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蔡氏世业女科,传至先君香孙公,已历六世,本居大场,后迁至江湾.先曾祖砚香公(公元1826-1898年),名兆芝,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及《临诊秘传》等数卷.并擅画莲花,有"蔡荷花之誉",自号爱莲居士.先祖小香公(公元1862-1912年),名钟骏,字轶候,幼承庭训,对女科造诣更深,有名闻.公元1904年,筹组医务总会,被推为该会总董,并创办《医学报》半月刊(后改名《医学公报》,系上海最早发行之医学期刊),继又创立中国医院,自任院长,《宝山县志》亦载其事略.先君香孙公(公元1889-1943年),名章,字抱冰,曾肄业于同济大学医科,继承祖业后,医名颇著,创办江湾医  相似文献   

2.
赵海仙名履鳌,江苏丹徒人。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名医,是苏北地区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学上宗《内》《难》、仲景、下逮叶天士、薛生白,无不覃精研几,直造其巅。勤求古训,心得独多,故“以术名大江南北者数十年不衰”(《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续编》)。且医德高尚,宅心仁慈,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可知其乐善为怀之胸  相似文献   

3.
张乃修(公元1843~1905年),字聿青,晚清江苏名医。张氏承家学,宗仲景,旁参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薛生白诸家。居无锡数十年,晚年移居上海,医名远播,从游者众。其临证经验,由门人蒐辑成《张聿青医案》(以下简称《医案》),全书二十卷,以内伤杂病为主,旁及时病、妇人病、五官诸疾,卷末附有论著若干篇。论病处方,变化万端,充分体现了张氏学识之渊博,医术之精邃,经验之宏富。爰就张氏的临证经验,浅析如次。  相似文献   

4.
名医薛雪     
<正>薛雪(1861~1770),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四大家之一。少时因其母多病而醉心于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尤以治疗温热病见长。薛雪虽然在温热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但因其不屑医名,故世上少有其著作。其所著《湿热条辨》,后世多宗其说。另有《薛生白医案》《扫叶庄医案》等传世,录入大都为时病、内科杂病及外科、妇科、儿科诸症医案。薛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他天赋很高,勤勉好学,年轻时就跟随当时颇负盛名的的诗论家叶燮学习诗文,颇得真传。其所写的诗想象瑰  相似文献   

5.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以下简称《玉龙经》),元·王国瑞撰,刊于公元1329年(元仁宗天历二年),刻本流传甚少,清乾隆时(公元1772~1782年),收辑编入《四库全书》,为皇家珍藏,轻易不能得见,以致公元1819年丹波元胤撰写《医籍考》时,仅据《四库提要》备列其  相似文献   

6.
《金匮钩玄》成书年月不详,刊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清代因避康熙名讳而将"钩玄"改为"钩元".《薛氏医案》收入本书时改名为《平治荟萃》.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等均有翻刻.其他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周氏医学丛书》、《四库全书》等均收录本书.  相似文献   

7.
薛生白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苏州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名医 ,今年是他诞辰 32 0周年 ,特撰此文 ,以示纪念。1 生平传略薛雪 ,字生白 ,号一瓢 ,又号槐云道人 ,晚年自署牧牛老朽 ,以字行。清吴县人 ,生于清·康熙二十年 (公元 16 81年 ) ,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 (公元 1770年 ) ,享年 90岁。薛生白少年学诗于同郡叶燮 ,博学多通 ,工画兰 ,善拳勇。“所著诗文甚富”(清·唐大烈《吴医汇讲》)。乾隆初举鸿博 ,两征不就。母多病 ,遂研读《内经》,究心医学。医理晓畅 ,治疗每奏奇效。《清史稿》称他“于医时有独见 ,断人生死不爽 ,疗治多异迹”。“与…  相似文献   

8.
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明末清初,我省新建人。约生于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是中国医学史上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其余两人为吴谦、张璐)。据《清史稿》载:“喻昌,字嘉言,江西新建人。幼能文,不羁,与陈际泰游。明·崇祯中(公元1628-1643年),以副榜贡生入都上书言事,寻诏征,不就,往来靖安间,披第为僧,复蓄发游江南。顺治中(公元1644-1661年),侨居常熟,以医名,洽疗多奇中。才辩纵横,不可一世。著《伤寒尚论篇》,  相似文献   

9.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曾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人。约生于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终年82岁。钱乙父名颖,善针医,嗜酒喜游。乙三岁时,其父东游海上,一去不返,母亲不久又去世,于是便成了孤儿。后幸姑母收养,然生活贫苦,体弱多病。姑夫吕某亦精医,待乙及长后,教其习医。至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寻其父凡五六返,最后得其所在,又积数岁,迎父以归,时年钱乙已三十余岁。钱乙为医,初以《颅囟方》著名山东,元丰年中(公元1178~1084年),行医于京师(开封),  相似文献   

10.
<正> 徐洄溪的医名及著作,为医者所熟知。他的学术造诣,既精且深,诚不愧为清初四大医家(叶天士、薛生白、徐洄溪、王晋三。见章虚谷《医门棒喝》灵素节注类编凡例)之一,名闻大江南北,曾一度北上为清皇室治病。医著八种,传诵已久,不赘述;这里就所谓徐洄溪《医略六书》作一考订,并辨其伪。  相似文献   

11.
《医学汇函》十三卷,另有卷首及序录一卷,聂尚恒编撰,是明代重要临证古籍汇编,成书于明崇祯戊辰年(1628),跃剑山房本为其首刻本。书中部分内容取自《古今医鉴》。《古今医鉴》八卷,初刊于明万历四年丙子(1576),由金陵书林周曰校刻印,名《新刊古今医鉴》。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由姑苏沈文台重参校正刊刻,名《新刊古今医鉴》八卷,为第2次刻本。明万历年间金陵周四达《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本,当为第3次刻本。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由叶华生刻印的《古今医鉴》书名改为《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并将原八卷本简单分拆为十六卷,另外增加了"燥证"一条。本书为目前通行本之底本。从《医学汇函》与《古今医鉴》两书所载病证分析,《医学汇函》来自八卷本《古今医鉴》,可以用来改正通行本的错误,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薛生白(1681—1770),名雪,号一瓢,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不特以擅长治疗温热病,撰有《湿热病篇》等专著,而跻身于清代温病四大名家之列;抑且在疑难杂证之施治方面,博见卓识,异迹尤多,医名亦与同邑叶天士相埒。本文爰就其临床实录《扫叶庄医案》所载痰饮喘咳的诊治经  相似文献   

13.
谭永东 《江西中医药》2009,40(12):12-13
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生于公元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卒于公元1670年前后。一生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书,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就其临床著作《寓意草》一书所记载的他医误诊误治病案以探讨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柳宝诒,号冠群,字谷孙,江阴县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3年),卒于光绪二十七(公元1902年),享年59岁。据《江阴县志》称:“其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苏常一带,妇孺皆知”。平生著有医学书籍十二种,其中《温热逢源》三卷专事温  相似文献   

15.
陈修园(公元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人,为清代名医。陈修园热爱祖国医学,以继承、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己任,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终身。他善于继承整理古典医籍,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并搏取众长,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因而自成一家。著述颇多,但业经肯定者仅《南雅堂医书全集》(即《陈修园医书十六种》170万字左右),包括《灵素节要浅注》十二卷,《金匮要略浅注》十卷,《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  相似文献   

16.
写在点注《松心堂医学笔记》之前《松心堂医学笔记》,原名《松心医案》,亦称《松心笔记》、《松心堂医案经验抄》、《松心医案笔记》等。由于书中内容 ,并不局限于医案 ,而有相当篇幅是经验方论 ,故此 ,更易为现名。本书作者缪宜亭 (1 70 9~ 1 793 ) ,名遵仪 ,号方彦 ,堂名松心 ;江苏吴县人。初仕后医 ,乾隆三年进士 ,曾任知县 ;旋因母病究心医学 ,并由此弃官为医。是清代著名医学家 ,与叶天士、薛生白齐名 ,故有“吴中三家”之称 (1 83 1年笠泽名医吴子音曾汇集叶、缪、薛三氏方案 ,辑成《三家医案合刻》,足见其当时之盛名 )。缪氏学贯百…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名医薛生白,在世时与温热大师叶天士齐名。然因其诊病一时疏忽,竟亦出现失误。《存在斋医话稿》引《听雨轩杂记》所载,叙述了薛生白误诊蔡某中暑一事,读后令人深思。乾隆壬申年夏季的一天,富翁蔡  相似文献   

18.
崔氏,名知悌,唐朝鄢陵人,生于公元650年,卒于公元685年,系唐代著名医家,其生平精研医学,曾著《崔氏纂要方》等书,发明”结核同源”之说,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然历代医史专著对其很少提及,其所著医书亦未见流传下来。笔者近阅《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发现该书收录了不少崔氏关于灸法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崔氏所创四花穴资料的分析、验证,认  相似文献   

19.
清·康熙年问举世闻名的医家薛生白(薛雪)和叶天士(叶桂),两人早年结有宿怨,长期视为仇敌,常常相互嘲弄。薛氏有意将书斋命名为《扫叶庄》,意欲象清风扫败叶一样,将叶氏扫出医林。叶氏目睹此事,十分气愤,一怒之下,亦把书斋改名为《踏雪斋》,以投桃报李之法,视薛氏为残雪,永踩脚下。  相似文献   

20.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2,32(10):1335-1335
李延昰,字期叔,一字辰山,生于明末,卒于清康熙年间(公元一六二八年~公元一六九七年),泸上人,为当时著名医家李中梓之侄,受医业,传其家学.年少之时,因抗拒清朝,间道南走桂林,任职明永历朝.后归上海,行医自给.病家邀请,虽数百里必往诊视,暇时唯著述吟咏.晚年寓居平湖,卒葬其地.李先生无所不通,医特其绪余也,医中之著述甚富,著述医学有四种,曰《医学口诀》《药品化义》《痘疹全书》《脉诀汇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