现肝脏肿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浮肿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探讨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特征及观察和护理体会。分析12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资料,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并配以精心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试论肺心病之病机“皆不离乎瘀,亦不止于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论肺心病之病机“皆不离乎瘀,亦不止于瘀”杨胜辉,傅毓玲指导:刘耀先关键词:肺心病;病因病机;血瘀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因呼吸系统在解剖或功能上的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多认为与中医的“肺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施治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志坚  熊旭东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中国中医急症》-2002年11卷1期-50-51.5页-《中国中医急症》-2002年11卷1期-50-51.5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高于2.67kPa(20mmHg)或虽静息肺动脉平均压低于2.67kPa而运动后高于4.0kPa(30mmHg)犤1犦。PA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影响肺心病患者存活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第4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平  刘效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87-208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过重,造成右心室扩大或肥厚,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之一,临床病死率甚高,迄今尚无根治之法。在我科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胸廓、肺或肺血管的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心脏病。肺脏有丰富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病变引起肺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得肺内的血流受阻,肺动脉压力增高,造成右心室的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右心室便开始肥厚,这就发生了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6.
孙桂茹 《河北中医》2006,28(7):550-55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呼吸道感染常为本病发作的诱因。1病因病机肺心病属中医学痰饮、水肿、咳喘、心悸、肺胀  相似文献   

17.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大多病程长,病情危重,迄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所得心脏病.笔者近几年中医辨证施治该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右心受累的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多由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引起,较少见;慢性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引起,最多见.肺心病病情易变、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错过抢救时机.现结合临床上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谈谈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引起肺心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地肺部疾病最为常见,是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于肺胀,喘证、痰饮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多由肺毛细血管床被破坏,血管床面积减少,缺氧呼吸性酸中毒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