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受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11-6112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硬膜外阻滞(B)组,在病变部位上两个椎间隙穿刺置管,固定并保留硬膜外导管5 d,每日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镇液痛;硬膜外阻滞复合三维牵引(A)组首日硬膜外导管注药,观察30min后行三维牵引1次,其后4 d继续硬膜外注药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腰围保护,平卧硬板床休息,5 d为1个疗程,做1个疗程如效果不理想,休息1周后再行第2疗程。结果经3个月~1 a随访,硬膜外阻滞复合三维牵引组疗效好于硬膜外阻滞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是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在腰椎间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Ⅱ组一点穿刺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上、下界感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上界感觉阻滞平面、改Bromage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下界感觉阻滞平面Ⅱ组明显低于Ⅰ组,麻醉效果Ⅱ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完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术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观察体感诱发电位在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46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疗程3-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及疗程结束 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复查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结果:硬膜外注射即对止痛效果明显,可缩短疗程,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显著,优良率占82.6%。两组患者患侧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均有改善。结论: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法复位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及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胡婵 《医学临床研究》2013,(8):1662-166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术前准备及心理支持护理,术后指导正确体位、严密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主观满意度等方面的随访。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进行评价,对比计算改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为(2.13±3.18)分,明显低于术前的(7.93±1.16)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患者中“优”79例,“良”36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87.8%。[结论]严密观察、正确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4例,单纯行PLDD治疗;试验组26例,PLDD联合臭氧注射,临床疗效采用M acN ab评分及VA 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d、7 d,电话随访3个月疗效。结果:术后的优良率分别为试验组90%,对照组6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可以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为椎间盘损伤引起的盘源性下腰痛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2003-01/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完成本项工作。136例慢性腰腿痛急性发作,经CT及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选择玻璃酸钠硬膜外注射术治疗。其中选择L4~5椎间隙为硬膜外穿刺术87例。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腰腿痛情况进行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定,同时评估腰椎硬膜外穿刺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1.5个月。87例行L4~5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者注射前腰腿痛评分平均8.9分,注射后平均2.7分。83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4例仍有轻度的腰痛,有效率为95.4%(83/87)。49例行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者注射前腰腿痛评分平均8.5分,注射后平均3.6分。46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3例仍有轻度腰腿痛。有效率为93.8%(46/49)。136例患者注射前后腰腿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玻璃酸钠应用于硬膜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硬膜外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HA-550,简称SL)发出的点式直线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腰腿痛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激光组(SL组)和硬膜外腔注射皮质激素组(E组),每组各40例。SL组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E组使用硬膜外腔注射皮质激素(得宝松)治疗。观察时间点定为第1次治疗前(T0)、第1次治疗后(T1)、治疗后1个月(T2)和3个月(T3)。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治疗过程中VAS改善程度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SL组和E组治疗后的疗效均明显(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在90%左右。两组疗效在治疗后1个月(T2)时的总有效率比其他观察时间(T1和T3)更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腰腿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42-3143
目的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以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d及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为4.41±0.76、1.33±0.27,对照组为5.25±1.28、1.75±0.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VAS评分差异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6.3%,对照组为57.9%,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体征平稳,未出现神经根、大血管损伤,椎间隙、硬膜外腔未出现感染。结论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瑞士球运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和肌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瑞士球运动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3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性别和就诊次序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选用Roland-Morris问卷(RMQ)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在治疗前、2周后和4周后分别进行疼痛、腹、腰背肌力评定。运动组采用瑞士球运动治疗和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运动组4周后 RMQ 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2周后、4周后的RMQ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2周后、4周后腹、腰背肌力增强(P<0.05,P<0.01)。结论:瑞士球运动治疗结合腰椎牵引能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增强腹、腰背肌力和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应用臭氧介入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46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按照改良MacNab腰腿痛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7(36.9%),良26(56.5%),差3(6.5%),优良率93.2%。结论: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开展医患沟通,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腔液体充填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02例腰腿痛病人在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按液压分离髓核和“分离神经根粘连”的原理,采用硬膜外腔充填法治疗腰腿痛并进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性别:男62例,女40例;(2)年龄:23~65岁;(3)病例分类:下腰痛伴单侧腿痛43例,腰骶部痛19例,下腰痛伴间歇性跛行40例;(4)病因分类: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下腰椎椎管狭窄症59例;(5)疗效评定标准:分优、良、减轻、无效四级。优:治疗1~3次后症状完全消失,腰腿活动正常,抬腿>50°;良:腰腿痛大部分消失,腰椎活动基本正常,只有在过度劳累后有轻微疼痛;减…  相似文献   

12.
注射疗法和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德强  杨廷荣 《中国康复》2005,20(4):238-238
目的:比较注射疗法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8例,注射组采用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牵引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优良率比较,注射组明显高于牵引组(P〈0.01)。结论: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较快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且疗效高于常规腰椎牵引。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微创介入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硬膜外微创介入术治疗4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方法: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影像引导下硬膜外植入导管连续注药术,第2组采用影像引导下硬膜外植入导管连续给药术和胶原酶溶解术,对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30、60和90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皮肤触觉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治疗后60天和90天,第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第1组。两组治疗后触觉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值,第2组治疗后各时间触觉评分均显著高于第1组。结论:影像引导下硬膜外植入导管连续注药术和胶原酶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硬膜外植入导管连续注药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等离子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统计并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VAS)、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时,72例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1.4±1.3和1.3±1.1,均显著低于术前(7.4±2.3)(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72例患者中,痊愈17例,显效50例,有效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23.61%(17/72),显效率为93.06%(57/72)。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极小、操作简单、耗时少、疗效佳、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为椎间盘损伤引起的盘源性下腰痛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2003-01/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完成本项工作.136例慢性腰腿痛急性发作,经CT及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选择玻璃酸钠硬膜外注射术治疗.其中选择L4-5椎间隙为硬膜外穿刺术87例.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4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的腰腿痛情况进行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定,同时评估腰椎硬膜外穿刺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1.5个月.87例行L4~5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注射前腰腿痛评分平均8.9分,注射后平均2.7分.83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4例仍有轻度的腰痛,有效率为95.4%(83/87).49例行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术注射前腰腿痛评分平均8.5分,注射后平均3.6分.46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3例仍有轻度腰腿痛.有效率为93.8%(46/49).136例患注射前后腰腿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结论:玻璃酸钠应用于硬膜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硬膜外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腔麻醉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分析2001-06-2009-09健康状况属于Ⅰ~Ⅱ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98例临床资料。结果阻滞完善90例(91.8%),阻滞不全或牵拉神经根疼痛8例(8.2%)。下肢能按指令性活动92例(93,8%),有6例不能按指令性活动(6.2%);血压平稳92例(94%),29例(30%)因俯卧位后呼吸浅快,SaO2下降,给氧后恢复正常。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易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徐樊  麻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58-825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三医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骶管注射、牵压法以及中成药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治愈患者有18例(30%),明显有效40例(66.7%),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好,并且安全可靠,治疗后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消失,并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A组80.00%高(P<0.05);与A组比较,B组腰部僵硬、腰腿疼痛、难以俯仰、痛处拒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治疗10 d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腰椎功能评分均上升,且B组变化幅度较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临床疗效,减轻其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CT引导下行微创治疗30例为观察组,保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观察组术前VAS评分(8.0±1.0)与对照组(7.8±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12、24个月VAS评分分别3.7±1.3、1.4±1.0、1.3±0.8,对照组分别为2.5±1.8、3.8±3.0、4.2±3.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24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CT引导下微创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与保守治疗相比,CT引导下微创治疗长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徐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74-4574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药物,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硬膜外注射药物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A、B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膜外注射药物为0.43%罗哌卡因15 ml+芬太尼0.1 mg+地塞米松10 mg+VB110 mg。B组为口服止痛药组。两者均卧硬板床3 d,3 d后下床活动。术后记录BP、P、R、SpO2,疼痛VAS评分。结果 A组治疗组BP、P、R、SpO2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